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不懈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却未被采用。可他并未灰心丧气,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环,而忽略了他们在未成功之前倍尝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视。因此,一些向理想高峰攀登的人,一遇到艰难险阻,就畏缩不前,一碰到冷落、歧视,就半途而废,惊呼生不逢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对此,他高兴地惊呼:“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书就是我的战士!”站着用枪战斗,躺着用笔战斗,死后用书战斗。这就是做为一个战士和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位于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本是当年苏维埃政府分配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居。当时,他虽然年仅32岁,却已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双手丧失了写字的能力,连转动头部也极为困难。正如他在自传中所写:“体力几乎全部丧失了,所剩的仅仅是一种想要多少对自己的党和工人阶级尽些力量的热望。”他不想在安闲无聊中消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他难以放下手中新的战斗武器——笔。
据当时医生诊断,奥斯特洛夫斯基还可以活5年,但他本人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十分清楚。他曾对护士说:“我知道我的病情严重,我感到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工作没有完成。”在临终前一个月,他已经清楚地感到死神正向他扑来,但他没有要求去看病,更没有停下笔去休养,而是拼命加班,与死神争分夺秒。他让秘书们实行“三班制”守在他的床头,他躺着口述,妻子与助手们帮他打字,他自己则一刻也不肯休息。
奥斯特洛夫斯基思想的烈马,驰骋在乌克兰与波兰交界的辽阔的原野上,他口授的每一个字母都像无情的子弹,射向入侵的德国强盗。正如他的妻子拉伊萨•帕尔弗列芙娜在回忆录里所记述的那样:“这些天,打字机的声音犹如机关枪在扫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新住宅里住了短短7个月就去世了,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我这一生都将献给社会主义祖国青年一代的布尔什维克教育事业,直到最后一次心跳为止。”
1936年12月20日,在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之后6天,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林肯
1809.2.12,生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
柔韧,坚持。遇到任何困难,不必太在意,努力总有回报。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却未被采用。可他并未灰心丧气,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环,而忽略了他们在未成功之前倍尝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视。因此,一些向理想高峰攀登的人,一遇到艰难险阻,就畏缩不前,一碰到冷落、歧视,就半途而废,惊呼生不逢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对此,他高兴地惊呼:“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书就是我的战士!”站着用枪战斗,躺着用笔战斗,死后用书战斗。这就是做为一个战士和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位于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本是当年苏维埃政府分配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居。当时,他虽然年仅32岁,却已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双手丧失了写字的能力,连转动头部也极为困难。正如他在自传中所写:“体力几乎全部丧失了,所剩的仅仅是一种想要多少对自己的党和工人阶级尽些力量的热望。”他不想在安闲无聊中消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他难以放下手中新的战斗武器——笔。
据当时医生诊断,奥斯特洛夫斯基还可以活5年,但他本人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十分清楚。他曾对护士说:“我知道我的病情严重,我感到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工作没有完成。”在临终前一个月,他已经清楚地感到死神正向他扑来,但他没有要求去看病,更没有停下笔去休养,而是拼命加班,与死神争分夺秒。他让秘书们实行“三班制”守在他的床头,他躺着口述,妻子与助手们帮他打字,他自己则一刻也不肯休息。
奥斯特洛夫斯基思想的烈马,驰骋在乌克兰与波兰交界的辽阔的原野上,他口授的每一个字母都像无情的子弹,射向入侵的德国强盗。正如他的妻子拉伊萨•帕尔弗列芙娜在回忆录里所记述的那样:“这些天,打字机的声音犹如机关枪在扫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新住宅里住了短短7个月就去世了,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我这一生都将献给社会主义祖国青年一代的布尔什维克教育事业,直到最后一次心跳为止。”
1936年12月20日,在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之后6天,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林肯
1809.2.12,生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
柔韧,坚持。遇到任何困难,不必太在意,努力总有回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