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的发展简介

 我来答
温屿17
2022-11-01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9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1 拼音

zhēn jiǔ xué de fā zhǎn

2 概述

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专门学科。它发源于中国,后流传国外,当前已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考古发掘和文献考证证明,针灸起源于中国原始时代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于十万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四千年前,它跨越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和从一万年前开始的整个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先民们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逐步深化,制造石器日趋精致,用火技术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发明针灸提供了条件。古书曾记载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有的说是伏羲氏(或谓即太皞氏)“尝草治砭”,有的说是黄帝“欲创九针……得歧伯而砭灸之法精”。伏羲代表先民们开始畜牧的时期,而太皞则是原始时代生活在我国东部夷族的首领。太皞和黄帝都是氏族公社制度时期的代表人物。

针法的原始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如《左传》记录公元前550年臧孙氏的一段议论:“美疢不如恶石”,汉服虔注:“石,砭石也”。《素问》说:“制砭石小大”,南北朝金元起注:“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石,其实一也。 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 可见砭石治病是起源于应用石器的原始时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懂得了使用尖状器、刮削器之类的石器刺破痈疡,排出脓血,使病痛缓解。到了新石器时代,由于掌握了磨制精巧石针的技术,然后产生了专门的医疗工具砭石,并且扩大了应用范围,作为针刺治疗之用。我国曾在内蒙古多伦县和山东省日照县的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分别发现过砭石,为针砭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据《素问》记载: 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主的先民们,这同太皞氏发明砭法的传说是吻合的。近年来,在我国山东省发现的一批东汉画象石,内有用针砭治病的题材,医者作半人半鸟的形象,显然是来源于氏族公社制度时期的图腾崇拜。古代东夷族就是崇拜鸟图腾的。至于灸法则是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主的人们,北部地区风寒冰冽,先民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患腹部寒痛、胀满等证,非常适于热疗。据文献考证,先民们敲石取火,以及氏族公社制度晚期出现的骨卜,都喜用艾绒作为燃料,这同灸法的发现似有密切关系。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中国处于奴隶制度时代。砭石仍然是刺病的主要工具,但由于炼铜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青铜医针。殷和西周甲骨文、金文里,有了关于针灸的象形文字,有的表示针刺人股,有的表示针刺人的腹背,有的表示灸人下肢。春秋时期名医医缓、医和都精于针砭之术。据《左传》记载,在公元前581年,医缓曾给晋景公诊病,认为他已病入膏肓,针、灸、药都无能为力。在这个时代,产生了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医学领域对脉、血、精、气、神等有了初步认识,并且产生了人体与天地相应的观念,显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萌芽。

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医药学从经验向理论的深化。随着铁器的推广应用,砭石逐渐地被金属医针所取代,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医疗实践范围,带来了针灸学术的飞跃发展。当时的金属医针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和用途,称为“九针”,包括针刺和外科手术、 *** 等工具。1968年,在河北满城一座公元前113年的墓葬中,出土过四根金针和五根残损的银针,为我国展示了九针的一部分原形。这个时期灸法也很盛行,都是应用艾炷施行的烧灼灸法。当时的医家都掌握针灸技术,例如,战国初期的秦越人(扁鹊),曾针刺急救一位患尸厥证而病势垂危的太子,被传为医史佳话。汉初的淳于意,在25人的诊疗记录中就有4人用过刺灸方法治疗。这个时期开始了对医药学的总结,出现了一些医药论著,包括针灸学术著作。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两种经脉专著,大约撰于战国时期,反映了经络理论的早期面貌。《黄帝内经》为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书中除了阐述中医基础理论以外,有多篇论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法及一些疾病的针灸治疗。其中的《灵枢》尤详于针灸,故又名《黄帝针经》。

东汉、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华佗每当针灸,取穴不过一两处,并且很注意针感传导,著有《枕中灸刺经》(佚)。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次提到了刺灸、烧针、温针等法,注意针药结合,辨证论治。皇甫谧在公元256~260年,将《黄帝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撰成《针灸甲乙经》一书。该书共收349穴,分为12卷128篇,按照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的学科次序加以编纂,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对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这一时期,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而且出现了针灸腧 *** 。在公元6世纪,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著名医学家甄权、孙思邈,都精通中医各科,对针灸学术很有研究。唐 *** 在公元627~649年间,曾组织甄权等人进行了校定针灸图书的工作。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传世,书中广泛地收入了前代各家的针灸治病经验,并且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成为现知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 *** (佚)。这个时期的针灸专著更加增多,而且有了针对专病的著作。如唐朝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方法;刊于公元862年以前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证的灸疗法。从7世纪开始,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开始有了“针师”、“灸师”等专业名称。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

五代及宋、金、元时期,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药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医药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在北宋 *** 的支持下,王惟一考订了354个腧穴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1026年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 *** 刊印颁行,并且还刻上石碑,以便人们抄录。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这些成就和措施,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这个时期,针灸专著和针灸名医很多,形成了不同的针灸派别。有的特别讲究刺法;有的极力推崇烧灼灸法。甚至为了防止烧灼痛而采用全身麻醉;有的亲自观察尸体解剖,主张用解剖学知识指导针灸取穴;有的提倡按时取穴。元代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著《十四经发挥》(1341年)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针灸学术在明代发展到 *** ,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明代初期的陈会,中期的凌云,后期的杨继洲,都是驰名全国的针灸学家。明代针灸的主要成就有: ①对前代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出现了许多汇编性的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是《针灸大成》,内容丰富,对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②针刺手法的研究。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十多种复式手法,并且围绕手法等问题展开了学术争鸣。③灸法从用艾炷的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④对于历代不属于经穴的针刺部位,进行了整理,形成“奇穴”一类。

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18世纪吴· 谦等人奉敕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以歌诀和插图为主,很切合实用。此外著述虽多,但都影响不大。1822年,清王朝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理由,命令将太医院针灸科永远停止。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针灸学术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有的西方殖民主义者甚至污蔑针灸是“医疗上的折磨”,把医针叫做“致死的针”。国民党 *** 从1914年开始,多次提出要废止中医,并且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中医的反动措施,造成了针灸事业停滞不前。但是,由于广大群众需要针灸治病,所以这门学术得以在民间继续流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