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观点
展开全部
我们读一篇批判性的文章,或是参与一场关于某个事情的讨论,首先需要明确的知道,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然后需要明确知道对方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结论是什么,也就是想让我们相信什么。
“这些信息讨论的是什么?”就是论题,论题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对象,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动力。假如没有一个明确的论题,我们就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所以,论题界定了讨论的范围,只针对这个论题范围内的信息进行讨论。
论题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对象,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动力。假如没有一个明确的论题,那么我们就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所以说,论题界定了我们思考的范围。
关于论题,我们需要区分基本概念。一般来说,论题会分为两种:
1)描述性论题
2)规定性论题
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一些例子。
比如有这样几个论题“珠穆朗玛峰是不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你的身高是多少?”,“地球是圆形的吗?”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讨论“世界是什么”,它们是有正确答案的。这些对事物客观状态或属性提出的问题,我们称为描述性论题。所有的描述性论题,它们的结论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想让自己长的更高,你的身高就能更高。
面对这些描述性论题,我们往往可以求助科学理论、各领域专家,或者,针对一些尚未有结论的难题,等待科学进一步来解决。总之,这些论题,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来看另一些例子:“打车软件应不应该在高峰时间加价?”,“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人的节目?”,“范冰冰是不是中国最美的女明星?”
这些都是规定性论题。它们有什么共性特征呢?它们都跟个人的主观看法有关,讨论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我们称之为规定性论题。一般来说,这种论题都围绕着:该做还是不该做、好还是不好,等等问题来展开。这些往往属于道德、伦理、社会等等领域的问题。
跟描述性论题不一样的是,对于这些问题,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是无法通过研究来证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存在巨大争议的原因,因为大家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审美等等都不同。热点问题最后都变成不同立场的相互攻击,是因为这些论题从来都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对于规定性论题,我们不会描述性论题那样关注结论,而是更关注整个论证过程、也就是得出结论的过得是否合理。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加复杂的地方所在,是因为它不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总结一下,论题一般分为两种: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前者讨论的是“世界是什么”,而后者讨论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对于前者,我们更关心结论,结论是有意义的;但对于后者,我们应该更关心过程,单纯一个结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对方想要我们相信什么?”就是结论,结论是论题的回应,是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如果说论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的话,结论是对应这个问题的一个答案。
既然结论是对论题的回应,论题又有两种类型,那么结论也分为两种,分别是
1)事实
2)观点
如果针对描述性论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比如,针对“多吃蔬菜是否有利于健康”这个论题,我们有一个结论是“多吃蔬菜就是有利于健康”,如果这是有科学研究支撑的,那么这句话就是事实。
而另一个说法,比如针对“蔬菜和荤菜哪个更好吃”,我们有一个结论是“蔬菜就是没有荤菜好吃”,这句话就是个观点,它是规定性论题的结论,不同人有不同观点,不存在对错。
在现代教育中,很多家长会意识到,从小就开始教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然而在之前的年代,至少我受到的教育中,并没有帮我区分这一点,比如老师会直接告诉我“大灰狼是坏蛋”、“蜜蜂是勤劳的益虫”,这些都是观点,但是老师们会把这些观点当作事实,灌输给我们。导致很多成年人仍然不能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这也是网络暴力的原因之一。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事实,是能够被充分证据证明的事务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观点,是从个体的角度,甚至可能是大多数个体认同的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个体,因为角度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一般会有不同的观点。
明确了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再进行分析。
首先,第一个说法“年轻人要拼搏奋斗”,这个不是客观事实,因为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必须要拼搏奋斗,有的人就喜欢知足常乐,完全可以选择轻轻松松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就可以选择淡薄名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人就可以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远离世俗烦恼,等等。
这个只能是观点,因为它不是唯一真实的客观事实,只是某些人或者是大多数人的一种观点。可是,这个观点为什么被大多数人认同并积极宣扬呢,尤其是父辈家长更是高度认同,视之为“金科玉律”。
这是因为,这个观点符合当今社会潮流,一切以物质为重,看重所谓的“成功”,当一切都向钱看的时候,人们眼中就只剩下往前冲这一条路,这时候,如果有人走的慢,或是趟在路边,就会被识为“异类”。
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拼搏奋斗是正向的楷模,追求安逸反而成了反面教材。可是,我们恰恰忽视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他们很早就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安逸甚至在外人眼里有些颓废的生活方式,而他自己也自得其乐,那真的没有必要非得把自己认可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背后支撑的理由就是:年轻人应该拼搏奋斗,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观点,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也正好中国现在这个国情背景之下的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不同程度的觉醒,对物质方面没有如此迫切的需求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容易接受别的观点,社会也会不整天把“成功”挂在嘴边。
第二个描述“认真学习才会成功”,这个描述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反问,第一问:什么是成功?第二问: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成功吗?当我们认真的思考这两个反问句的时候,发现本身这个描述,就不是一层意思,经不起推敲,很明显,它也仅仅是观点而已。
这个观点背后支撑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经过一万小时的刻苦训练,所有人都可以成就顶尖高手。这里的一万小时,指导的就是认真学习或刻意练习。
2)成功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我总要告诉你有一条路可以,你就照着走好了,这条跑就是认真学习。
以上两条,一个是过于强调认真学习的重要用,而把天分以及机遇的影响抛开不谈,本身就是错误的,并且,一万小时无法量化,也没有一个事实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拿本身就不是事实的观点当成另一个观点的论据,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另一个就有简单归因的成分在了,成功本身的定义就是不清楚的,什么是成功?所谓的成功是某些人的眼中也许只是一个起点,如果任何事情都可能通过认真学习就成功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穷人或是病人了,因为理论上所有的穷人都可以通过认真学习获得很好的收入,所有的医生也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能,可以把所有的疑难杂症都治好,整个世界都一片祥和,明显事实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面对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追根溯源,找到这个结论的论题是什么,因为找到真正的论题才能真正的分辨结论是否正确。
论题分为两种:
1)描述性论题,它们都是在讨论“世界是什么”
2)规定性论题,它们都是在讨论“世界应该是什么”
对应论题的结论,也是两种:
1)事实,如果针对描述性论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
2)观点,它是规定性论题的结论,不同人有不同观点,不存在对错。
所以,理清这两个概念,就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纯粹观点的争执是无益也是无意义的,从而帮助我们减少很多争执、有精力独立思考。
“这些信息讨论的是什么?”就是论题,论题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对象,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动力。假如没有一个明确的论题,我们就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所以,论题界定了讨论的范围,只针对这个论题范围内的信息进行讨论。
论题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对象,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动力。假如没有一个明确的论题,那么我们就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所以说,论题界定了我们思考的范围。
关于论题,我们需要区分基本概念。一般来说,论题会分为两种:
1)描述性论题
2)规定性论题
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一些例子。
比如有这样几个论题“珠穆朗玛峰是不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你的身高是多少?”,“地球是圆形的吗?”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讨论“世界是什么”,它们是有正确答案的。这些对事物客观状态或属性提出的问题,我们称为描述性论题。所有的描述性论题,它们的结论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想让自己长的更高,你的身高就能更高。
面对这些描述性论题,我们往往可以求助科学理论、各领域专家,或者,针对一些尚未有结论的难题,等待科学进一步来解决。总之,这些论题,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来看另一些例子:“打车软件应不应该在高峰时间加价?”,“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人的节目?”,“范冰冰是不是中国最美的女明星?”
这些都是规定性论题。它们有什么共性特征呢?它们都跟个人的主观看法有关,讨论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我们称之为规定性论题。一般来说,这种论题都围绕着:该做还是不该做、好还是不好,等等问题来展开。这些往往属于道德、伦理、社会等等领域的问题。
跟描述性论题不一样的是,对于这些问题,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是无法通过研究来证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存在巨大争议的原因,因为大家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审美等等都不同。热点问题最后都变成不同立场的相互攻击,是因为这些论题从来都没有正确答案。所以对于规定性论题,我们不会描述性论题那样关注结论,而是更关注整个论证过程、也就是得出结论的过得是否合理。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加复杂的地方所在,是因为它不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总结一下,论题一般分为两种: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前者讨论的是“世界是什么”,而后者讨论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对于前者,我们更关心结论,结论是有意义的;但对于后者,我们应该更关心过程,单纯一个结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对方想要我们相信什么?”就是结论,结论是论题的回应,是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如果说论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的话,结论是对应这个问题的一个答案。
既然结论是对论题的回应,论题又有两种类型,那么结论也分为两种,分别是
1)事实
2)观点
如果针对描述性论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比如,针对“多吃蔬菜是否有利于健康”这个论题,我们有一个结论是“多吃蔬菜就是有利于健康”,如果这是有科学研究支撑的,那么这句话就是事实。
而另一个说法,比如针对“蔬菜和荤菜哪个更好吃”,我们有一个结论是“蔬菜就是没有荤菜好吃”,这句话就是个观点,它是规定性论题的结论,不同人有不同观点,不存在对错。
在现代教育中,很多家长会意识到,从小就开始教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然而在之前的年代,至少我受到的教育中,并没有帮我区分这一点,比如老师会直接告诉我“大灰狼是坏蛋”、“蜜蜂是勤劳的益虫”,这些都是观点,但是老师们会把这些观点当作事实,灌输给我们。导致很多成年人仍然不能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这也是网络暴力的原因之一。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事实,是能够被充分证据证明的事务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观点,是从个体的角度,甚至可能是大多数个体认同的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个体,因为角度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一般会有不同的观点。
明确了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再进行分析。
首先,第一个说法“年轻人要拼搏奋斗”,这个不是客观事实,因为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必须要拼搏奋斗,有的人就喜欢知足常乐,完全可以选择轻轻松松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就可以选择淡薄名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人就可以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远离世俗烦恼,等等。
这个只能是观点,因为它不是唯一真实的客观事实,只是某些人或者是大多数人的一种观点。可是,这个观点为什么被大多数人认同并积极宣扬呢,尤其是父辈家长更是高度认同,视之为“金科玉律”。
这是因为,这个观点符合当今社会潮流,一切以物质为重,看重所谓的“成功”,当一切都向钱看的时候,人们眼中就只剩下往前冲这一条路,这时候,如果有人走的慢,或是趟在路边,就会被识为“异类”。
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拼搏奋斗是正向的楷模,追求安逸反而成了反面教材。可是,我们恰恰忽视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他们很早就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安逸甚至在外人眼里有些颓废的生活方式,而他自己也自得其乐,那真的没有必要非得把自己认可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背后支撑的理由就是:年轻人应该拼搏奋斗,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观点,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也正好中国现在这个国情背景之下的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不同程度的觉醒,对物质方面没有如此迫切的需求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容易接受别的观点,社会也会不整天把“成功”挂在嘴边。
第二个描述“认真学习才会成功”,这个描述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反问,第一问:什么是成功?第二问: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成功吗?当我们认真的思考这两个反问句的时候,发现本身这个描述,就不是一层意思,经不起推敲,很明显,它也仅仅是观点而已。
这个观点背后支撑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经过一万小时的刻苦训练,所有人都可以成就顶尖高手。这里的一万小时,指导的就是认真学习或刻意练习。
2)成功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我总要告诉你有一条路可以,你就照着走好了,这条跑就是认真学习。
以上两条,一个是过于强调认真学习的重要用,而把天分以及机遇的影响抛开不谈,本身就是错误的,并且,一万小时无法量化,也没有一个事实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拿本身就不是事实的观点当成另一个观点的论据,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另一个就有简单归因的成分在了,成功本身的定义就是不清楚的,什么是成功?所谓的成功是某些人的眼中也许只是一个起点,如果任何事情都可能通过认真学习就成功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穷人或是病人了,因为理论上所有的穷人都可以通过认真学习获得很好的收入,所有的医生也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能,可以把所有的疑难杂症都治好,整个世界都一片祥和,明显事实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面对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追根溯源,找到这个结论的论题是什么,因为找到真正的论题才能真正的分辨结论是否正确。
论题分为两种:
1)描述性论题,它们都是在讨论“世界是什么”
2)规定性论题,它们都是在讨论“世界应该是什么”
对应论题的结论,也是两种:
1)事实,如果针对描述性论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
2)观点,它是规定性论题的结论,不同人有不同观点,不存在对错。
所以,理清这两个概念,就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纯粹观点的争执是无益也是无意义的,从而帮助我们减少很多争执、有精力独立思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