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一:茕然而立是什么意思啊 没这个词吧 茕茕孑立,指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问题二:而立是什么意思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问题三:当门而立?什么意思? 当门 [dāng mén]
1、挡着门。《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 戈於车薪以当门。”《战国策・楚策一》:“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 茅盾 《子夜》九:“此时房间的矮门忽然荡开,一个人当门而立。”
2、对着门。 宋 陆游 《渔翁》诗:“江头渔家结茅庐,青山当门画不如。”
而立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词语释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孔子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通俗解释
通俗来讲就是30岁后就要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折叠编辑本段现代理解
冯友兰先生认为,而立应是能循礼而行,礼可以代表"义,即克己去私。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能立即能循礼而行。而立代表着人的行为已经不再只为自身,而是为他人着想。
济南方言,形容词,非常出色的意思。如,昨天朋友的婚礼杠而立来!(其意思是场面、厉害等)
相关知识
而立是古代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三十而立--人在30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50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另一种解释: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并非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妥协的负面心态,而是对追寻学问、获得人生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大道)
六十花甲--60在阴历来算,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六十耳顺--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观点不同、欲望不同、处境不同、心态、情绪等的不同,言语表态等等都能够释然,容纳了,但不等于接受了。耳顺,而没有写心顺!
七十古稀--70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另解:已经很稀有了,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
问题四:弱冠、而立、不惑等……这些是什么意思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问题五:而立,是什么意思 而立:立志、立身、立业的意思。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
问题六:几近而立是什么意思 快30岁了。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俯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孔子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问题七:30而立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而立 立德,立功,立言.从三十岁就要开始了.
问题八:子然而立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性的词语呢? “孑然而立 ”自《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宋・周《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孑然而立”即: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一个人孤苦地立在那里,形容孤单。
词性是形容词
问题九:三十而立是啥意思? 三十而立 有板凳而不敢坐也
其实有两种意思
第一:经济上要独立憨
第二:应该树立起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从此告别青壮年时的鲁莽
问题十:三十而立,指的是什么而立 百度上有诠释!我觉得立的是心态!态度!
问题二:而立是什么意思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问题三:当门而立?什么意思? 当门 [dāng mén]
1、挡着门。《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 戈於车薪以当门。”《战国策・楚策一》:“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 茅盾 《子夜》九:“此时房间的矮门忽然荡开,一个人当门而立。”
2、对着门。 宋 陆游 《渔翁》诗:“江头渔家结茅庐,青山当门画不如。”
而立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词语释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孔子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通俗解释
通俗来讲就是30岁后就要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折叠编辑本段现代理解
冯友兰先生认为,而立应是能循礼而行,礼可以代表"义,即克己去私。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能立即能循礼而行。而立代表着人的行为已经不再只为自身,而是为他人着想。
济南方言,形容词,非常出色的意思。如,昨天朋友的婚礼杠而立来!(其意思是场面、厉害等)
相关知识
而立是古代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三十而立--人在30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50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另一种解释: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并非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妥协的负面心态,而是对追寻学问、获得人生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大道)
六十花甲--60在阴历来算,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六十耳顺--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观点不同、欲望不同、处境不同、心态、情绪等的不同,言语表态等等都能够释然,容纳了,但不等于接受了。耳顺,而没有写心顺!
七十古稀--70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另解:已经很稀有了,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
问题四:弱冠、而立、不惑等……这些是什么意思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问题五:而立,是什么意思 而立:立志、立身、立业的意思。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
问题六:几近而立是什么意思 快30岁了。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俯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孔子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问题七:30而立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而立 立德,立功,立言.从三十岁就要开始了.
问题八:子然而立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性的词语呢? “孑然而立 ”自《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宋・周《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孑然而立”即: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一个人孤苦地立在那里,形容孤单。
词性是形容词
问题九:三十而立是啥意思? 三十而立 有板凳而不敢坐也
其实有两种意思
第一:经济上要独立憨
第二:应该树立起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从此告别青壮年时的鲁莽
问题十:三十而立,指的是什么而立 百度上有诠释!我觉得立的是心态!态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