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玛丽
展开全部
玛丽的真名不叫玛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个名号成了他如影随形的标志,就像是刻下的印痕从不会轻易被人遗忘。从没有想到过会在高中的那三年能与他有过多交集,毕竟听闻玛丽的“大名”是在一群人不经意的交谈中。
“哎,有没有听说邻班的玛丽这次作文全是文言文,得了全级作文的最高分呢”。一个声音说。
“好厉害啊”。另一个声音说。
故事简单的开始。从此玛丽以他独特的方式进入我的生活,并对我的高中三年产生了从没有预料到的影响。
高二那年,文理分班。由于对于政史地摇头晃脑式死记硬背的深恶痛绝,我选择了不太占优势却感觉不会后悔的理科,决定的有些毅然决然。而邻班的玛丽也选择了理科,分到我们班与我同桌。
玛丽永远带着他那一副黑边眼镜,和游戏里的马里奥一样具有和脸明显不相称的大鼻子。少许肥胖的身材另玛丽看上去像是成熟许多的大叔。几近古板的脸上很难得一笑,即使偶有喜悦之情,表情也僵硬的犹如“摇头晃脑”的古人。那个时候看到玛丽就好像看到手拿经书期待中榜的秀才,颇有一番喜感。
与玛丽同位的第一个星期,我好像与他的交谈只限于“借过”“谢谢”等与之相关的词语。玛丽也总是羞涩如一个待嫁少女,低头小声说“不客气”。每每这时,我都强忍住自己的笑声生怕再次赶走了我高中以来第二个同桌。而第一个同桌我感觉有必要说一下,他向班主任以“我的周围很热闹,而他想要一个安静的同桌”的理由成功从后三排的位置进军到前三排,全班唯独留我一个光杆司令在风中凌乱。
玛丽在课余时间总是拿出一本类似时政天下的刊物,看的如痴如醉。因此被班主任没收的刊物大多都是玛丽的,于是他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办公室的常客,每次都平静的进去,然后愤愤不平的出来。
而我对于玛丽的第一次改观是在班主任的一堂化学课上。老班正讲到激昂忘我的时候,玛丽一个鱼挺站起来打断了班主任的声音。然后对于刚才所讲的内容条分缕析的阐述各种自己的观点,班主任继而驳斥,玛丽也不甘示弱,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像是辩论赛上的正反双方,最终二者皆面红耳赤,分不清输赢。老班只好宣告课下再讨论。自此以后,玛丽就是我心中的第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看到一向说一不二的班主任那种被人质疑的神情时,我是沾沾自喜的。于是,玛丽自然而然成为我心中早已认定的队友。
那日,我看玛丽在课下的时候正目不转睛的捧着他那本时政天下的刊物读,忍不住问他:“你那么喜欢文科之类的东西,为什么要选择理科。”
“文科只是兴趣,而我不想把兴趣与以后的职业混为一谈。”玛丽颇有自信的回答道。也是从那刻起,我终于明白了目光笃定是个什么意思,尤其是对于一个从没有过多思考自已未来的人来说。
与玛丽渐渐熟悉起来以后,才发现玛丽不仅仅只有老夫子般那古板的一面。偶尔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能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耐心解答。有时在我上课打盹时,玛丽会凑过来小声对我说“同位,老师正盯着你看呢。”看我大惊失色之后,他总是在一旁偷偷的笑,调皮的像阴谋得逞的孩子。
在当时那个规定理科班学生必须手不离题,必须心无旁骛,必须只看与理科有关的书籍的时代,玛丽是全班唯一一个也估计是全级唯一一个还敢谈“爱好”的人,乖张的有点不合时宜。玛丽也常常给我讲他那一套针砭时弊的理论,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倒了任何一个想与之反驳的人。后来,那些人也不再与他理论了,兴许知道根本不是玛丽的对手,又或者感觉与其浪费时间和他指点江山,不如低头做几道题来的实际。
玛丽常常自己一个人写文字性的东西,甚至忘我到根本不在乎上课的地步。然而那一次正当玛丽奋笔疾书的时候,班主任从后面走过去一把夺过玛丽的笔记本,玛丽就这样不能幸免的被班主任请到了走廊。
“你以为自己写几篇文章,懂几套别人不懂的理论你就很了不起了吗?高考看重的是你最终的成绩!”班主任的声音响彻走廊,虽隔着一堵墙我也能想象出来他涨红了脸勃然大怒的样子。心想玛丽这次完蛋了。
“但兴趣是天性使然,扼杀就是不对。”玛丽又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这次的驳斥程度相较于上次的课堂理论更为严重。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把兴趣先放一放去做自己的当务之急,那你的抱负就是空谈。我告诉你,那你也永远上不了心中的那所大学!”班主任更为恼怒了。
继而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后来的玛丽像是变了一个人,更确切的比喻是像打了败仗的将军。他把自己书桌上的所有刊物都主动交给了班主任,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低头做题上,活脱脱一个标准理科生的状态。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玛丽这个状态。周围的人给他开玩笑说,这么快就败下阵来了,他也只是笑笑,不去理会周围的声音。
一轮又一轮的复习,一轮又一轮的考试。日复一日的生活既简单明了又繁琐不堪。玛丽教了我将近两年的数理化,耐心堪比任课老师。而他总是以“教不好你就拉低了同桌两人的智商”为由避免我出现羞于请教的尴尬。玛丽的成绩在一次又一次的考核中日益增长并趋于稳定,而对于我差强人意的成绩,玛丽充分发扬了中国好同桌的良好精神,什么励志名言,什么古句俗语统统倒向我,在一眼看不到未来的当时,那些鼓励的话无疑成了我最珍贵的精神食粮。玛丽就是那个送粮人。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玛丽的名字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没错,玛丽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北京最好的大学,也是他心中的大学。他的名字赫然然写在红字报的最醒目处,看到后的人有的大吃一惊,有的平静似水,有的恍然大悟说一句“哦,原来这个人就是那个班的玛丽啊”,然后默默的走开。
再后来,玛丽并没有选择和自己兴趣有关的专业,一切如他所愿。
那日,与玛丽聊,他发过来一个可爱的表情附加一句同位,让我不禁想起他笑起来同样羞涩如少女的脸,圆胖却轮廓分明。开玩笑说起他与班主任口水战的日子,他说最感谢那日班主任能一句话把他骂醒。他说他在他如今的社团里是“主力担当”。他说他的兴趣已经在大学里得到充分发扬,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屏幕上出现一句句跃动着的文字。真怀念啊,最后的他说。
屏幕那端的玛丽不知道我眼里的他为了达到游历蘑菇王国的目标,一路吃蘑菇踩怪物,敲击砖块,通过层层关卡获得金币,最终取得了超级蘑菇变成了战无不胜的超级玛丽。
“哎,有没有听说邻班的玛丽这次作文全是文言文,得了全级作文的最高分呢”。一个声音说。
“好厉害啊”。另一个声音说。
故事简单的开始。从此玛丽以他独特的方式进入我的生活,并对我的高中三年产生了从没有预料到的影响。
高二那年,文理分班。由于对于政史地摇头晃脑式死记硬背的深恶痛绝,我选择了不太占优势却感觉不会后悔的理科,决定的有些毅然决然。而邻班的玛丽也选择了理科,分到我们班与我同桌。
玛丽永远带着他那一副黑边眼镜,和游戏里的马里奥一样具有和脸明显不相称的大鼻子。少许肥胖的身材另玛丽看上去像是成熟许多的大叔。几近古板的脸上很难得一笑,即使偶有喜悦之情,表情也僵硬的犹如“摇头晃脑”的古人。那个时候看到玛丽就好像看到手拿经书期待中榜的秀才,颇有一番喜感。
与玛丽同位的第一个星期,我好像与他的交谈只限于“借过”“谢谢”等与之相关的词语。玛丽也总是羞涩如一个待嫁少女,低头小声说“不客气”。每每这时,我都强忍住自己的笑声生怕再次赶走了我高中以来第二个同桌。而第一个同桌我感觉有必要说一下,他向班主任以“我的周围很热闹,而他想要一个安静的同桌”的理由成功从后三排的位置进军到前三排,全班唯独留我一个光杆司令在风中凌乱。
玛丽在课余时间总是拿出一本类似时政天下的刊物,看的如痴如醉。因此被班主任没收的刊物大多都是玛丽的,于是他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办公室的常客,每次都平静的进去,然后愤愤不平的出来。
而我对于玛丽的第一次改观是在班主任的一堂化学课上。老班正讲到激昂忘我的时候,玛丽一个鱼挺站起来打断了班主任的声音。然后对于刚才所讲的内容条分缕析的阐述各种自己的观点,班主任继而驳斥,玛丽也不甘示弱,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像是辩论赛上的正反双方,最终二者皆面红耳赤,分不清输赢。老班只好宣告课下再讨论。自此以后,玛丽就是我心中的第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看到一向说一不二的班主任那种被人质疑的神情时,我是沾沾自喜的。于是,玛丽自然而然成为我心中早已认定的队友。
那日,我看玛丽在课下的时候正目不转睛的捧着他那本时政天下的刊物读,忍不住问他:“你那么喜欢文科之类的东西,为什么要选择理科。”
“文科只是兴趣,而我不想把兴趣与以后的职业混为一谈。”玛丽颇有自信的回答道。也是从那刻起,我终于明白了目光笃定是个什么意思,尤其是对于一个从没有过多思考自已未来的人来说。
与玛丽渐渐熟悉起来以后,才发现玛丽不仅仅只有老夫子般那古板的一面。偶尔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能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耐心解答。有时在我上课打盹时,玛丽会凑过来小声对我说“同位,老师正盯着你看呢。”看我大惊失色之后,他总是在一旁偷偷的笑,调皮的像阴谋得逞的孩子。
在当时那个规定理科班学生必须手不离题,必须心无旁骛,必须只看与理科有关的书籍的时代,玛丽是全班唯一一个也估计是全级唯一一个还敢谈“爱好”的人,乖张的有点不合时宜。玛丽也常常给我讲他那一套针砭时弊的理论,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倒了任何一个想与之反驳的人。后来,那些人也不再与他理论了,兴许知道根本不是玛丽的对手,又或者感觉与其浪费时间和他指点江山,不如低头做几道题来的实际。
玛丽常常自己一个人写文字性的东西,甚至忘我到根本不在乎上课的地步。然而那一次正当玛丽奋笔疾书的时候,班主任从后面走过去一把夺过玛丽的笔记本,玛丽就这样不能幸免的被班主任请到了走廊。
“你以为自己写几篇文章,懂几套别人不懂的理论你就很了不起了吗?高考看重的是你最终的成绩!”班主任的声音响彻走廊,虽隔着一堵墙我也能想象出来他涨红了脸勃然大怒的样子。心想玛丽这次完蛋了。
“但兴趣是天性使然,扼杀就是不对。”玛丽又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这次的驳斥程度相较于上次的课堂理论更为严重。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把兴趣先放一放去做自己的当务之急,那你的抱负就是空谈。我告诉你,那你也永远上不了心中的那所大学!”班主任更为恼怒了。
继而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后来的玛丽像是变了一个人,更确切的比喻是像打了败仗的将军。他把自己书桌上的所有刊物都主动交给了班主任,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低头做题上,活脱脱一个标准理科生的状态。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玛丽这个状态。周围的人给他开玩笑说,这么快就败下阵来了,他也只是笑笑,不去理会周围的声音。
一轮又一轮的复习,一轮又一轮的考试。日复一日的生活既简单明了又繁琐不堪。玛丽教了我将近两年的数理化,耐心堪比任课老师。而他总是以“教不好你就拉低了同桌两人的智商”为由避免我出现羞于请教的尴尬。玛丽的成绩在一次又一次的考核中日益增长并趋于稳定,而对于我差强人意的成绩,玛丽充分发扬了中国好同桌的良好精神,什么励志名言,什么古句俗语统统倒向我,在一眼看不到未来的当时,那些鼓励的话无疑成了我最珍贵的精神食粮。玛丽就是那个送粮人。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玛丽的名字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没错,玛丽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北京最好的大学,也是他心中的大学。他的名字赫然然写在红字报的最醒目处,看到后的人有的大吃一惊,有的平静似水,有的恍然大悟说一句“哦,原来这个人就是那个班的玛丽啊”,然后默默的走开。
再后来,玛丽并没有选择和自己兴趣有关的专业,一切如他所愿。
那日,与玛丽聊,他发过来一个可爱的表情附加一句同位,让我不禁想起他笑起来同样羞涩如少女的脸,圆胖却轮廓分明。开玩笑说起他与班主任口水战的日子,他说最感谢那日班主任能一句话把他骂醒。他说他在他如今的社团里是“主力担当”。他说他的兴趣已经在大学里得到充分发扬,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屏幕上出现一句句跃动着的文字。真怀念啊,最后的他说。
屏幕那端的玛丽不知道我眼里的他为了达到游历蘑菇王国的目标,一路吃蘑菇踩怪物,敲击砖块,通过层层关卡获得金币,最终取得了超级蘑菇变成了战无不胜的超级玛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