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鱼我所欲也第一段的论证思路分为四层: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运用设喻,将生命与利益比作“鱼”和“熊掌”,引出中心论点。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
3.“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
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4.“非独贤者”——“贤者能勿丧耳” 。
运用递进论证法,前文已论证“义”字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字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
《鱼我所欲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