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二大的鲸鱼是什么

 我来答
怎么写农村
推荐于2017-10-12 · TA获得超过96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长须鲸是体型第2大的鲸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平均寿命超过90岁,长须鲸在25-30岁时才达到成熟。雌性长须鲸的体型一般比雄性大,体长可达27米,体重可达80吨。它们是大型鲸鱼中的游泳冠军,速度保持在37公里/小时,短时间内时速可突破40公里/小时。它们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中文学名: 长须鲸
拉丁学名: Balaenoptera physalus
别称: 脊鳍鲸,真须鲸,鲱鲸,鳍鲸
二名法: Balaenoptera physal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现存:约120000 头长须鲸 背鳍位置:中央偏体后方 初生重量:约2吨 成年重量:30-80吨 族群大小:3-7(1-2)头 良好食区:可达100只或更多 体型:初生 6~6.5 公尺,成年 18~22 公尺 寿命:约40 年[1]
[编辑本段]简介
长须鲸,属于鲸目 鲸科,拉丁学名Balaenoptera physalus,英文名Fin whale。长须鲸 最长体长26米,体重95吨。身体较细长。背部为黑褐色,喷气孔后方至鳍肢基部有一个“V"字形淡色区域,向腹面逐渐无规则过渡为纯白色。下颌左右两侧颜色不对称,左侧为黑色,右侧为白色。喷气孔有2个,位于眼前方背中线上。上、下颌及喷气孔周围有50~100根感觉毛。口大,每侧的须板为260~470枚。背鳍、鳍肢较小。有50~60条褶沟。 多单只或2~3只一起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一般不在靠近沿岸。最高时速为20海里,下潜深度200米以内。食物为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和乌贼等。怀孕期11~12个月。幼仔出生时体长6.4米,8~10年性成熟。寿命90~100年。 分布于南至南极、北至北冰洋的各大洋中,在中国见于南海、东海和黄海。曾遭过度猎捕,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编辑本段]濒危信息
CITES: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编辑本段]鲸歌
像其他鲸一样,雄性的长须鲸的叫声长、响亮且频率低。据现时人类所知,蓝鲸和长须鲸的叫声是全世界长须鲸所有动物的叫声中最低的[18]。 长须鲸大部分的发出低调频的声音,范围从16至40赫兹(大部分的人类可以听到的范围是20赫兹至2万赫兹之间),每个声音持续1至2秒,并以许多不同的声音来组成一个长7至15分钟的序列。长须鲸会在持续很多天来反复的发出这些声音。这些声音在参考距离一公尺一大气压的情况下达到184-186分贝,并且在几千公里之外都可以检测到 。 长须鲸当美国研究人员首次纪录到长须鲸的叫声时,并不明白这种异常响亮、长且纯粹的规律声音是由鲸鱼所发出的。他们首先怀疑这些声音是因为机械故障、地球物理学的一种现象、甚至是苏联侦测敌人潜艇所导致的。最终生物学家终于确定这些声音是由长须鲸所发出的 。 因为这种声音是在鲸鱼的生育季节中发出的,所以科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求偶的展现。在过去超过100年间,船只与军事活动造成的海洋噪音可能减缓长须鲸量的恢复速度,因为这些声响可能妨碍雄鲸与雌鲸之间的接触。
[编辑本段]分类
域: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界: 动物界(Mam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目: 鲸目(Cetacea) 亚目:须鲸亚目 科: 须鲸科(rorqual) 属: 须鲸属 种: 长须鲸
[编辑本段]特征
外形特征
长须鲸体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雌雄兽最大者可长达26.8米,最大体重有95吨。我国捕到的长须鲸雌兽仅有20.3米,雄兽仅有18.4米。眼小,位于口角的后上方。喷气孔2个。上下颌周围和喷气孔周围有50~100条灰褐色感觉毛。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体后部有1个背鳍,胸鳍小,末端尖,尾鳍宽。喉胸部有50~60条,最多可达114条褶沟,褶沟达脐部。口大,口内每侧有鲸须约260~470片,平均为350~360片。颜色不一样,右侧的前约1/2为淡黄色。 其余均为灰黑色,其中有许多角质板部分或整板呈白色,有时略带黄色。这是长须鲸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与其他须鲸类截然不同。雌兽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左侧暗灰色。每侧须板260~480枚,右侧前20~30%的须白或黄色,其余深蓝灰色。1头长22.7m、重57.6吨的雌鲸,其脂肪重13.78吨,肉25.22吨,内部器官6.21吨,心脏0.13吨。肺和气管0.54吨。胃0.2,肠1.04,肾0.23,肝0.56,头骨2.62吨,脊柱4.76,肋骨1.89,颌1.25吨。 长须鲸的体形小于北极露脊鲸和蓝鲸,居鲸类第3位。头部约占体长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体型庞大,头部颜色不对称,它的身体呈纺锤形,较为细长,从背面看,头的前部呈楔形,两侧边不平行,在身体后背部形成较高的背脊。背鳍小,位于肛门正上方的背部。鳍肢也比较小,仅为体长的1/11。尾鳍宽小于体长的1/4。褶沟有50一60条,向后到达脐部。眼睛较小,位于口角的后上方。喷气孔有2个,位于眼睛前面一点的背中线上。 长须鲸背鳍小,头上有纵脊,头部后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纹, 是近距离鉴别的有利特征。 右侧的下唇、口腔以及鲸须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侧则全部都是灰色。 不对称的颜色有可能是由于摄食时是以右侧游泳所致。鲸须每侧260-480厘米,长须鲸的鲸须最长可达70至90厘米,宽度可达20至30厘米。鲸须和头部一样,具有罕见的不对称色调:右侧前1/4至1/3的鲸须呈白,乳白或黄白色,期于的右侧鲸须与整个左侧则都呈暗灰色(经常间杂着黄白和蓝灰色的条纹)。鲸须刚毛比蓝鲸的软,呈黄白至灰白色不等。左侧的所有鲸须都呈暗灰色。
背鳍
背鳍前缘外突,背鳍耸立呈钩状(有个体差异),末端尖锐(有个体差异),背鳍后缘有时有凹刻或擦痕。
尾鳍
后缘稍微向内凹,中央凹刻明显,尾鳍宽阔。初生3.4-4米成年11.5-14.5米
头部
长须鲸头部的不对称特征在某族群中可能非常广泛,某些个体头部右侧的白色部分会延伸至上“唇”,甚至到达颈部侧边。大多数长须鲸沿着喙形上颚都有一道纵脊,少数个体甚至还有两道额外的隆脊;虽然这些通常都不很明显,但仍可能会与布氏鲸混淆。长须鲸的头部约占体长的1/5至1/4。 2个喷气孔明显,单一纵脊从喷气孔延伸至吻尖附近,独特的头部呈V字型,吻部窄而尖,喷气孔前卫显著,喙形上颚宽而平,但不如蓝鲸扁平,右侧前方的饿鲸须呈白色,头部右侧呈白色,喉腹褶。
喷气
喷气呈现非常高耸,狭窄的气柱,高度通常在4至6米之间,从相当远的地方就看得见。
[编辑本段]鉴别特征
体型非常庞大 头部颜色不对称 背鳍小,向后倾斜 头上有纵脊 喷气高耸而狭窄 喷气后不久可见到背鳍 尾鳍很少展现 头部后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纹 对船只反应冷淡
[编辑本段]行为习性
长须鲸大多单只或二、三只在一起活动,但也能见到10一20只 ,甚至100只以上的大群,最多时为200只长须鲸左右。在进食的时候,它游泳的速度较为缓慢,每小时大约只有3—4海里,但在洄游时,游速也可以增到每小时12—14海里,最高时速为20海里。每经2一3分钟的浅潜水后就浮出水面换气,每次呼吸需时大约为5秒钟。 既不回避,也不接近船只。几乎不可能判断它们会在何时,或在多远处出水,近距离观察非常困难。浮升动作的差别端视其为悠闲的海面游行,或为刚刚深潜后的行为。在进行5至15分钟的潜水前(也可能待更久),一般会喷气2至5次,中间约隔10至20秒;潜行的深度至少是230米。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最长可持续20一30分钟。此时可以看见它露出水面的头部、肩部、背鳍和高举在水面上的尾鳍,有时为了换气,头部常抬出水面很高,甚至连褶沟部分都露出来。它在呼吸的时候喷出的雾柱比较细长,好象一个倒置的圆锥形,高度为6—10米,接近蓝鲸喷出的雾柱,如果是晴朗的天气,数海里之外都能见到。不对称的体色可能是由于摄食时是以右侧游泳所致。有时会跃出海面。游泳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30公里。比其他须鲸科更常见到形成小型的族群体。经数次浅潜水后,再拱起背部进行最后一次呼吸,随后就静静地转为时间较长的深潜水。
[编辑本段]繁殖
多只或2~3只一起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一般不在靠近沿岸。最高时速长须鲸为20海里,下潜深度200米以内。食物为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和乌贼等。怀孕期11~12个月。幼仔出生时体长6.4米,8~10年性成熟。寿命90~100年。 潜行的深度最少是230米,比其他须鲸科更常见形成小型的族群体。 喷气呈非常高耸、狭窄的气柱,高度在4至6米高。浮升动作的差别端视其为悠闲的海面游行,或为刚刚深潜后的行为。族群大小 3~7。 在繁殖季节,雄兽和雌兽的恋情颇深,交配时它们鲸或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时而侧翻体躯,时而倾斜竖立,十分欢娱。雌兽的怀孕期为11一12个月。幼仔出生时的体长为640厘米左右。8一10年后达到性成熟,寿命为90一100年。 由于长须鲸的经济价值很高,遭到过度猎捕,特别是在北太平洋水域,最高的一年的猎捕量竟达到28,000只,导致数量锐减,现在仅剩有大约100,000只,其中南半球水域为80,000只,北太平洋为15,000只,北大西洋约5000只。雄/雌喙形上颚顶端平直(没有向下弯),头部后方的两侧有因个体而异的灰白色人字纹(右侧较明显),体色呈银灰或暗灰或棕黑色,修长躯体呈的流线型,背鳍小,呈镰刀状(有个体差异),末端尖锐(有个体差异),背鳍至尾鳍间有明显的隆脊,因此得名“剃刀鲸”,下唇左侧颜色深,右侧则呈白色,50-100道喉腹褶,通常延伸至肚 或稍后方,胸鳍的腹面呈白色,胸鳍修长,但比例上算短,腹部呈白色,躯体通常有少许疤痕,身上没有斑驳的花纹,尾干厚实。初生6-6.5米,成年18-22米 。
[编辑本段]分布
长须鲸分布于南至南极、北至北冰洋的世界各海洋中,在我国见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在南极海域,主要以磷虾、糠虾、桡足类等为食;在北太平洋则食鲱鱼、秋刀鱼、带鱼和乌贼;在我国海洋主要吃磷虾。浅潜水时,每2~3分钟浮出水面换气1次,喷出雾柱高达6~10米;深潜水时,尾鳍常举出水面,下潜深度约200米,时间约15分钟,最长可持续20~30分钟。冬春季常出现于我国黄、渤海。肉、脂肪、皮骨、内脏、鲸须等均可利用。长须鲸一般不在靠近沿岸的地带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又游回到较为温暖的海域去繁殖。有趣的是,南半球和北球的种群并不相遇,尽管刚出生时的幼仔的体长都差不多,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也一致,但北半球的个体达到性成熟时候,体长却比南半球的同龄个体约小150厘米左右,据说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它们所吃的食物的不同而引起的。
[编辑本段]食物
它嗜吃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和乌贼等,捕食方式和食物种类与蓝鲸基本相同,但食量稍少。
[编辑本段]下潜程序
1.平坦的头顶会浮现,深潜之后会浮升得更陡。 2.程序竟喷出一道高耸的气柱,背部维持浅浅地露出水面。此阶段可能看得到白色右侧躯体。 3.喷气后,长而色深的背部回翻滚出水。背鳍不易见到,只有在长潜前的最终喷气后才看得到。 4.假如长须鲸只是悠闲地在水面游行,其背部会以长而浅的动作向前翻滚;深潜之后,背部则会高高地拱起。 5.假如长须鲸在进行深潜,那么尾干会陡峭地拱起,然后再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回落水中。 6.当长须鲸潜行时,很少浮现尾鳍;然而尾鳍有时会贴近海面。
[编辑本段]何处观赏
南半球最普遍,热带较少见。会游入极地水域,但不象蓝鲸或小须鲸那样频繁;是唯一常在地中海出没的长须鲸须鲸科。可能有三种地理隔离的族群分别分布于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南半球。尽管长须鲸的行动较其他大型鲸难以预料,但是有些族群可能会往返迁徙于相当温暖的低纬度越冬区,与较冷的高纬度避暑区之间。分布与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科特斯海)等某些低纬度的族群似乎为定栖性。通常出没在外海水域,但也曾见其游至沿岸水深够的区域。跃身击浪 长须鲸 长须鲸有时会跃身击浪,一般以腹部着水 ,溅出激烈的水花;也可能在空中扭体,然后再以侧身或背部(较罕见)着水。当长须鲸开始回落时,可能在空中扭体,重新入水时,会产生响亮的击水声,以斜角出水,躯体的尾段通常维持在水面下。
[编辑本段]现状
在南半球本世纪初未开发前估汁有490000头,由于大肆滥捕,使其数量锐减。最高时1年(1937/38)捕杀18000多头,在1953/54年度捕杀27000多头,现估计那里仅有13000头。北太平洋原有53000头,现在2000头,北大西洋只有几千头。1976年世界已全面禁捕,宣布长须鲸为重点保护对象。
[编辑本段]小夜曲
鲸是海洋中无与伦比的歌剧演员,它们的低频歌声能传播到数百公里外。由于鲸歌很难捕捉和定位,科学家一直不清楚其真正作用。美国科学家收集研究长须鲸的歌声后认为,鲸歌可能是一种求偶信号,因为只有“他们”在唱,就像阳台下弹着吉它唱小夜曲的只有男孩子。 研究人员使用固定在拖缆上的麦克风收集长须鲸的鲸歌。一旦捕捉到歌声,研究者就设法确定演唱者的位置,在它浮出海面时采集一小块皮肤样本。分析其中的遗传物质,就能够确定这头长须鲸的的性别。结果表明,尽管被调查海域中既有雄性也有雌性长须鲸,但是演唱鲸歌的全都是雄性长须鲸。研究者据此推断,长须鲸的歌声很可能是一种求偶的信号。由于长须鲸习惯独自生活,这种歌声能够吸引数百公里外的雌性长须鲸来到食物丰富的繁殖地与雄性长须鲸交配。
[编辑本段]生存
日本政府曾于1986年禁止商业捕鲸行为,却在一年后以科研为借口继续捕杀鲸鱼。批评人士指出,日本实捕杀长须鲸际是借用科研旗号捕杀鲸鱼用作商业目的。今年6月,日本宣布将捕杀小须鲸数量增加到850头, 并增加捕杀长须鲸及座头鲸。 对此,沙尔霍恩说,日本无视国际社会反对及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多次呼吁,仍然继续发展所谓“鲸鱼科研项目”,其实就是“为了金钱”。 “没有人会被日本捕鲸船上标示的‘科研’一词欺骗,”沙尔霍恩说,“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燃油,船队仍能坚持几个月,我们将竭尽所能(阻止捕鲸行为)直至明年3月捕鲸季节结束。” 海洋守护者协会以“米加洛行动”为本次拦截行动命名。“米加洛”源自澳大利亚人喜爱的一头白化座头鲸的名字。“海洋守护者协会”的一份声明说:“当无情的日本捕鲸者要捕杀‘米加洛’和它的家人时,‘海洋守护者协会’将猎捕捕鲸者。我们坚定的目标是要干涉他们的非法活动”。
[编辑本段]加大捕鲸干预
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日本捕鲸行动的干预,与以往环保组织唱独角戏的场面不同,今年,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日本捕鲸行动的干预。在这次事件中,澳大利亚政府反应比较激烈。何勇告诉记者,鲸同澳大利亚似乎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因缘,南大洋的各种鲸不仅时常出没于澳洲大陆沿岸,有时甚至会游入城区水域。去年就曾有母子二鲸两度游入悉尼城中的杰克逊湾,并在那里逐浪嬉戏,流连忘返达数日之久,让城中人们大饱眼福。因此观鲸近年已开始成为澳洲招揽旅游者的一块亮丽的新招牌。 据美国鲸类学会估计,全世界现存座头鲸3万至4万头,仅为人类现代捕鲸活动开始时数量的约三分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名单。但日本渔业官员解释说,座头鲸的数量已经反弹,大约升至6万头,不再面临灭绝危险。捕杀座头鲸将有利于海洋生物学家研究这种生物的内部器官,了解其生活习性。
盼盒娱常0I
2021-02-07 · TA获得超过18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1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马来大狐蝠
2015-06-08 · TA获得超过15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79.1万
展开全部
第二大是北太平洋露脊鲸,已经快灭绝了。长须鲸第二长,但是太细。
第三是北极露脊鲸(即弓头鲸),体型比第二差不了多少。
第四是南露脊鲸,第五才是长须鲸,
其实前几名的露脊鲸还有长须鲸大小差别都不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