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刻苦学习的名人名言
展开全部
1、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捷连斯基
2、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3、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5、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7、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0、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1、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12、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3、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14、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1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16、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9、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20、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康因
2、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3、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5、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7、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0、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1、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12、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3、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14、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1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16、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9、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20、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康因
展开全部
个人觉得,引用两个实例最好。
1.悬梁刺股:战国苏秦刺股,东汉孙敬悬梁
2.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1. 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2.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1.悬梁刺股:战国苏秦刺股,东汉孙敬悬梁
2.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1. 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2.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