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叫中医?
“金元四大家”将中医系统分成了四大学派,分别为: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刘完素(公元1100一1200),字守真,河间人,故世称刘河间,北宋末至金章宗年间,因母病不治发愤学医,从《内经》病机19条阐发病多从火化,故称为火热派的代表人物,药喜用寒凉,对后世温病学派影响较大。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河间六书》等。
张从正(公元1156一1228),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私淑刘河间,但治病以攻邪为主,对汗、吐、下三法有独到见解,成为攻下派的代表人物,传世之作有《儒门事亲》等,因其善治急证,故推为四大家之首。
李杲(公元1180一1251),字明之,号东垣,河北真定人,师从《医学启源》作者,易水学派创立者张元素(字洁古)。注重脏腑功能的调节,而以脾胃为中枢,成为脾土派的创始人。传世有《脾胃论》等。
朱震亨(公元1281一1358),字彦修。骛州义乌人,因其居前有一溪流,名丹溪。故世人尊其为丹溪先生。学术观点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之法,被后世视为滋阴派创始人。传世之作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
中医源于圣人
传统观点认为,中华医药知识是伏羲、神农、黄帝等上古圣人传下来的。《淮南子》、《通鉴外记》就提出,“圣人出”才有“医方兴”和“医道立”;唐代医学家王冰认为中医学是“三圣(伏羲、神农、黄帝)道”。
因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早期医学经典才会托名上古圣人之名。这样的传说也非常多,如伏羲画卦,才有了阴阳学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了中医的药物学知识;黄帝与天师岐伯问答,始有《黄帝内经》。
如果一定要溯本求源的话,“中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木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以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胥荣东
有的学者将《汉书・艺文志》里面提到的“中医”这个词解释为“致中和”,其实,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曲解。《汉书・艺文志》这段原文的大意是:(高明的大夫)正确运用“经方”的话,可使病态的人体返回到正常的状态。但如果遇到了庸医,只能会使病情加重。可是,如果不看医生的话,疾病也会常常自愈的。在这里“中”字应读去声,和“中奖”的“中”是一个意思。另外,“中”字也可读平声,“中医”也可解释为“中等水平的医生”,“常得中医”可解释为“好比碰到了一位中等水平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