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为什么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而不是诗、词、文、书、画俱佳的苏轼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韩愈是开风气者,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文起八代之衰,地位高是自然的。
2、唐宋八大家的意思是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散文功底深厚,排第一当之无愧。
3、从时间顺序来看韩愈早于另外七个人,所以排在第一很正常。
扩展资料:
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在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不是以诗词艺术造诣排的,唐宋八大家指的是散文方面的成就。韩愈散文水平最厉害,当推第一,苏轼在诗词上的成就确实比韩愈高,但在散文上韩愈的成就高一筹。
从时间来看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韩愈从时间影响先后顺序来看也是第一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宋八大家
韩愈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原因有三:
其一:按照朝代顺序,先者为尊,后来居末,韩愈在唐,苏轼在宋,韩愈理应居首。八大家的排列顺序,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来的。
其二:唐宋八大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并且韩愈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是他举起了古文复兴大旗,朝着诘屈聱牙、不知所云、完全陷入无病呻吟的骈文发起了攻击,力倡古文之风,用轻松活泼、自由洒脱的散文,取代已经病入膏肓的骈文。韩愈有复兴古文的首功,理应居首。
其三:韩愈以一人之力复兴了即将没落的儒学,扭转了社会不重视老师的坏风气,将教师从末流位置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扩展资料: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参考资料:
韩愈(唐朝文学家)_百度百科
1、韩愈是开风气者,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地位高是自然的。
2、唐宋八大家,不是以诗词艺术造诣排的,唐宋八大家指的是散文方面的成就。韩愈散文水平最厉害,当推第一,苏轼在诗词上的成就确实比韩愈高,但在散文上韩愈的成就高一筹。
3、唐宋八大家列举时都是从韩愈开始,这其实是时间顺序。
扩展资料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大家的合称。
韩愈经历: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愈·
原因:
1.以时间先后顺序为标准,是唐朝中期——中唐的韩愈最早,所以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这也是后世文学界认同人数相对较多的一种说法。
2.唐宋八大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并且韩愈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是他举起了古文复兴大旗,朝着诘屈聱牙、不知所云、完全陷入无病呻吟的骈文发起了攻击,力倡古文之风,用轻松活泼、自由洒脱的散文,取代已经病入膏肓的骈文。
韩愈有复兴古文的首功,理应居首。
3.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呼是从明代才开始确定的,然后由清代的桐城学派发扬光大。当时的人还是比较讲究以辞章表述义理的,韩愈在这方面做的比其它大家多一点,因此也收到人们更多的尊敬。
扩展资料: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大家的合称。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愈
1、韩愈是开风气者,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地位高是自然的。
我们知道,在唐以前,文学上无所谓古文。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
在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到了唐宪宗元和时期,柳宗元也开始大力支持韩愈,古文的影响因此更大了。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
2、唐宋八大家列举时都是从韩愈开始,这其实是时间顺序。
3、韩愈是孔孟以来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韩愈在文学上开辟古文运动,以文为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作为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着儒家思想的权威性。
扩展资料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