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如何解决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些孩子有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毛病,有人把这叫做“拖延症”,家长也是无可奈何,尤其在学习上,真是苦不堪言。那么,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哪些呢?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1、孩子从小就对时间没有感觉,父母也没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教孩子认识钟表,当然也更没有把孩子的时间跟他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孩子喜欢拖拉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缺少对时间的感知。
2、从小到大,孩子从没有机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很多父母总是喜欢大包大揽,甚至代替孩子管理本该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久而久之,逐渐就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不催就不动”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时间长期由家长来管理,本人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的时间自己支配的经历,那么只要离开了父母的催促和监督,孩子可能就很难自觉按时行动。
3、父母从小没有重视培养孩子主动遵守时间约定的良好习惯。如果从小缺少规则意识的培养,就会导致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缺失,更无法学会主动遵守时间约定。
4、喜欢拖拉或磨蹭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不受任何时间限制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多长时间内完成这件事情,完全没有时间的约束。在始终认为自己拥有大量时间的情况下,孩子当然就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5、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间的规律性不够,比如不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或者每顿饭的就餐时间不固定等等,这就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体会和感受时间的长度。
6、孩子没有任何机会去学习和锻炼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自己制定一项计划,因而也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按照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如果不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那么做任何事情的随意性就很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7、少数孩子天生就喜欢追求完美,甚至非要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之后,才开始做下一件事,这样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耽误很多重要的事情。
8、家里的大人就喜欢做事磨蹭、拖沓懒散,那么孩子从小就会耳濡目染,所以喜欢拖拉磨蹭,从而逐渐养成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孩子拖拉磨蹭的解决办法
1.帮孩子建立时间意识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珍惜时间”的故事,让他意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此外,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让他知道每个时间段应该做的事情,并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而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而作为家园共育的另一主体,老师在幼儿园也可以开展一些和时间有关的活动,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从而珍惜时间。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如果家长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做得真棒,加油”,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做事情时就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变得有效率。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效率比以前高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他买想要的玩具等。
3.让孩子因磨蹭吃点“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的坏毛病,可是一旦孩子有问题时,又会很快地为孩子代劳。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吃点“苦头”是有必要的,如孩子不起床或做任务时磨磨蹭蹭,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让孩子亲身体验下自然结果(如晚起床迟到,磨磨蹭蹭被老师批评等),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加快速度了。
4.家长做孩子的榜样
很多家长做事磨蹭,而这有可能是导致孩子拖延的“罪魁祸首”!比如洗碗,很多家长会拖到下一顿的时候一起洗,这会让孩子觉得这种行为是可取的,长此以往,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自己也要改掉拖延的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
5.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不熟悉,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家长可以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等。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做事拖延,家长也需反思自己,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冷眼冷言相对,需换位思考,用自己切身体验,与孩子平等相待、促膝交谈,从源头上化解不利因素,添加有利因素,千万不能形成对立,那样只会使事情更加糟糕。须知,三个叛逆期,正是孩子性格形成期,家长不必焦虑,守住一个原则:尊重不打压,关爱不包办,交流不放任。
为什么孩子会拖拉磨蹭呢?
一、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时间概念较为模糊,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孩子并不知道把一件事尽快做完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孩子往往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二、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电视里的一句话可以让他放下碗专注到屏幕上,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卫生间,可能摸到一件东西玩起来了。
三、不感兴趣
通常,孩子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写作业,他就会能拖就拖。
四、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五、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碰到问题就想求助他人,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六、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拖拉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七、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八、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九、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解决办法:
一、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
给孩子创造机会与小伙伴良性竞争,家长心态平和,孩子重在参与,通过小伙伴之间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二、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保持安静的环境,使孩子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即加度又保证质量。
三、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宝贵的财富,它长又短,多又少,快又慢,容易丢掉却无法复得。你要磨蹭它就会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紧它,才会“延长”它。通过讲珍惜时间取得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孩子,可以在墙上贴名言警句提醒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让孩子明白磨蹭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四、改变评价角度,少说“慢”
动作慢的评价会使孩子忽略时间的利用,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慢。家长需要有意识的夸她表扬并告诉她,比如今天进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又如告诉她只要吃饭的时候不做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快起来。
五、用速度测定法,感觉我可以快
做事前,事先设定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孩子做事的时候,家长为她计时,告诉并表扬她这次比上次快了几分钟,提高孩子积极性。
六、让孩子感觉快得值得,她才会快
很快完成预计任务时候,多出来的时间如何处理由孩子自主安排,否则孩子觉得:反正越快任务越多,还不如慢点;只要是闲着,家长就会安排任务,孩子对策是化整为零,边做事边玩。所以,家长千万别给孩子安排得太“充分”。
七、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家长越喊,越催促,孩子动作越慢,家长也越生气。反之,孩子做某事情稍微快一点,家长就表扬,这样会激放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1、孩子从小就对时间没有感觉,父母也没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教孩子认识钟表,当然也更没有把孩子的时间跟他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孩子喜欢拖拉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缺少对时间的感知。
2、从小到大,孩子从没有机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很多父母总是喜欢大包大揽,甚至代替孩子管理本该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久而久之,逐渐就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不催就不动”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时间长期由家长来管理,本人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的时间自己支配的经历,那么只要离开了父母的催促和监督,孩子可能就很难自觉按时行动。
3、父母从小没有重视培养孩子主动遵守时间约定的良好习惯。如果从小缺少规则意识的培养,就会导致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缺失,更无法学会主动遵守时间约定。
4、喜欢拖拉或磨蹭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不受任何时间限制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多长时间内完成这件事情,完全没有时间的约束。在始终认为自己拥有大量时间的情况下,孩子当然就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5、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间的规律性不够,比如不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或者每顿饭的就餐时间不固定等等,这就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体会和感受时间的长度。
6、孩子没有任何机会去学习和锻炼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自己制定一项计划,因而也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按照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如果不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那么做任何事情的随意性就很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7、少数孩子天生就喜欢追求完美,甚至非要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之后,才开始做下一件事,这样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耽误很多重要的事情。
8、家里的大人就喜欢做事磨蹭、拖沓懒散,那么孩子从小就会耳濡目染,所以喜欢拖拉磨蹭,从而逐渐养成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孩子拖拉磨蹭的解决办法
1.帮孩子建立时间意识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珍惜时间”的故事,让他意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此外,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让他知道每个时间段应该做的事情,并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而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而作为家园共育的另一主体,老师在幼儿园也可以开展一些和时间有关的活动,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从而珍惜时间。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如果家长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做得真棒,加油”,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做事情时就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变得有效率。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效率比以前高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他买想要的玩具等。
3.让孩子因磨蹭吃点“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的坏毛病,可是一旦孩子有问题时,又会很快地为孩子代劳。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吃点“苦头”是有必要的,如孩子不起床或做任务时磨磨蹭蹭,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让孩子亲身体验下自然结果(如晚起床迟到,磨磨蹭蹭被老师批评等),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加快速度了。
4.家长做孩子的榜样
很多家长做事磨蹭,而这有可能是导致孩子拖延的“罪魁祸首”!比如洗碗,很多家长会拖到下一顿的时候一起洗,这会让孩子觉得这种行为是可取的,长此以往,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自己也要改掉拖延的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
5.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不熟悉,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家长可以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等。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做事拖延,家长也需反思自己,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冷眼冷言相对,需换位思考,用自己切身体验,与孩子平等相待、促膝交谈,从源头上化解不利因素,添加有利因素,千万不能形成对立,那样只会使事情更加糟糕。须知,三个叛逆期,正是孩子性格形成期,家长不必焦虑,守住一个原则:尊重不打压,关爱不包办,交流不放任。
为什么孩子会拖拉磨蹭呢?
一、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时间概念较为模糊,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孩子并不知道把一件事尽快做完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孩子往往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二、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电视里的一句话可以让他放下碗专注到屏幕上,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卫生间,可能摸到一件东西玩起来了。
三、不感兴趣
通常,孩子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写作业,他就会能拖就拖。
四、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五、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碰到问题就想求助他人,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六、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拖拉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七、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八、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九、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解决办法:
一、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
给孩子创造机会与小伙伴良性竞争,家长心态平和,孩子重在参与,通过小伙伴之间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二、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保持安静的环境,使孩子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即加度又保证质量。
三、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宝贵的财富,它长又短,多又少,快又慢,容易丢掉却无法复得。你要磨蹭它就会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紧它,才会“延长”它。通过讲珍惜时间取得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孩子,可以在墙上贴名言警句提醒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让孩子明白磨蹭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四、改变评价角度,少说“慢”
动作慢的评价会使孩子忽略时间的利用,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慢。家长需要有意识的夸她表扬并告诉她,比如今天进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又如告诉她只要吃饭的时候不做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快起来。
五、用速度测定法,感觉我可以快
做事前,事先设定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孩子做事的时候,家长为她计时,告诉并表扬她这次比上次快了几分钟,提高孩子积极性。
六、让孩子感觉快得值得,她才会快
很快完成预计任务时候,多出来的时间如何处理由孩子自主安排,否则孩子觉得:反正越快任务越多,还不如慢点;只要是闲着,家长就会安排任务,孩子对策是化整为零,边做事边玩。所以,家长千万别给孩子安排得太“充分”。
七、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家长越喊,越催促,孩子动作越慢,家长也越生气。反之,孩子做某事情稍微快一点,家长就表扬,这样会激放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