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特征?

 我来答
砂粒312
高粉答主

2022-08-27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5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6497万
展开全部
1.关注儿童已有认知水平,重视儿童新概念和新经验的建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大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水平比起具体运算阶段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逐渐能够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在以前的学习中,幼儿对各种几何图形形成基本的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以及用这些图形拼成的各种图案,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到的,幼儿也常常把这些图形想象成各种实物.教师抓住幼儿独特的认知规律,把握有利的教学时机,组织“奇妙的图形”活动,让幼儿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和概念.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儿童清晰的概念就是在真码顷清实的情景中建构的,在许多次尝试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案例中,教师让儿童看图形——找图形——说图案,让儿童从对图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图案形成,儿童的图案概念在尝试和重复中逐渐形成.教师的问题在逼真的情境中呈阶梯式抛出:初步性问题——课件中都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是什么样子?请你说说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也可以说教室里的.挑战性问题——你知道图形的奇妙之处了吗?你想做个发明家吗?为儿童理解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图案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思考的有效平台.
  2.将活动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重视合作和交流
  建构主义者批判传统学习中“去情景化”的做法,转而强调情景化学习和情景化认知,特别强调教师为学习者,必须营造一个充满挑战和无限想象,能刺激和引发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情境,促进幼儿的对话、交流、讨论,彼此分享见解.创设一个能与教师、同伴共享、互动的学习氛围情境,既能使学习者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帮助,利用必要和充分的学习材料,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数学概念,又能把数学学习融入真实的应用情境中.一个“奇妙的图形世界”活动的真实问题情境是这样呈现的:从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的视觉冲击(课件的呈现)——认知图形的特征(形状、颜色)——儿童对拼图形的强烈愿望——教师呈现拼的主题,儿童首先自己独立拼图,然后在小组中观察其他幼儿的拼图,通过合作和观摩学习,他们在超越自己认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图形与图案的概念,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拼图.在案例中,儿童拼小人儿的头有的用圆形,有的是用三角形,在这种差异的学习中,儿童不断对乎迹各种图形和图案加以组织和改组,知道在拼图的活动中,不同的图形在现实生活的人物造型中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有的是胖脸,有的是圆脸.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建构能力,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儿童相互依赖、自由交流、共同分享学习的经验.
  3.重视以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作为数学学习内容
  对于儿童来说,每一个概念的建构,都要基于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对于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儿童最初的理解和建构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如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书本,圆形的盆,三角形的积木等.如何使儿童从对概迟前念的表象理解过渡到对概念的抽象理解呢?教师巧妙地捕捉到了融于真实生活之中的数学问题,使得儿童能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几何图形和图案的概念和关系,满足个体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以及好奇与探究的心理需求,并加深逻辑思考并建构起相应的数学概念.在案例中,教师呈现的各种图案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拼的主题小人儿也是在各种书本、玩具、电视中可见的形象,且这些形象的特点都是多样的,能激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此,数学知识不再被看成是静态的、确定性的客观的知识,而是生成的知识经验.在教师创造的活动情景中,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都被纳入到教育的范畴.因此,从数学教育内容来看,基于日常生活情境的数学知识内容应用到社会生活的观念更应得到重视.
  4.注重知识建构的互动中支架的支持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个人作为学习者,既是一个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承担着说明者、解释者的角色,更是一个积极的共同建构者,承担着合作者、交流者的角色.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所倡导的互动是合作与交流.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实现学习者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作用;第二是学习者与他人(包括同伴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包括交流与合作.这种互动作用的集中表现,应该是教师与儿童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应该起到支架作用,教师显然不是一个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指导者.在案例中,老师提出让幼儿“拼一个小人儿”,实际上就是教师匠心独具的适时支架,它为儿童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一种暂时的支持.在儿童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儿童觉察到了与先前经验不协调的知识,通过操作材料,不平衡的知识,使得儿童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几何图形的现实意义,也提高了儿童在认知方面的能力.这是儿童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也是他们完善以往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儿童概念的建构是十分有益的.此外,在案例
“拼一拼”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了很多交往合作的机会,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进行操作活动,幼儿获得多次动手、动口交流的机会,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可以看到教师与幼儿间、幼儿同伴间积极而频繁的互动状态,一种反映平等、民主、自由、对话和谐关系的状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