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是九月九日?
根据《周易》的理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阳数相重的日子,这才有了“重阳节”的名称由来,也称“重九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间,是固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这个仿佛黄昏色调、染尽秋意菊香的节日,是祭祖节、是登高节、是敬老节、是菊花节。
在祭祖心理和敬老意识中,有“人间重晚晴”的生命情怀,在登高望远和菊韵秋香里,“有暗香盈袖”的 生活诗意,而在“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重阳节,更可以有一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志豪情与天高地阔。
把老人节定为九月九日的原因
在中国人民的观念中,九有着长久的意味。普遍的观念认为,重阳节之所以被定为老年节,就是因为中国人图吉利,认为九九有久久的意味。再加之九是最大的数字,因此九月九就被赋予了“久寿”的含义。而随着这种观念的传播,九月九的重阳节也就慢慢有了老人节的称号。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古时就有重阳“求寿”的说法。汉代《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也就是说,早在汉朝人们就已经给九月九赋予了长寿的含义。
古人认为天地自然的四季变化和人的一生是相符的,而深秋的重阳正是对应着体力衰竭的老年。所以在这一天,老年人更是要通过登高,饮菊酒等方式来祈祷长寿。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重阳节是在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