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是什么意思
鸿门宴的意思为:指不怀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比喻想要加害客人的宴会。
鸿门宴的出处: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鸿门宴的历史典故:
鸿门宴的起因是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举行的一次宴会的故事。这场宴会是项羽设下的陷阱,本意是要诛杀刘邦,但刘邦化险为夷,安然逃脱。
这个故事反映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斗争,以及刘邦的智慧战胜了项羽的“妇人之仁”,这就是鸿门宴的历史典故。
鸿门宴的启示与作者介绍:
1、启示:
《鸿门宴》告诉我们,做事必须要果断、有主见,不能像项羽那样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否则必将导致失败。同时,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察言观色,利用才能逃脱险境。在做决定时,要当机立断,不可优柔寡断,要善于抓住机遇。
2、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年一约前91年),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历数家。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十岁则诵古文”。
成年后,跟随父亲离开家乡到了当时的国都长安,向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尚书》、《春秋》等经典,又在父亲指导下认真钻研皇家藏书、文史经籍、诸子百家。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教导,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鸿门宴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典故
2022-10-26 15:59:24
文/陈宇航
鸿门宴指不怀好意的宴会。鸿门宴最早是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表面是刘邦赴项营请罪,实则项羽谋士已伏兵想将刘邦杀死,这次宴请笑里藏刀、暗藏杀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说的是项羽和刘邦的故事。

1鸿门宴的意思
鸿门宴的意思就是一些不怀好意、别有动机的宴会,表面上是请人喝酒吃饭,其实是主人抱有一些其它的目的在里面,对方有针对性的计谋,而精心设计了宴会邀请别人参加。
《鸿门宴》是汉代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说的是项羽和刘邦的故事。
2鸿门宴典故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义军攻入函谷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发。
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并派人驻关阻项羽。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张良从项羽的族叔——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告知刘邦,刘邦吃惊不已,让张良请项伯入营,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讨好项伯,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项羽道歉。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杀了刘邦,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又赐之生猪腿,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借口一走了之。“鸿门宴”一文就是这一事件的实录。
3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蝶变志愿
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
解读更多的报考技巧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