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科举制出现之前统治者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兴衰。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在部落联盟未解体时,所谓选贤任能、公平竞争基本是一种朴素的想象。
夏商周奴隶社会施行世卿制,按照爵位选拔,建立在土地及政治资源占据上,基本是一种在贵族范围内的荣誉承袭。
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商鞅变法后,争战频繁,军功晋爵盛行,但世官世禄依旧是主体。除此之外,招贤纳士、征辟除授、察举荐举、恩荫承袭、权力赀选、计吏拜官、技艺入仕、九品中正、世家门阀以及隋唐朝以来普遍采用的科举考试,是选官制度的历史性沿革。
可以说,从贵族世居高第,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再到唐人感慨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世袭嗯恩荫居多。后来宋代之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选官模式越来越公平化。
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就是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征辟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为以要职。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到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成为主流。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晋升核心标准为门第。
隋唐之后,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但是,依照姓氏谱及门第地任官,也有很大影响。
宋元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其特点是程序更严密,录取人数大大增加,考试内容也更实用。
明清两代,科举内容教条化,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科举制之前,朝廷的选官模式及选拔方法,更多照顾的是世家大族和高门第地望的利益。根据唐宋变革论的说法,实际上也是中国从贵族共治走向官僚体制的内在过程,反映的是社会形态及文化模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