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
1. 高中语文文言文
列传第二十一 房杜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
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
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
彦谦惊曰:无妄言!”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仇秘书省。
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谓裴矩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补隰城尉。
汉王谅反,坐累,徙上郡。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
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以炖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封临淄侯。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
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
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隐太子与王有隙,王召玄龄与计,对曰:“国难世有,惟圣人克之。
大王功盖天下,非特人谋,神且相之。”乃引杜如晦协判大计。
累进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文学馆学士。故太子忌二人者,奇谮于帝,皆斥逐还第。
太子将有变,王召二人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王为皇太子,擢右庶子。
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余皆次叙封拜。
帝顾群臣曰:“朕论公等功,定封邑,恐不能尽,当无有讳,各为朕言之。”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等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
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故建德之南,军败不振,讨黑闼反动,望风辄奔。今玄龄等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
叔父以亲,宜无爱者,顾不可缘私与功臣竞先后尔。”初,将军丘师利等皆怙跋攘袂,或指画自陈说,见神通愧屈,乃曰:“陛下至不私其亲,吾属可妄诉邪!”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更封魏。
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此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
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
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之。
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
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会诏大臣世袭,授宋州刺史,徙国梁,而群臣让世袭事,故罢刺史,遂为梁国公。未几,加太子少师。
始诣东宫,皇太子欲拜之,玄龄让不敢谒,乃止。居宰相积十五年,女为王妃,男尚主,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
顷之,进司空,仍总朝政。玄龄固辞,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
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晋王为皇太子,改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
以母丧,赐茔昭陵园。起复其官。
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
凡粮械飞输,军伍行留,悉裁总之。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
固辞太子太傅,见听。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
稍棘,召许肩舆入殿,帝视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自胜。命尚医临候,尚食供膳,日奏起居状。
少损,即喜见于色。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曰: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臣之;所不制者,陛下皆制之矣,为中国患,无如突厥,而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弛辫握刀,分典禁卫。
延陀、铁勒,披置州县;高昌、吐浑,偏师扫除。惟高丽历代逋命,莫克穷讨。
陛下责其弑逆,身自将六军,径荒裔,不旬日拔辽东,虏获数十万,残众、孽君缩气不敢息,可谓功倍前世矣。《易》曰:“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盖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为陛下惜者此也。
傅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威名功烈既云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
边夷丑种,不足待以仁义,责以常礼,古者以禽鱼畜之。必绝其类,恐兽穷则搏,苟救其死。
且陛下每决死罪,必三覆五奏,进疏食,停音乐,以人命之重为感动也。今士无一罪,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镝之下,使肝脑涂地,老父孤子、寡妻慈母望槥车,抱枯骨,摧心掩泣,其所以变动阴阳,伤害和气,实天下之痛也。
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能为后世患,夷之可也。今无是三者,而坐敝中国,为旧王雪耻,新罗报仇,非所存小、所损大乎?臣愿下沛然之诏,许高丽自新,焚陵波之船,罢应募之众,即臣死骨不朽。
帝得疏,谓高阳公主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
2. 高三文言文怎样复习
文言文复习主要是三个方面:1、字词文言文就像英语,重点实词是基础,基础不夯实,别想拿高分。
所以高三要将一些复习资料里归纳的重点文言实词掌握牢固,而自己平时每做一篇也积累几个,这样就能打好基础了。2、语感文言文翻译题并不是一个个字的组合,很多时候需要意译,这就要依靠语感了。
所以大量重点实词肯定要记忆,还应该将每次做的文言文的原文与译文相对照,仔细阅读,揣摩那些翻译时不得不意译的地方,比较与直译的区别。这样你考试做翻译题的时候,翻译得感觉,尤其译文字词的选择会合理得多。
3、语法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尤其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现象、活用现象等,可以请教自己老师,看一些语法资料的汇编。
3. 高三语文的文言文要怎么去复习
中考文言文考查,考点的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是最佳复习方式 。 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整体把握,分析文章是最关键的。
通过阅读,分析抓住文章的内容。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各个层次的含义。
其次,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要点,把握文章的主旨。 1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默而识之。
《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2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3爱莲说 《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或: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中,借莲形象写君子心胸豁达,通晓事理,行为方正,德名远播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中,感慨真的隐士少,而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多的两句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陋室铭 《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中,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或: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中,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三峡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沿溯阻绝。 《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特点的语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林寒涧肃。
《三峡》中,描写三峡总的特点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的语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夜游看到的景色的语句是(或: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动人的夜景图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语句是:积水空明。 7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中形容溪身形状的语句是: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犬牙差互。 8马说 《马说》中,点。
4. 高三文言文如何复习
在高三复习迎考中,许多学生不太喜欢或很少“朗读”文言文,所以,绝大数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即对语意及用法所产生的直觉感知还是比较“浅”、比较“滞”的.在考场上,面对第一次“见面”的生疏文言语段,不少学生反映“读不懂”,于是只得云里雾里地去理解文义,连猜带蒙地去解答题目. 若能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朗读”,在考场上辅之以“默读”,在答题时就会容易“入题”,也容易“解题”,考生不妨一试. 考前进行一遍“朗读” 在考前有限的几天时间里,如果能再进行一次踏踏实实的“朗读”,一定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因为,“读”,不易走神——聚精会神是最佳的复习效果;“读”,不易忘记——刻骨铭心是把握知识的最好状态;“读”,易加深理解——准确理解是赢得高分的重要保障;“读”,易触发灵感——心有灵犀是立意创新的源源活水. 在考前这几天,把语文书和各类考卷上的文言文“通读”一遍,读到能够“同步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读文,“脑中”译文,自己嘴上所诵读的“声”与自己心里所理解的“义”,来一个“同步翻译”. 重视文言实词语言环境 在朗读过程中,要抓住一个核心——实词的理解. 每一个实词都有着它最基本的意义,这些意义大都在我们的理解和把握之内;但每一个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意义.在解读实词时我们往往会忽略甚至忘记“这个实词”的“语言环境”——这是我们在“朗读”时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关键之处.如果在解答试卷时,我们离开了“这个词”的语言环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实词的“基本意义”来认知试卷上的实词,这样就会造成对实词理解的严重偏差. 在实词的解答中,我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 组词法——习惯于用“组词”的方法来思考和释词;填空法——把需要解释的词扔掉,只是按照上下文的意思填入一个词语;对应法——只是用一个双音节的词语释词对应.这些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考场默读提高阅读质量 如果有了考前朗读的“热身”过程,在考场上考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默读”状态.“默读”能够促进考生对文义的准确、正确理解. 在考场“默读”中,考生应该具有这样两个“意识”: 知识点分布意识.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者常常是用有限的题目量来涵盖较多的文言文知识,这样可以使得考查的范围更大、知识更广.命题者命题的策略也正是我们复习和考试的策略,即同一个“知识点”在同一份试卷中重复出现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整体把握意识.文言文句子翻译需要了解修辞格、文化意义,以及人物、事件、观点等.古人在表达时,由于所处年代的政治氛围、道德规范、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要素,使得作者在表达文意的时候,染上了较明显的时空色彩,这些都是我们“默读”时需要注意的.。
5. 请教一下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题怎么答
文言文的阅读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平时对文言文的阅读又有以下几点:①文言实词虚词用法;②通假字;③古今异义字词;④特殊句式。
做好这几方面,然后平时在多看些,就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古代诗歌阅读中涉及到的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比。
有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所谓纵向对比就是古今对比,比如:宫女如花满春殿,止今唯有鹧鸪飞。
这种对比的作用主要是怀古伤今。横向对比就是今对今的对比,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种对比多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控诉之类的。不过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只是我说的情况出现得多。
②想象。也就是虚写,以表达出使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多是表达诗人思念之情。
③比喻。这种手法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不多说明,不过应该答到“生动形象”四个字,因为这是比喻就有的共性。
④拟人。若是所拟对象较有生机或力量,则是人感情一般叫积极;若所拟对象较萧条无力,则诗人感情一般较消极低落。
⑤反衬。作用一般是烘托出所咏之物的特点,从而表达作者的感情,具体事例较多,故不一一举例。
⑥对偶。这种手法容易判断,且作用上多起使结构严谨之用,对表达诗人感情一般没什么作用,所以考察较少。
因考虑到平时较少考察和看到,故还有一些手法没有列出。 以上都是我在平时语文考试中总结出来的,较为实用,针对性相对较好,没有生搬,绝对是经验之谈。
我语文一般都是全班第一,而且考过年段第一。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6. 跪求高中语文阅读 文言文答题技巧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萌萌教育 最全文言文答题技巧,帮你整理好了一、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预备知识三:其他高频词汇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二、如何答好每一道题1.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
7.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由查字典语文我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第一部分:读懂文言文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怎么去读(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第二部分:如何答题一、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附录: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二、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⑹强加因果关系。
三、文言翻译题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