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陪伴孩子
展开全部
如何高效的陪伴孩子是一个当代社会职场爸爸妈妈永恒的话题,甚至可以算是最关注的话题。
工作已经足够令人疲惫,结果到家之后发现和孩子的相处更难,最后不得不各自玩各自的手机和玩具。
虽然说每家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不一样,但总归有几个共同的思路可以帮助大家,分别是: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做“游戏”。
这几个关键词看上去仿佛很奇怪,打引号的词语也好像很莫名其妙,但如果理解了,就会明白我强调他们的初衷了。
陪伴“孩子”,请注意,关键词是“孩子”。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摄像头固定在孩子头部的位置,然后记录他一天的生活。回看录像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视角非常的低,身高因素决定他们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竖抱和高景观车的缘故。同理,他们的声音很小,在嘈杂的地方很难被听到,于是经常大喊大叫。
陪伴孩子我认为最珍贵的经验是,蹲下来,和孩子在一个高度上。在这个高度,可以很轻松的和孩子交流,孩子也会觉得受到了重视和平等对待。
南瓜虽然已经上幼儿园了,家里的地垫一直保留着,我和他都非常喜欢坐在地上玩,坐在地上,大家都是一样高,玩具可以摊开,也可以玩很多垫上游戏,他特别开心。
陪伴孩子的意义是在于孩子,孩子是否开心,孩子是否享受这个相处的环境和过程。而不是用来安慰家长自己,我虽然工作很辛苦,还是陪孩子玩了,我很不错。
如果这种陪伴不是令孩子舒服的,这就是没有意义的。
接下来就是家长最郁闷的话题,不是我不愿意陪他,而是我不知道干什么。
是的,家长们要学会的是,陪“孩子”一起玩。也就是,让孩子成为Leader,带着你一起玩。
事实上就凭着每天一两个小时的相处,忙碌的爸爸妈妈很难很快进入孩子的节奏。不是说不了解孩子的喜好,大多数用心的爸爸妈妈都能说出来孩子喜欢什么,但是孩子的节奏不是短暂相处可以很快进入的。
有些孩子玩小车的时候必须排成一排,整整齐齐;有些孩子跑步的时候会沿着特定的路线;有些孩子给不同的娃娃命名了并且有相互关系;有些孩子讨厌某个运动器械因为曾经摔倒过……
忙碌的爸爸妈妈会错过太多的细节,在陪伴玩耍的时候面不了会犯错。在被孩子拒绝一次两次以后,所谓的陪伴可能就会不了了之了。
这不是孩子的错,更不是忙碌的家长的错。
但是,可以通过让孩子当领导者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玩具怎么玩?”“这个车辆要放在哪里?”“他们叫什么关系?是好朋友吗?”一些简单的提问可以帮助家长加入孩子的节奏。或者很简单的“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可以加入孩子的游戏。
对于那些不是很习惯做领导者的孩子,或者年纪还比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我们一起来玩这个积木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书好吗?”家长提出一些建议,让孩子来决定接下来的活动安排,可以快速找到双方都愿意玩的游戏。
最后一个要点是“游戏”,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变成游戏”。
南瓜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扫地和拖地,不是用玩具扫把,是学着我们用真的扫把和拖把。有段时间我们俩的游戏就是,他先拖一个房间,把拖把还给我,我拖第二遍,来回几次,打扫完整间屋子。当然慢并且水会撒得到处都是,但是我们俩都乐此不疲。
客厅的沙发也是南瓜非常喜欢的游戏道具,他可以在上面跳,把靠枕挪来挪去,把靠枕堆在垫子上然后跳下去,玩各种撑着或者倒立的游戏,把自己藏起来,等等等。
洗完澡穿衣服也可以是一个游戏,最近天气冷,南瓜会假装自己冻得瑟瑟发抖,我会尖叫着把衣服拿过来,然后快速快速的穿上,一边穿一边用夸张的语气说,“太冷了太冷了!!!”
虽然我们没有真的在玩,但是我们是真的在玩。
如果把做家务,例行洗漱的时间都算上,是不是就多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看到这里可能许多人已经忍不住要皱眉,这样一直陪着孩子疯玩仿佛不是他们想要的陪伴。
例如南瓜外婆,会觉得这样子疯玩,不能让孩子学到东西,而孩子已经到了学知识的年纪了。
但是,幼儿期的孩子,就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
如果从孩子能力方面来分析,目前主流的分类方式是,运动,语言,社会性,认知能力和常识。
南瓜外婆在意的知识,恐怕只能从孩子记忆力方面来考量,只要孩子记忆力足够好,就能记住。但是这只是孩子能力的非常小的一部分。
例如运动,不管是大运动还是精细运动,喜好运动的孩子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没有特别偏好的孩子,比赛跑步和沙发上跳跃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精细运动锻炼,搭积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更不要说构建游戏在孩子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了。在兴趣班报乐高课程也是同样的效果。
语言方面,持续的与孩子沟通,进行亲子阅读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认知能力和常识完全可以通过过家家游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互动,甚至与孩子就吃几颗糖果讨价还价,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游戏训练。
我给南瓜的计划安排给大家参考。
南瓜是一个比较宅的男孩子,喜欢读书,擅长逻辑思维方面。除了给他更新更适合的书籍和玩具,我安排了很粗略的每天游戏主题。
周六有运动课程,于是周二和周四都是大运动主题,包括户外的游乐场,体育运动和运动游戏。在每天睡前阅读的基础上,周日有一个长时间的阅读安排,主要阅读一些比较厚的平时晚上时间不够的书。周一安排构建主题,有平面的火车轨道构建,和空间的积木构建。周三主要是逻辑思维方面的游戏,会借助一些app和工具。周五是手工主题,包括绘画,折纸,各种手工游戏。
主题的设置只是用来引导,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我会准备一些游戏,但如果南瓜有其他想法,以南瓜的想法为准。
其实陪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只需要尊重孩子,找到孩子和家长都感到舒服的游戏方法,并且共同度过一些时间,我认为这就是高效的陪伴了。
工作已经足够令人疲惫,结果到家之后发现和孩子的相处更难,最后不得不各自玩各自的手机和玩具。
虽然说每家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不一样,但总归有几个共同的思路可以帮助大家,分别是: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做“游戏”。
这几个关键词看上去仿佛很奇怪,打引号的词语也好像很莫名其妙,但如果理解了,就会明白我强调他们的初衷了。
陪伴“孩子”,请注意,关键词是“孩子”。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摄像头固定在孩子头部的位置,然后记录他一天的生活。回看录像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视角非常的低,身高因素决定他们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竖抱和高景观车的缘故。同理,他们的声音很小,在嘈杂的地方很难被听到,于是经常大喊大叫。
陪伴孩子我认为最珍贵的经验是,蹲下来,和孩子在一个高度上。在这个高度,可以很轻松的和孩子交流,孩子也会觉得受到了重视和平等对待。
南瓜虽然已经上幼儿园了,家里的地垫一直保留着,我和他都非常喜欢坐在地上玩,坐在地上,大家都是一样高,玩具可以摊开,也可以玩很多垫上游戏,他特别开心。
陪伴孩子的意义是在于孩子,孩子是否开心,孩子是否享受这个相处的环境和过程。而不是用来安慰家长自己,我虽然工作很辛苦,还是陪孩子玩了,我很不错。
如果这种陪伴不是令孩子舒服的,这就是没有意义的。
接下来就是家长最郁闷的话题,不是我不愿意陪他,而是我不知道干什么。
是的,家长们要学会的是,陪“孩子”一起玩。也就是,让孩子成为Leader,带着你一起玩。
事实上就凭着每天一两个小时的相处,忙碌的爸爸妈妈很难很快进入孩子的节奏。不是说不了解孩子的喜好,大多数用心的爸爸妈妈都能说出来孩子喜欢什么,但是孩子的节奏不是短暂相处可以很快进入的。
有些孩子玩小车的时候必须排成一排,整整齐齐;有些孩子跑步的时候会沿着特定的路线;有些孩子给不同的娃娃命名了并且有相互关系;有些孩子讨厌某个运动器械因为曾经摔倒过……
忙碌的爸爸妈妈会错过太多的细节,在陪伴玩耍的时候面不了会犯错。在被孩子拒绝一次两次以后,所谓的陪伴可能就会不了了之了。
这不是孩子的错,更不是忙碌的家长的错。
但是,可以通过让孩子当领导者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玩具怎么玩?”“这个车辆要放在哪里?”“他们叫什么关系?是好朋友吗?”一些简单的提问可以帮助家长加入孩子的节奏。或者很简单的“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可以加入孩子的游戏。
对于那些不是很习惯做领导者的孩子,或者年纪还比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我们一起来玩这个积木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书好吗?”家长提出一些建议,让孩子来决定接下来的活动安排,可以快速找到双方都愿意玩的游戏。
最后一个要点是“游戏”,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变成游戏”。
南瓜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扫地和拖地,不是用玩具扫把,是学着我们用真的扫把和拖把。有段时间我们俩的游戏就是,他先拖一个房间,把拖把还给我,我拖第二遍,来回几次,打扫完整间屋子。当然慢并且水会撒得到处都是,但是我们俩都乐此不疲。
客厅的沙发也是南瓜非常喜欢的游戏道具,他可以在上面跳,把靠枕挪来挪去,把靠枕堆在垫子上然后跳下去,玩各种撑着或者倒立的游戏,把自己藏起来,等等等。
洗完澡穿衣服也可以是一个游戏,最近天气冷,南瓜会假装自己冻得瑟瑟发抖,我会尖叫着把衣服拿过来,然后快速快速的穿上,一边穿一边用夸张的语气说,“太冷了太冷了!!!”
虽然我们没有真的在玩,但是我们是真的在玩。
如果把做家务,例行洗漱的时间都算上,是不是就多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看到这里可能许多人已经忍不住要皱眉,这样一直陪着孩子疯玩仿佛不是他们想要的陪伴。
例如南瓜外婆,会觉得这样子疯玩,不能让孩子学到东西,而孩子已经到了学知识的年纪了。
但是,幼儿期的孩子,就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
如果从孩子能力方面来分析,目前主流的分类方式是,运动,语言,社会性,认知能力和常识。
南瓜外婆在意的知识,恐怕只能从孩子记忆力方面来考量,只要孩子记忆力足够好,就能记住。但是这只是孩子能力的非常小的一部分。
例如运动,不管是大运动还是精细运动,喜好运动的孩子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没有特别偏好的孩子,比赛跑步和沙发上跳跃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精细运动锻炼,搭积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更不要说构建游戏在孩子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了。在兴趣班报乐高课程也是同样的效果。
语言方面,持续的与孩子沟通,进行亲子阅读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认知能力和常识完全可以通过过家家游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互动,甚至与孩子就吃几颗糖果讨价还价,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游戏训练。
我给南瓜的计划安排给大家参考。
南瓜是一个比较宅的男孩子,喜欢读书,擅长逻辑思维方面。除了给他更新更适合的书籍和玩具,我安排了很粗略的每天游戏主题。
周六有运动课程,于是周二和周四都是大运动主题,包括户外的游乐场,体育运动和运动游戏。在每天睡前阅读的基础上,周日有一个长时间的阅读安排,主要阅读一些比较厚的平时晚上时间不够的书。周一安排构建主题,有平面的火车轨道构建,和空间的积木构建。周三主要是逻辑思维方面的游戏,会借助一些app和工具。周五是手工主题,包括绘画,折纸,各种手工游戏。
主题的设置只是用来引导,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我会准备一些游戏,但如果南瓜有其他想法,以南瓜的想法为准。
其实陪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只需要尊重孩子,找到孩子和家长都感到舒服的游戏方法,并且共同度过一些时间,我认为这就是高效的陪伴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