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治疗,营养要顾好
展开全部
肺癌死亡率连续10年居冠,不到57分钟即有1人因肺癌死亡。高雄市立小港医院癌症中心陈煌麒主任表示,肺癌初期几乎没有症状,因为肺部实质本身是没有神经的,但当有肺部症状产生时,多数患者癌细胞可能已有转移。
常见的肺部症状大多为咳嗽、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难等,若肿瘤影响近端的气管或支气管,会导致咳嗽、咳血,如果侵犯肺部外围的肋膜则会引起胸痛,肋膜积水会使患者呼吸困难。 另外有部分患者是由其他科别转到胸腔科,此类都是癌症转移出去才被发现,例如有病患感受到半身无力类似中风的症状,去神经内科检查发现是肺癌转移到脑部,有些是持续骨头疼痛,到骨科就诊发现骨头转移。
肺癌的治疗选项有哪些?
陈煌麒医师指出,以肺癌早期来讲,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开刀治疗,把肿瘤完全切除干净,才有办法完完全全达到治愈。
当肿瘤范围太大或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便无法靠手术完全切除,后续能做的治疗包含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等。医师会评估组织型态,肺癌期数与患者的状况,拟定个人化的治疗策略。
肺癌治疗常见副作用
手术的副作用与开刀范围有关,如果是早期肺癌,切除的肺叶不多,对肺功能的影响也不大。术后可能会遇到肺塌陷、疼痛、感染等问题。若是转移至脑部,无论是否治疗,后续可能会有肢体无力或其他神经学后遗症,端看肿瘤转移的位置。
陈煌麒医师说,化学治疗、标靶治疗属于全身性治疗。接受化学治疗比较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的问题,像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低下的问题。黏膜、皮肤容易受损,例如嘴巴的黏膜或者胃肠道的黏膜受损,会出现口腔溃疡、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若有皮肤、口腔溃疡的症状,医师可能会开一些药膏。针对恶心、呕吐,医师也会使用适当药物。
除此之外,要加强一些营养补充,由于身体在修复组织时需要消耗多种胺基酸,充足的热量、营养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肺癌治疗保养重点
陈煌麒医师解释道,如果术后状况许可,建议尽量提早下床活动,如果一直卧床,肺活量较不足,很容易造成痰液的蓄积。开完刀后可能有肺部塌陷,加上免疫力不好,便有可能引发肺炎。因此在疼痛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术后都鼓励尽量下床活动,多些活动也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
另外在开刀前都会教导患者做呼吸训练,吸气练肺活量,开完刀后也要持续,有助肺部扩张。 癌症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建议热量跟蛋白质都要足够,而且从术前就要介入加强营养,因为开完刀可能有一段时间,会因为疼痛、药物而胃口不好,最好能提早补充。
术前就要开始补充营养!
2017年由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简称ESPEN)所公布的饮食指引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在术前就要开始补充营养,因为这些营养补充能带来好处,包含术后感染、住院天数、伤口愈合都有正向的好处。营养补充的原则就是均衡饮食,热量、蛋白质一定要充足。
陈煌麒医师指出,初步的营养支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素。在ESPEN的「癌症营养指南」中还有建议的包含鱼油、精胺酸、核甘酸,这三者可以相辅相成。
胺基酸是组成各种蛋白质的基本元素,身体需要多种氨基酸才能生长、修复,让各式各样的生理机能可以正常运作,基本营养一定要先补充足。
目前的特殊营养品很多,褐藻糖胶、鱼油、麸酰胺酸等营养品的成分不同,适合使用的时机也不同。近年来常被讨论的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属海中多糖体,国内外皆有研究在探讨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联 [1] ,可能辅助调节生理机能,台湾也有许多研究进行中。癌友可依个人需求做选择,并与医师讨论如何让营养补充更全面。
临床上因为每个人需求不同,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也不太一样,必要时会照会营养师,针对各个不同的病患族群提供适当的营养建议。
贴心小提醒
陈煌麒医师提醒道,部分患者或家属会误以为「吃得营养会把癌细胞养大」,这是非常需要澄清的观念,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吃得营养,体力愈好,才有机会抵抗癌细胞。」
不要等到体力已经变差,肌肉萎缩流失才补充营养,进入肌少症或恶病质的阶段,预后会比较差。身体运用能量来源的顺序,蛋白质会摆在最后,如果连肌肉都萎缩消耗掉了,代表整体营养相当不足,务必尽早补充,才有体力接受各种治疗,整体预后也会比较好。
参考文献:
1. Hwang PA, Lin HT, Lin HY, Lo SK.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Fucoidan Enhances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and Protects against Mycopla *** a pneumoniae Antigen Stimulation. 18, March, 2019
常见的肺部症状大多为咳嗽、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难等,若肿瘤影响近端的气管或支气管,会导致咳嗽、咳血,如果侵犯肺部外围的肋膜则会引起胸痛,肋膜积水会使患者呼吸困难。 另外有部分患者是由其他科别转到胸腔科,此类都是癌症转移出去才被发现,例如有病患感受到半身无力类似中风的症状,去神经内科检查发现是肺癌转移到脑部,有些是持续骨头疼痛,到骨科就诊发现骨头转移。
肺癌的治疗选项有哪些?
陈煌麒医师指出,以肺癌早期来讲,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开刀治疗,把肿瘤完全切除干净,才有办法完完全全达到治愈。
当肿瘤范围太大或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便无法靠手术完全切除,后续能做的治疗包含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等。医师会评估组织型态,肺癌期数与患者的状况,拟定个人化的治疗策略。
肺癌治疗常见副作用
手术的副作用与开刀范围有关,如果是早期肺癌,切除的肺叶不多,对肺功能的影响也不大。术后可能会遇到肺塌陷、疼痛、感染等问题。若是转移至脑部,无论是否治疗,后续可能会有肢体无力或其他神经学后遗症,端看肿瘤转移的位置。
陈煌麒医师说,化学治疗、标靶治疗属于全身性治疗。接受化学治疗比较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的问题,像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低下的问题。黏膜、皮肤容易受损,例如嘴巴的黏膜或者胃肠道的黏膜受损,会出现口腔溃疡、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若有皮肤、口腔溃疡的症状,医师可能会开一些药膏。针对恶心、呕吐,医师也会使用适当药物。
除此之外,要加强一些营养补充,由于身体在修复组织时需要消耗多种胺基酸,充足的热量、营养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肺癌治疗保养重点
陈煌麒医师解释道,如果术后状况许可,建议尽量提早下床活动,如果一直卧床,肺活量较不足,很容易造成痰液的蓄积。开完刀后可能有肺部塌陷,加上免疫力不好,便有可能引发肺炎。因此在疼痛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术后都鼓励尽量下床活动,多些活动也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
另外在开刀前都会教导患者做呼吸训练,吸气练肺活量,开完刀后也要持续,有助肺部扩张。 癌症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建议热量跟蛋白质都要足够,而且从术前就要介入加强营养,因为开完刀可能有一段时间,会因为疼痛、药物而胃口不好,最好能提早补充。
术前就要开始补充营养!
2017年由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简称ESPEN)所公布的饮食指引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在术前就要开始补充营养,因为这些营养补充能带来好处,包含术后感染、住院天数、伤口愈合都有正向的好处。营养补充的原则就是均衡饮食,热量、蛋白质一定要充足。
陈煌麒医师指出,初步的营养支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素。在ESPEN的「癌症营养指南」中还有建议的包含鱼油、精胺酸、核甘酸,这三者可以相辅相成。
胺基酸是组成各种蛋白质的基本元素,身体需要多种氨基酸才能生长、修复,让各式各样的生理机能可以正常运作,基本营养一定要先补充足。
目前的特殊营养品很多,褐藻糖胶、鱼油、麸酰胺酸等营养品的成分不同,适合使用的时机也不同。近年来常被讨论的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属海中多糖体,国内外皆有研究在探讨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联 [1] ,可能辅助调节生理机能,台湾也有许多研究进行中。癌友可依个人需求做选择,并与医师讨论如何让营养补充更全面。
临床上因为每个人需求不同,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也不太一样,必要时会照会营养师,针对各个不同的病患族群提供适当的营养建议。
贴心小提醒
陈煌麒医师提醒道,部分患者或家属会误以为「吃得营养会把癌细胞养大」,这是非常需要澄清的观念,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吃得营养,体力愈好,才有机会抵抗癌细胞。」
不要等到体力已经变差,肌肉萎缩流失才补充营养,进入肌少症或恶病质的阶段,预后会比较差。身体运用能量来源的顺序,蛋白质会摆在最后,如果连肌肉都萎缩消耗掉了,代表整体营养相当不足,务必尽早补充,才有体力接受各种治疗,整体预后也会比较好。
参考文献:
1. Hwang PA, Lin HT, Lin HY, Lo SK.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Fucoidan Enhances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and Protects against Mycopla *** a pneumoniae Antigen Stimulation. 18, March, 2019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