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谁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中国的王懿荣先生。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学术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李学勤语)。作为甲骨学史肇端的必备要素,甲骨文发现者成为诸多相关学术领域的关注对象。目前公认的甲骨文发现者为王懿荣。
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学发展120年》一书认为,王懿荣“1899年第一个鉴定、购藏甲骨文,奠定了国际性学问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被海内外学者尊崇为‘甲骨文之父’”。
关于王懿荣与甲骨文的发现,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因患疟疾,在北京菜市口的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他发现其中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有人工契刻的符号,颇类篆文。
王是金石学家,素精于文字考订,故判断这是尚不为世人所知的上古文字材料。于是再派人到达仁堂去,将该店所存“龙骨”全部检选一通,又得有字者若干,“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王懿荣之子王汉章语)。
追溯起来,上述传说始于署名汐翁的一篇名为《龟甲文》的短文,刊于1931年7月5日北京出版的《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第89期。李学勤2007年在《殷都学刊》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一文,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
李先生的文章从学术角度为误传画上了句号。如果说,甲骨文的发现并不始于王懿荣吃“龙骨”,那么,甲骨文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它的发现者到底是什么人?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大略如后。
甲骨文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甲骨文虽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甲骨文对当今世界仍然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文化影响: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思想信仰和艺术创造,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文字学影响:甲骨文的存世数量较少,且难以辨认,这使得它成为了语言和文字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现代语言学中,甲骨文的研究对于认识汉语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历史文献影响: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殷代实物性文字文献,它包含了很多有关商代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4、艺术影响:甲骨文不仅是一种文字,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一些刻画和构图的手法在汉字的诞生中得到发扬,并通过绘画、雕刻、陶艺等形式对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甲骨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代表着中国文化、文字、历史和艺术等多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