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价值

 我来答
完满且闲雅灬抹香鲸P
2022-06-29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7万
展开全部
教育是有着无限价值的,每个人都应该心领神会。通常情况下,学校教育的价值是结合着各门学科的要求所呈现的。按杜威的观点,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珍视事物的态度,就是事物本身有价值,这个层面上的评价就是欣赏。此外,评价也是一种很理性的行为——一种比较和判断的行动,也就是说,对事物价值的一种估量。因此,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八章《教育的价值》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校教育的价值。

第一节就谈了实现或欣赏的性质。人获得的经验大多数是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依靠介于事物和我们之间的符号,这些符号就代表事物。那么一切语言、一种符号,都是间接经验的工具。或者说,由工具获得的经验,乃是“间接的”经验。直接经验是我们亲自参与的,不经过媒介物的介入就能获得,但是这种经验很有限制性。因此,我们的认知结构通常是通过文字,借以获得有效的有代表性的经验——也称间接经验。“现实的感觉”是用来表示直接经验的紧迫性、温暖性和亲切性与间接经验的遥远性、无生气性和冷淡性对比而来的。“心里的现实感”和“欣赏”是表示对事物现实感的比较精致的说法,也就是说,提供直接经验的情景,然后在心里产生的现实感。其实这种心理的现实感还可以用“打入某人心中”、“真正的心领神会” 这些词来解释。这本书里讲到,直接经验不仅有一个数量的问题,要有足够的直接经验,甚至更是一个质量的问题。那么就要求直接经验要能迅速的,有效的和用符号表达的教材联系起来。学校教育在教学上就是能通过符号这一媒介完全地传达事物和观念以前,要提供许多真正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这个情景,能领会材料的意义,以及所传达的问题。当然,在教学当中,我们要把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老师还应该具有解释力,让教材打入学生心中,领会教材的意义与价值。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有趣的教材,让学生直接与教材产生联系,也就是教材的内在价值得以体现。经验获得需要想象的植入,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上面已经说过,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是联系课程中的学科体现出来的,因此,在第二节《课程的评价》谈到了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价值,另外,他们的价值又不是可以人为分配的。我们要有整体课程观,关注每门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他们对于其他学科的促进和补充。让学生能保持热切学习的态度,并且能够在实践当中加以运用,否则老师就应该学会解释和引导,让学生明白每门学科基于它本身的内在价值,以及对人整体性培养的工具价值,不能把学科隔裂开来。

第三节《价值的划分和组织》,把教育的价值分成相关科目的价值,尤其是对特殊官能的训练,这些都是不对的。杜威说“理想的教育就是提供各种手段,满足这些独立的分门别类的兴趣。”杜威还说“有很多学校都大声疾呼和相互争论,想让每一种兴趣都得到应有的承认,为每一种兴趣在课堂中争得一席之地,或者如何在现行的学校制度中似乎行不通,那就要创始创设法创造一种新的学校教育满足这个需要。在众多的教育之中,反而把教育遗忘了。”其实,杜威描述的这种情景不正是我们目前所出现的反教育现象吗?

在这一章里,郝老师解释说,无论哪个学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课程的学习要少而透彻;课程要整合;学科之间要融合。不能分隔开来,因为生活是整体的,人是具有整体性的,因此,学校教育要打通学生的生活、生命,学习不透彻就是认知割裂,没有认识世界的整体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