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课后反思
《小露珠》课后反思一
《小露珠》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科学童话。她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象美。课文中活蹦乱跳的小青蛙、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天真可爱的小蟋蟀,人情味十足的喇叭花等等都给了孩子鲜明的印象,激起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故事的意境美。从夜幕降临小露珠开始形成,受到各种小动物们的赞美,到无声地滋润、装点植物,与植物们依依惜别,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人情味。三是语言美。文章篇幅不长,但里面的佳词妙句处处闪现着光芒,值得学生积累,比如形容钻石的闪亮、珍珠的圆润、小露珠的光彩熠熠、植物们的生机勃勃等等,让学 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精妙。众多的要素综合在一起,成为帮助学生训练语言、体会美好意境、陶冶学生性情、丰富学生积累的范本。
我根据教材特色,立足文本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味.
一、立足文本、教材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根据文章的情节,用生动的课件再现美好的意境,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的图片欣赏.让学生通过感受画面理解课文,:如介绍小露珠从夜幕降临到黎明时分,小露珠悄悄诞生的过程;又如小露珠与植物们依依惜别的场面。鲜艳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给了学生深刻的感受。难怪有位哲人说:孩子是用声音和画面思考的。
(二)立足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我们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我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还进行了适时、适当的拓展。如看到透明的水晶后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东西是透明的,从而找出之间的差距,体会文章作比的恰当;;又如除了课文中的植物,还有哪些植物会和小露珠道别,让学生 体会道别是的难舍难分------
(三)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使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语文课姓“语”,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训练:
1.比较“明亮”与“闪亮”,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
2.通过表演强调从动作、叫声、神态直接判断出你是谁,引导学生温暖感关注青蛙的“跳“、蟋蟀的“爬”、蝴蝶的“落”。
3.第六小节中,“光彩熠熠”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是预设学生在理解中会有难度。因此,我先提供图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再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光彩熠熠”。
4.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及时进行指正。如--来了,--来了,--也来了。从小处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四)充分利用文本,进行朗读、背诵的穿插训练。
1.第二节的“越来越”表现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的可爱模样。
2.第七节“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放在补白训练之后,学生的理解有了基础、情感有了铺垫之后,想留驻小露珠的想法自然流露,再朗读就显得水到渠成,让学生动口、动脑,更让学生动情、动心。
二、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在朗读中体现对小露珠形成过程的`独特感悟,或感到兴奋、或感到艰难、或感到急切,情绪尽情释放。
(二)站在你自己的立场,与可爱的小露珠真情道别。众多“动物”、“植物”纷纷赶来。教室里一片欢腾,课堂气愤推向高潮。
《小露珠》课后反思二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1、我首先抓住青蛙、蟋蟀、蝴蝶问好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品读、评读,感受它们喜欢小露珠。然后创设情境:“小露珠沐浴着阳光,耳边聆听着小动物的赞美。如果你是小露珠,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角色,而且也深化了对小露珠的认识,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自信。
2、通过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 “跳与爬、落”的不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我让学生们分别扮演青蛙、蟋蟀和蝴蝶,表演“跳”、“爬”、“落”,体会不同的动物有自己的行走方式,而“落”虽然不是蝴蝶特有的方式,但是凡身体轻盈的都可以用上这个词。
3、展开想象的翅膀,除了书上说的三种小动物,你还想扮演哪种小动物,也学学他们的打招呼方式,向小露珠打个招呼,赞美一下小露珠吧!同学们有的把小露珠比喻成新鲜的透明葡萄,有的把小露珠比喻成玻璃球,还有的把小露珠比喻成白色的豌豆豆……大家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成了小露珠的好朋友,同时对动物们的行走方式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小露珠》课后反思三
今天的语文课学习《小露珠》。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我和学生商定,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以往读书的形式很多,但我总是让学生耐心听同学读完后进行评价。)由于采用新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发现听的同学特别认真,读书的同学更认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前两个同学由于多字或少字被叫停后,第三个同学是贾缤,一个很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读书,从第三段开始,他居然非常流利地一直把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不由自主的为他鼓掌,他自己也非常激动。我更为之激动——为贾缤同学的认真读书、为同学们喜欢这个新方法!我不由得为孩子们鼓起掌。
以前,我总是担心用这种办法会扼杀孩子读书的欲望,总是要求学生耐心听等同学读完在指正。今天一试“遇错叫停”使读书的孩子更认真了,听的孩子也非常专注,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杞人忧天,惭愧惭愧!相信出现错误的同学一定能知错就改的。今后还是把这种方法发扬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