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判断句经常在主语和谓语后面分别使用语气助词
古代汉语在典型的判断句形式,通常是在主语的后面加语气词“者”,用来表示提顿;在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用来煞句并帮助判断。
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从意义上看,判断句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包括肯定的和否定的句子),即判断主语所表达的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从句型上,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性成分做谓语的句子。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某,某也)
2、主语+者+谓语+也(某者,某也)
3、主语+者+谓语(某者,某)
4、主语+谓语(某,某)
5、主语+副词+谓语(+也)(某,非某也)
6、谓语+也(某也)
主语(名词)后面的“者”是个指示代词,表示复指,意思是这个人,这件事,又起提示强调作用。
句尾语气词“也”,帮助表示判断。
文言文七大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动词用。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2.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3.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4.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5.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6.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7.介词结构后置
(1) 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2) 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