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

 我来答
影视达人17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60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6万
展开全部
  深夜十点,我捧着电子书不愿放下,我好像完全置身于安娜的那个世界里了。而此刻,安娜已濒临崩溃。她上了火车,火车进站,她夹杂在人群中又下了火车,她要报复渥伦斯基,会采取什么方式呢?最终这场炙热的爱情会何去何从?我紧张的要不能呼吸

  安娜想起了与渥伦斯基的第一次在火车站相遇,一个女子卧轨自杀的情景,她知道该怎么办了。突然间不好的预感袭来,我不敢往下想,更不忍面对这样的结局。她以如此激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摆脱了所有人,也包括她自己。在躺下去的那瞬间,眼前的黑暗突然间散开了,她依稀看到了童年时欢愉灿烂的时光,那是回不去的曾经,也是救赎后的解脱。然故事并没有因安娜的谢幕而终止,有人说托翁是给读者一个心理上的缓冲时间,所以故事落脚到列文和吉娣的温馨画面。

  我久久不能平复的心,在看到列文以宗教之名解释生命,为信仰,为灵魂而活,坦然放下。感慨安娜再无这样的机会,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呢?婚姻,爱情,制度,性格,人性…,情不知何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安娜用生命宣誓了她的爱情是独有的,纯粹的,永恒的。

  她与卡列宁的婚姻,表面风光无限,实则一潭死水。安娜曾说这八年的婚姻,窒息了她的活力,窒息了她身上一切生机勃勃的东西。卡列宁,封建官僚的典型,沉闷,迂腐,自私;安娜,热情奔放,充满能量,年龄上也小卡列宁20岁,这本就是一场不搭调的婚姻,性格上两个人也是格格不入。纵然他们有可爱的儿子,安娜也很爱他,可依然改变不了这个家庭的宿命。是日复一日的琐屑和无视,是空虚寂寞的灵魂,使厌恶的氛围或浓或淡,或长或短笼罩在家庭的上空。

  安娜无处安放的灵魂在看见渥伦斯基的那一刻似乎找到了归宿,他年轻帅气,浪漫绅士,所有这一切都与卡列宁的小气,虚伪,无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娜终于在他的疯狂追求下,冲破了道德的底线,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传统道德和家庭责任的羁绊,导致她最终也没有走出婚姻的围城。她对儿子有着深深的负罪和愧疚感,她是一个矛盾体存在,所以内心一直是煎熬的。

  尤其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后,她的生命中只有他,唯一的爱情支撑她活下去。她打破了上流社会所谓的规矩,所以不被原谅,无法融入,而事实上安娜从内心也是鄙视他们的游戏规则的,她没有社交,没有朋友。可是渥伦斯基是个男人,他为了安娜什么都可以牺牲,但不能丢失男人的独立性。他需要出去工作,需要社交,需要舞会,剧院…而这些让安娜开始变得不安,焦躁,妒忌,猜疑。

  她的爱是强烈的,也是让人绝望的,她依然美丽善良,充满魅力,可却让渥伦斯基感到害怕,甚至厌恶,他选择逃避她,敷衍她。安娜接受不了,对她,爱情越来越成为奢望,她觉得也许渥伦斯基也没那么爱她。内心的压抑,痛苦把她逼到无路可退了,好像唯有死才能证明自己,唤回爱情!

  放下书本,我一直在想,安娜卧轨的那瞬间,她问“我这是在哪?在做什么?”她是后悔了嘛?可是无情的车轮,铁轨根本不给她思考的时间,生命就像蜡烛,熄灭了!如果再多点时间,她会想些什么呢?是相见恨晚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感叹世情薄,人情恶还是怀念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