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被两大阵营分别占领的奥地利为什么没有分裂呢?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以来,奥地利基本上已成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它在冷战中的战略意义是可有可无的。此外,当时德国已经分裂,分裂奥地利只是将冷战的战线延伸。对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来说,分裂奥地利确实有一些“鸡肋”。此外,这两个阵营对奥地利的地区占领并没有在斯大林去世后结束。新上任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希望缓和与西方的关系,而具有更“鸡肋”战略地位的奥地利可以用来向西方表达善意。因此,赫鲁晓夫在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1955年,英国、苏联、美国、法国和奥地利签署了《奥地利国家条约》,其中规定德国和奥地利之间不能缔结任何政治或经济联盟,奥地利禁止加入所有组织,法西斯组织在奥地利永远是非法的,奥地利向苏联支付了1.5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盟国承诺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不久之后,奥地利发表了中立宣言,承诺永久中立,不加入北约或华约,不允许外国在奥地利建立任何军事基地。英国、苏联、美国和法国占领军立即撤出奥地利,奥地利保持了统一和独立。
奥地利没有分裂也是有几个原因的,首先盟国对待奥地利和德国的态度不同。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盟国将德国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竭力削弱德国,以防止德国崛起遭到报复,导致德国分裂。虽然奥地利在1938年与德国合并,但盟国认为他软弱,没有犯下多少战争罪行,因此他们没有尽力削弱奥地利。赫鲁晓夫奉行与美国和解的政策。1953年赫鲁晓夫控制苏联后,积极缓和美苏关系,放松对奥地利的统治。放松对奥地利的占领是他向美国发出的善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