篆刻作品中的“阴刻”和“阳刻”指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核心词,哲学家们认为,阴和阳是贯通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方面,比如天地、日月、寒暑、男女、上下等。比较形象的例子如《易经》中的阴阳鱼,它们形体一致、黑白不同、共存共生。
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阴,就是暗淡,水的南岸、山的北坡,阳光照不到,所以叫阴。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曰:“高明也,对阴言也。”什么意思呢?“高”,实际指的就是“天”。“明”,指的是太阳。“阳”是相对着“阴”来说的。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刻”。“刻”就是雕刻,而“篆刻”实则是雕刻的一种,其历史久远。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属“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瑑刻”的“瑑”也由“瑑”改为“竹”字头的“篆”了。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那么,什么是“阴刻”呢?说白了就是让文字凹进去。也就是把笔画所及之处刻掉,这样,印在纸上的文字,就是不带印泥的白色文字,因此“阴刻”也叫“白文”。与之相对,“阳刻”就是使文字“凸”显出来,这就要把除了笔画之外的部分全部刻掉,印在纸上的文字笔画是浸润了印泥的红色笔画,所以,“阳刻”也叫“朱文”。
总结:“阴刻”与“阳刻”,在技术上有不同的讲究。“阴刻”要“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因为不足尚可补救,有余则无法修正。“阳刻”则要刀随笔动,不可多留一丝一毫,否则,成印后“朱肥白瘦”,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