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镜头、光圈等有什么作用
1、镜头
角膜——照相机的镜头,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其屈光力为42D左右,占眼球表面积的1/6,直径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旁边厚1毫米,俗称“黑眼珠”。
2、机壳
巩膜——照相机的机壳,对眼球内部的结构起保护作用,白色不透明,厚约1毫米,占眼球后表面的5/6。俗称“眼白”。
3、光圈
瞳孔——照相机的光圈,俗称“瞳仁”,直径为2.5~3毫米。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从而使眼睛里接受的光线总是恰到好处。一旦失调则曝光不当。
4、光圈叶片
虹膜——照相机的光圈叶片。如果光线过强,虹膜内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光线变弱,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
5、变焦镜头
晶体——照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位于瞳孔后面,呈双凸透镜。正常人既能看远又能看近,全依赖于晶体的调节。
6、胶卷
视网膜——胶卷,起感光功能。视网膜上感光最敏锐的部分称为黄斑。虽然视网膜很薄,但结构却很复杂,分为10层,感光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主要负责暗视觉。
7、暗箱
脉络膜——照相机的暗箱。
扩展资料:
相机的构造
数码相机的内部由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共同构成,制作十分精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五大部件:
1、镜头(可更换镜头)
收集被摄体所反射的光线,被收集的光线在图像感应器平面上进行成像。
2、反光镜
将通过镜头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在取景器内进行成像。
3、快门单元
在图像感应器之前,拦截从镜头射入的光线,通过开关的时间长短调整图像感应器的受光量。位于反光镜的后方,在快门释放前反光镜将升起。
4、图像感应器
相当于胶片相机所使用的胶片。由半导体集成的电子元件构成。在此处收集到的光线在图像感应器内被转换为电子信号。
5、数字影像处理器
对图像感应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并将其转换为人眼可见的图像数据,是进行图像处理的部分。功能相当于胶片相机进行冲印显影的过程。可根据相机的指令对图像进行多种加工处理。
1. 镜头 相机的镜头决定了照片成像的质量和角度,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例如,广角镜头适合景观照片,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距离物体,微距镜头适合拍摄小物品等。
2. 光圈 光圈是相机的进光口大小,调节光圈大小可以控制照片的明暗程度。较小的光圈能让照片景深更深、更多细节清晰,中等光圈能让背景虚化效果更突出,较大光圈能让照片的主体更加明亮、突出。
3.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越快,相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光线,照片就显得更亮。快门速度越慢,相机就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光线,照片就显得更暗。此外,快门速度还可以控制拍摄运动物体时照片的清晰度。
4. ISO值 ISO值是用来调节感光度的参数,它的值越高,相机感应的光线就越强。但高ISO值也会带来噪点的问题,因此在调节ISO值时需要根据拍摄场景和所需效果进行权衡。
综上所述,相机的镜头、光圈等参数都可以对照片的成像效果产生影响,需要在拍摄前仔细考虑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