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简介
(李莲英图片)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莲英是由慈禧起的名。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1990年,导演田壮壮拍摄了同名电影《李莲英》,本片于1991年获第四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推荐奖。
中文名:李莲英
别名:李连英、李进喜
国籍:清朝
出生地:直隶河间府
出生日期:1848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1911年3月4日
职业:总管太监
葬处:北京恩济庄
人物生平
进宫
李莲英[1848年--1911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入宫。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的确是在咸丰七年(1857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
李莲英兄弟四人,排行老二,他父亲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业游民,由于经常帮助他一个没有子女的远方叔叔干活,后其叔父任其为子,并为其娶得一房妻子。由于李莲英父亲勤劳耕作,李家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其叔父去世以后,李莲英家被迫迁往北京。在北京李莲英父母亲做制皮工作,被称为皮硝李。此时李家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故李莲英入郑亲王端华府当太监。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而实际上李连英根本不是伺候慈禧太后梳头的。
我没看见过李连英给老太后梳过头,也没听说过。七、八年来伺候老太后梳头,给老太后当这份差的只有个梳头刘。从来也没有别人替换过他。
这是个非常得宠的老太监,温和、驯顺、斯文、有礼貌,永远从他的眼角皱纹里透出和乐的笑意来,伺候人不温不躁,恰到好处,让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宫女们跟他都很亲热,诚心诚意喊他一声刘大叔。他经常给宫女带些针针线线的东西,这是宫女们所缺的,但他不是给一个人,谁用都行。宫女们见他面有时给请个安,问他句吉祥,他总是很谦和地还个礼,不管对谁。老太后知道他的人缘好,常说:‘下去,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吧!’这可是天大的脸,能让宫女赏茶,在宫里这是极体面的事。刘太监连连地请跪安,说‘奴才不敢承受,奴才不敢承受!’太后越给脸,他越谦虚小心,这是刘太监长期得宠的原因。--《宫女谈往录》(金易、沈义羚)
然而,民间传说与墓志铭和清宫档案中记录的李少年入宫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显然是编造出来的。但这种说法流传很广,甚至后来朝中大臣弹劾李连英时,还在奏章里把李连英叫作小篦李(篦子是过去妇女梳头的一种用具)。
李连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进宫14年后才由慈禧起名连英。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
此时太监安德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德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头。
李连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连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连英成功的秘诀吧。
慈禧赐福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常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是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连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连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首领大太监
同治十三年,26岁的李连英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连英此时进宫刚满17年。
光绪五年,李连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连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连英31岁时,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清宫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光绪二岁的李连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连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慈禧恩宠
令人不解的是,李连英虽受慈禧恩宠,却始终未能离开慈禧,当上敬事房大总管。是慈禧不愿、李连英自己不愿还是有人从中作梗,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与李连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
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德海了。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连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连英。
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说: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当面问、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连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连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连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朝野议论
慈禧对李连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连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
李鸿章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就派总臣醇亲王去巡阅。光绪皇帝生父,身份高贵,因此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而醇亲王是一个城府很深且非常谨慎的人,他主动要求派李连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马上批准了。
醇亲王五月初一回北京复命,这片不满史朱一新向光绪上奏,批评派李连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他们还说李连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收受贿赂,理当查处。
永曾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述了他的一段亲
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率光绪及百官出逃,吴永在随驾西行途中任粮台会办,掌握钱粮大权。他回忆,到山西后,太后的排场越来越大,一切费用都要地方承担,太监们则趁机勒索钱财。
像首领太监以及有点权,都几两银子打发。但总管太监就不同了,没有个一百两左右是绝对不行的。
不仅如此,李连英等还诈勒索朝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江宁织造每次织办服装衣料时,都要向宫中太监请示并领回画样,按图制作,这便是李连英一伙太监索要钱财的机会。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三,江宁织造驻京人员来煜在给江宁织造广厚的信中说,李连英借他们拿图样勒索白银120两。来煜在信中说,要是别人还能用好言好语去磨,惟有这位李总管不好对付。
以慈禧的精明老练,她不可能不知道身边太监有些胡作非为,但只要他们不干预政事,把她自己侍候得舒舒服服,太监们贪点钱财在她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生性圆滑
慈禧与光绪不和,深受慈禧宠爱的李连英如何在两人之间相处呢?两面玲珑的做法,rl]立于不败之地和自我保全的策略。
慈禧与光绪政见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李连英在两人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说他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帝党,甚至还有人说光绪就是李连英下毒害死的。但也有人说李连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太后喜欢他,就连光绪也因为从小受到他的看护而喜爱他,并夸他忠心事主。
王照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返京,走到保定住下。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华美,李连英住的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睡觉的地方却很凄惨。李连英侍候慈禧睡下后前来探望,见光绪在灯前枯坐,小太监无一人在殿内值班。一问才知皇帝竟然铺的盖的都没有,时值隆冬季节,根本无法睡觉。李连英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并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谙达(老伙伴或师傅之意),我活不到今天。
人物性格
清朝末年,随着国内外各种问题的出现,改革变法也成了朝廷争论的焦点。而在改革变法的立场上,以慈禧为首的反对派与以光绪为首的支持派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势力。而李莲英在两者之间却是两面讨好,谁都不反对。
据王照的讲述,李莲英曾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谙达(老伙伴或师傅之意),我活不到今天。
戊戌变法后,李莲英出言谨慎,没有鲜明地表态站在慈禧一边,慈禧从此在感情上对他有些疏远。西逃回到北京后,李莲英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侍候皇家还是尽职尽责的,可以考虑退休了。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二月初二,离开了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
围绕李莲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也有人说,李莲英死后,宫中太监纷纷抢夺他的遗产,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还有人说,李莲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宫后深居简出,但最终还是被人在后海附近暗杀。 类似传说虽十分盛行,但从当时清宫对李莲英出宫及死后的安排来看,这些传说都无法令人置信。
相关信息
围绕李连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也有人说,李连英死监纷纷抢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还有人说,李连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出,人在后海附近暗杀。
类似传说虽十分盛行,但从当时清宫对李连英出宫及死后的安排来看,这些传说都无法令人置信。 但是为何李连英的墓中只剩他的头颅,而其躯体不知去向,无人得知其因。但是至少,李连英是病死的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作为一个太监,李连英卑贱。不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 得到清朝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李连英的坟墓早在30年前就被破坏了,只有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了下来。
李连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时,绵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补遗
生平简历
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十七日(1848年11月12日)生
18身为太监
咸丰六年(1856)9岁入宫
咸丰十年(1860)12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随驾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13岁,咸丰帝晏驾,随两宫太后返京
同治六年(1867)19岁,受封二总管
(18,安德海被杀,李莲英经授大总管
光绪十四年(1888)40岁,随醇王视察海军
光绪二十六年(1900)52岁,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随光绪、慈禧逃至西安
光绪二十七年(1901)53岁,随驾还朝
光绪三十四年(1908)60岁,慈禧归天,向隆裕献还慈禧历年赏赐
宣统元年(1909)61岁,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
宣统三年(1911)二月初四64岁,亡。葬海甸区的恩济庄关帝庙北边李公祠。
相貌
赭黄脸,高颧骨,两颊略长,肿眼泡,大鼻子,厚嘴唇,长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