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读书笔记(300~500字)
5本书分别是:《红楼梦》《边城》(沈从文)《老人与海》(海明威)《女神》(郭沫若)《呐喊》(鲁迅)请各位亲们帮帮忙,这几本书我自己都没看完,所以请各位亲们帮忙写一下了(跪...
5本书分别是:《红楼梦》 《边城》(沈从文) 《老人与海》(海明威) 《女神》(郭沫若) 《呐喊》(鲁迅)
请各位亲们帮帮忙,这几本书我自己都没看完,所以请各位亲们帮忙写一下了(跪谢~~!!!) 展开
请各位亲们帮帮忙,这几本书我自己都没看完,所以请各位亲们帮忙写一下了(跪谢~~!!!)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读红楼梦有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读书笔记——《边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的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黄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高一时学过《边城》的选篇,老师当时给我们看那部电影,我们好像一致不怎么看好那个翠翠,演员不咋地,没那么灵动。印象深刻的是湘西边城的水,太清澈的水,看到就想掬起来喝一口的感觉。那么清的水,那么美的姑娘,放在那儿就是诱惑。
沈从文就是这样,诱惑着大家爱上这座古朴静谧的湘西边城,也给自己的文学找到了基地与根据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那个美丽的地方,给了他太多灵感与情感源泉,也让他的文章有了山的质朴,水的灵动,那么清新怡人。
应该是以前看的太少,或者当时自己太小,并没有很懂,其中的一些小细节都没有注意到。翠翠对傩送的感情,一些微妙的预兆,令人读了不禁会心一笑,又暗暗为他们的前途命运担心。
觉得是因为爷爷的太过热心多事,翠翠又一直躲躲闪闪,才酿成了这场悲剧(感谢老天,悲剧都这么唯美)。二老说他“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我觉得也是,有话直说嘛,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干嘛非得拐弯抹角试探别人,惹得人家反感,对事情的进展还起到反作用。可是转念一想,爷爷那“谄笑着的脸”,那貌似不经意实则急切的话语,却也正表现了垂暮之年的老人对孙女的疼爱与担心。害怕自己突然撒手西去,小孙女无人照顾,便要急切地找个自己放心的,孙女中意的人托付,那么,那种古怪的行为也就有了理由了。
那么翠翠,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面对自己的感情(有点早恋的嫌疑),却不敢坦诚,掩饰。让爷爷也不清楚她的心意,大老二老更无从得知,我觉得最古怪的是每次看到二老拔腿便跑,从不肯正面相迎。无论二老怎样笑意盈盈含情脉脉满怀期待地看着她。结果呢,还是误会,二老以为她对自己没有意思,一次次怏怏归去,最后愤然离去。“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只留下翠翠独守渡船,默默地守候漫长的等待。
有点残忍。
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开诚布公自己的感情,让大家都受伤。因为太淳朴的民风?太单纯幼稚害羞的心?总是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难道这就是边城的风俗,沈从文小说的魅力?不敢说,我还没读多少呢。
不过说真的,当有这么一种感情在我心中萌发时,我也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将它开诚布公。呵呵,所以先不能说翠翠,人家更是小孩。
老人与海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这句话容易让人误以为所有的小说都是通过凭空想象而来的,这也许是造成现在在青年人中很流行写魔怪小说、科幻小说的原因之一吧。然而这句话是不准确的,的确,虚构是小说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段,但它并不是小说创作的全部。因为所有的艺术全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
记得第一次看《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在上初三的时候,当时我对这篇小说并不很喜欢。因为它没有众多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华美的语言,更谈不上离奇、惊险和哀婉了。当时颇觉奇怪的是——这样的小说竟然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上自己心里头对“诺贝尔”也颇有几分轻视的念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自己渐渐领悟到了这篇小说的一些魅力。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有这样一段: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他想。但愿这是一场梦,我根本没有钓到这条鱼,正独自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过,我很痛心。把这条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要来了,可我连鱼叉也没有了。这条登多索鲨鱼是残忍、能干、强壮而聪明的。但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他想,也许仅仅是武器比他强。
“想点儿开心事吧!老家伙”他说:每过一分钟,你就离家近一步,丢了四十磅鱼肉你航行起来更轻快了。
就这段话让我回味了很久,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叶扁舟,小舟上一个老人——一个硬汉在与现实与命运做着无声的顽强的激烈的斗争,这位老人便是桑提亚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消灭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我最难忘记的一句话。也许,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带着鱼骨上岸,可是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读《女神》
著名诗人闻一多在《女神》出版之后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20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是时代底一个肖子。”( 《女神》之时代精神 )
包括序在内的57篇作品,扑面而来的是多样的,甚至迥然相异的风格,相似于英国诗人雪莱,时而雄浑倜傥,突兀排空;时而幽抑清冲,如泣如诉。诗人固然要呈现自己的个性,但是兼具多变的创造性,不禁令人感叹,时代的天才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作为古代传说或历史,内含一种风韵,令人神驰。不过我更喜欢小诗。冲淡,朴素是最为舒畅的沉醉。《晚步》:松木清新,海潮儿平和,画面是洁净的,节奏是平缓的。《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梦一般飘忽美丽的夜色里,抒情主人公弹出了厌世的曲调,他想效法“那个坠落了的星辰”,永远投身大自然中去。飘渺迷离的氛围着实浸透着对生命的另一番理解。《霁月》:浪漫妩媚,清幽动人,隽雅宁静的气质充盈其间。“淡淡地,幽光|浸洗着海上的森林|森林中寥寂深深|还滴着黄昏时分的秋雨。
最有影响的是收入第二辑的作品,即著名的《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晨安》《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后来回忆说:“在我自己的作诗经验上,是先受了泰戈尔诸人的影响力主冲淡,后来又受了惠特曼影响才奔放起来的。”是时代使他“一时性地爆发了起来,真是像火上一样爆发了起来!”这些被激情照亮的诗篇也许在我们看来难以理解,却不知给正在尝试和探索的中国新诗带来了无比崭新和强大的风格。
用“强悍狂暴”来形容郭沫若最炽烈的情感时刻,相信是很贴切的,他喷射出了惊雷闪电一般的诗句: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得飞跑!(《天狗》) 这些诗句狂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里表达的,是超出常态的情感,不但《天狗》,《晨安》《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等也都仿佛由一口气喊出来,他们像猛烈地飓风,像奔泻的激流,从我们的心灵山呼啸而过,紧绷着感情的弦简直要崩了,简直要断了!郭沫若在喊,“我的一枝枝神经纤维在身上战栗”(《夜步十里松原》),“破!破!破!我要把我的声带唱破!”(《梅花树下醉歌》),他不歇一口气,也不容我们歇一口气。
那些威武猛烈地诗句: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
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
那些突变跳荡的诗句:打着在,吹着在,叫着在……
喷着在,飞着在,跳着在……
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
涌着在,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
粗砺的形态,却像喧嚣着的激荡的波浪,奏着惊心动魄的赞歌。单调和粗砺和刺耳演绎的正是一种雄桀之姿,一种青春的激昂与自由。
另一方面,《凤凰涅盘》等却热烈而不强悍,奔放而不狂暴,而是高昂明朗。音节铿锵,章法完整,讲究对称,表示了一种音乐美和图画美。不同于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和冲击力,舒展,从容的精美形式更加耐人寻味,耐人咀嚼。
“神”是人建立起来的崇拜对象,面对新生活的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崇拜对象,这是青春的需要。无所崇拜的青春苍白无味,无所崇拜的青春简直不配叫青春。青春的血性使郭沫若真诚朗声宣布:“我是个偶像崇拜者。”《我是个偶像崇拜者》9行诗中,竟出现了22个崇拜,郭沫若体认了“偶像崇拜者”与“偶像破坏者”双重身份,当水与火,生与死,光明与黑夜……这些对立的事物分享着他的崇拜,他不可能像对待唯一崇拜对象那样虔诚和执着,他是以平等的或近乎平等的姿态挺立于崇拜对象面前,无论他的崇拜对象多么宏伟,多么雄壮,他都毫无畏惧感和自我渺小感,因而,他又喊出了震撼时代的高兀声音:“我……崇拜我!”“我赞美我自己!”他怀着对自我价值的信心,夸张地展示了自我的力量,他完美地体认了自我崇高感。
可以说,青天,大地,天空的飞鸟,地上的花朵,一幅画,一本书,都能引起时代天才的勃发的诗兴,无论盛热的夏天,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在他眼里总会显现春天般的色彩。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翠欲滴的绿色与艳美炫目的红色,季节上的春天感与青春感融合在一起,激荡起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亲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的热望,当他以恋人心态与自然,与自然,与春天,与太阳,与祖国建立起来起特殊的亲近感,所有这些事物都向他显示了美丽异性一般的引力,唤起他内心的神妙感受。从中,一种自我激情的无限性,一种自我与世界之间新的精神联系所包含的美妙意味,在五四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中流露出来。
在五四时期,《女神》以激昂的反抗情绪和火炽的爱国热情征服着青年的热烈的心,在那些“可爱的青年的兄弟姐妹”中找到了作者“振动数相同”的人,找到了与作者“燃烧点相等”的人。但是,当那特定的青春洋溢的时代过去之后,《女神》就不像在它产生的当时那样令人心神激荡了。也许会觉得作者才华过于外露,也许遗憾于《女神》中的作品水平不够平衡,在杰出的诗篇之侧,我们会看到一些并不杰出的作品,在精彩的段落之间,夹杂着一些并不精彩的句子,但是,高潮过后的死寂,叙述的正是生命的形态,它以一种强烈的落差封存着我们最美好的感受!
我们,永远怀念着烈火一般的女神时代!
那一个青春与自由的时代,那一个无法超越的时代!
关于希望
——《呐喊》读书笔记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那天看到孔令东先生解读这句话,倒抽了一口凉气。的确是的,倘若本无希望,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死亡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曾经听说,人睡死过去是最幸福的,一般如睡梦中突发脑溢血死亡,省却了病魔的折磨应该是多么好的一桩美事呀。大舅舅就是这样去世的,我发现他的神态很安详,爷爷也差不多如此。倘若如三舅舅一般,被癌细胞反复肆虐,一点点地吞噬着生命,眼睁睁的看着死亡一点点的来临,那又是何等的痛楚?三舅舅临终前我去看望过他几次,最后一次,家里人按照习俗,已经把“老衣”给他穿戴妥当了,在堂屋支一张床,我到了之后,看到这样的场景,便忍不住想哭。我是很少哭的,尤其不会当着人的面哭,于是,我选择了跑到外面,找一处无人的角落大哭一场,因为,我无法忍受这等死的场面。
学校的教研也是如此。也许,许多人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这一点我承认。但这并不是不搞教研的理由,就是要做好一个教书匠,也是应当做好教研工作的。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正常的、踏踏实实的教研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的话,教研则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没有根本,就没有生命。然,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看似很好的事情,在我们现实的铁屋子面前却总是碰壁,总是让人郁闷之至。做一些事情,妨碍了谁?应该没有,但好像什么都妨碍了。有一些很让人不服气的“道理”却让你不能不服气。“你做了,就妨碍别人了。”“做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看的。”多么荒唐的谬论呀,然而,这些却都是“真理”。想换个环境吗?且不说着铁屋子你有没有本事跳出去,仅仅那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就足以让你明白,等着你的也许是更结实的铁屋子。于是,你就应该考虑考虑,是不不是该考虑闭嘴。
突然间想到了一句歌词,“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嗬嗬,走开,对于某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比留下来更难。一个真的猛士,当他发现它周围并没有敌人,然而,却总是“同志”的暗箭纷纷而来的时候,他会死不瞑目的。也许,应该达成妥协。能够吗?鲁迅先生没有做到,我想,做到的人就没有了。于是,我想,要么彻彻底底的投降,要么战斗到底,哪怕粉骨碎身,也要争取“让你明白,我对你的爱。”
因为有了希望,我们做着。然,倘若希望若有若无,倘若一次次的希望换来一次次的失望,那希望就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最后,就会死亡了。心死也罢,团体灭亡也罢。死了,还怕什么?只是一种遥遥的感觉罢了。
于是,有的时候就不该讲真话的。其实,真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只是不见得有人用于说出来罢了。真的猛士,也需要学会斗争。
于是,又想起来那句话:“这里原来是一潭死水,大家相安无事,不闻其臭。然而,由于你这个石头,砸破了它的宁静,于是,便臭气四溢,你不该死,谁该死呢?”
的确是有道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我该死。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读书笔记——《边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的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黄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高一时学过《边城》的选篇,老师当时给我们看那部电影,我们好像一致不怎么看好那个翠翠,演员不咋地,没那么灵动。印象深刻的是湘西边城的水,太清澈的水,看到就想掬起来喝一口的感觉。那么清的水,那么美的姑娘,放在那儿就是诱惑。
沈从文就是这样,诱惑着大家爱上这座古朴静谧的湘西边城,也给自己的文学找到了基地与根据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那个美丽的地方,给了他太多灵感与情感源泉,也让他的文章有了山的质朴,水的灵动,那么清新怡人。
应该是以前看的太少,或者当时自己太小,并没有很懂,其中的一些小细节都没有注意到。翠翠对傩送的感情,一些微妙的预兆,令人读了不禁会心一笑,又暗暗为他们的前途命运担心。
觉得是因为爷爷的太过热心多事,翠翠又一直躲躲闪闪,才酿成了这场悲剧(感谢老天,悲剧都这么唯美)。二老说他“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我觉得也是,有话直说嘛,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干嘛非得拐弯抹角试探别人,惹得人家反感,对事情的进展还起到反作用。可是转念一想,爷爷那“谄笑着的脸”,那貌似不经意实则急切的话语,却也正表现了垂暮之年的老人对孙女的疼爱与担心。害怕自己突然撒手西去,小孙女无人照顾,便要急切地找个自己放心的,孙女中意的人托付,那么,那种古怪的行为也就有了理由了。
那么翠翠,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面对自己的感情(有点早恋的嫌疑),却不敢坦诚,掩饰。让爷爷也不清楚她的心意,大老二老更无从得知,我觉得最古怪的是每次看到二老拔腿便跑,从不肯正面相迎。无论二老怎样笑意盈盈含情脉脉满怀期待地看着她。结果呢,还是误会,二老以为她对自己没有意思,一次次怏怏归去,最后愤然离去。“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只留下翠翠独守渡船,默默地守候漫长的等待。
有点残忍。
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开诚布公自己的感情,让大家都受伤。因为太淳朴的民风?太单纯幼稚害羞的心?总是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难道这就是边城的风俗,沈从文小说的魅力?不敢说,我还没读多少呢。
不过说真的,当有这么一种感情在我心中萌发时,我也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将它开诚布公。呵呵,所以先不能说翠翠,人家更是小孩。
老人与海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这句话容易让人误以为所有的小说都是通过凭空想象而来的,这也许是造成现在在青年人中很流行写魔怪小说、科幻小说的原因之一吧。然而这句话是不准确的,的确,虚构是小说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段,但它并不是小说创作的全部。因为所有的艺术全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
记得第一次看《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在上初三的时候,当时我对这篇小说并不很喜欢。因为它没有众多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华美的语言,更谈不上离奇、惊险和哀婉了。当时颇觉奇怪的是——这样的小说竟然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上自己心里头对“诺贝尔”也颇有几分轻视的念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自己渐渐领悟到了这篇小说的一些魅力。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有这样一段: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他想。但愿这是一场梦,我根本没有钓到这条鱼,正独自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过,我很痛心。把这条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要来了,可我连鱼叉也没有了。这条登多索鲨鱼是残忍、能干、强壮而聪明的。但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他想,也许仅仅是武器比他强。
“想点儿开心事吧!老家伙”他说:每过一分钟,你就离家近一步,丢了四十磅鱼肉你航行起来更轻快了。
就这段话让我回味了很久,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叶扁舟,小舟上一个老人——一个硬汉在与现实与命运做着无声的顽强的激烈的斗争,这位老人便是桑提亚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消灭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我最难忘记的一句话。也许,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带着鱼骨上岸,可是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读《女神》
著名诗人闻一多在《女神》出版之后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20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是时代底一个肖子。”( 《女神》之时代精神 )
包括序在内的57篇作品,扑面而来的是多样的,甚至迥然相异的风格,相似于英国诗人雪莱,时而雄浑倜傥,突兀排空;时而幽抑清冲,如泣如诉。诗人固然要呈现自己的个性,但是兼具多变的创造性,不禁令人感叹,时代的天才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作为古代传说或历史,内含一种风韵,令人神驰。不过我更喜欢小诗。冲淡,朴素是最为舒畅的沉醉。《晚步》:松木清新,海潮儿平和,画面是洁净的,节奏是平缓的。《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梦一般飘忽美丽的夜色里,抒情主人公弹出了厌世的曲调,他想效法“那个坠落了的星辰”,永远投身大自然中去。飘渺迷离的氛围着实浸透着对生命的另一番理解。《霁月》:浪漫妩媚,清幽动人,隽雅宁静的气质充盈其间。“淡淡地,幽光|浸洗着海上的森林|森林中寥寂深深|还滴着黄昏时分的秋雨。
最有影响的是收入第二辑的作品,即著名的《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晨安》《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后来回忆说:“在我自己的作诗经验上,是先受了泰戈尔诸人的影响力主冲淡,后来又受了惠特曼影响才奔放起来的。”是时代使他“一时性地爆发了起来,真是像火上一样爆发了起来!”这些被激情照亮的诗篇也许在我们看来难以理解,却不知给正在尝试和探索的中国新诗带来了无比崭新和强大的风格。
用“强悍狂暴”来形容郭沫若最炽烈的情感时刻,相信是很贴切的,他喷射出了惊雷闪电一般的诗句: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得飞跑!(《天狗》) 这些诗句狂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里表达的,是超出常态的情感,不但《天狗》,《晨安》《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等也都仿佛由一口气喊出来,他们像猛烈地飓风,像奔泻的激流,从我们的心灵山呼啸而过,紧绷着感情的弦简直要崩了,简直要断了!郭沫若在喊,“我的一枝枝神经纤维在身上战栗”(《夜步十里松原》),“破!破!破!我要把我的声带唱破!”(《梅花树下醉歌》),他不歇一口气,也不容我们歇一口气。
那些威武猛烈地诗句: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
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
那些突变跳荡的诗句:打着在,吹着在,叫着在……
喷着在,飞着在,跳着在……
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
涌着在,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
粗砺的形态,却像喧嚣着的激荡的波浪,奏着惊心动魄的赞歌。单调和粗砺和刺耳演绎的正是一种雄桀之姿,一种青春的激昂与自由。
另一方面,《凤凰涅盘》等却热烈而不强悍,奔放而不狂暴,而是高昂明朗。音节铿锵,章法完整,讲究对称,表示了一种音乐美和图画美。不同于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和冲击力,舒展,从容的精美形式更加耐人寻味,耐人咀嚼。
“神”是人建立起来的崇拜对象,面对新生活的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崇拜对象,这是青春的需要。无所崇拜的青春苍白无味,无所崇拜的青春简直不配叫青春。青春的血性使郭沫若真诚朗声宣布:“我是个偶像崇拜者。”《我是个偶像崇拜者》9行诗中,竟出现了22个崇拜,郭沫若体认了“偶像崇拜者”与“偶像破坏者”双重身份,当水与火,生与死,光明与黑夜……这些对立的事物分享着他的崇拜,他不可能像对待唯一崇拜对象那样虔诚和执着,他是以平等的或近乎平等的姿态挺立于崇拜对象面前,无论他的崇拜对象多么宏伟,多么雄壮,他都毫无畏惧感和自我渺小感,因而,他又喊出了震撼时代的高兀声音:“我……崇拜我!”“我赞美我自己!”他怀着对自我价值的信心,夸张地展示了自我的力量,他完美地体认了自我崇高感。
可以说,青天,大地,天空的飞鸟,地上的花朵,一幅画,一本书,都能引起时代天才的勃发的诗兴,无论盛热的夏天,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在他眼里总会显现春天般的色彩。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翠欲滴的绿色与艳美炫目的红色,季节上的春天感与青春感融合在一起,激荡起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亲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的热望,当他以恋人心态与自然,与自然,与春天,与太阳,与祖国建立起来起特殊的亲近感,所有这些事物都向他显示了美丽异性一般的引力,唤起他内心的神妙感受。从中,一种自我激情的无限性,一种自我与世界之间新的精神联系所包含的美妙意味,在五四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中流露出来。
在五四时期,《女神》以激昂的反抗情绪和火炽的爱国热情征服着青年的热烈的心,在那些“可爱的青年的兄弟姐妹”中找到了作者“振动数相同”的人,找到了与作者“燃烧点相等”的人。但是,当那特定的青春洋溢的时代过去之后,《女神》就不像在它产生的当时那样令人心神激荡了。也许会觉得作者才华过于外露,也许遗憾于《女神》中的作品水平不够平衡,在杰出的诗篇之侧,我们会看到一些并不杰出的作品,在精彩的段落之间,夹杂着一些并不精彩的句子,但是,高潮过后的死寂,叙述的正是生命的形态,它以一种强烈的落差封存着我们最美好的感受!
我们,永远怀念着烈火一般的女神时代!
那一个青春与自由的时代,那一个无法超越的时代!
关于希望
——《呐喊》读书笔记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那天看到孔令东先生解读这句话,倒抽了一口凉气。的确是的,倘若本无希望,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死亡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曾经听说,人睡死过去是最幸福的,一般如睡梦中突发脑溢血死亡,省却了病魔的折磨应该是多么好的一桩美事呀。大舅舅就是这样去世的,我发现他的神态很安详,爷爷也差不多如此。倘若如三舅舅一般,被癌细胞反复肆虐,一点点地吞噬着生命,眼睁睁的看着死亡一点点的来临,那又是何等的痛楚?三舅舅临终前我去看望过他几次,最后一次,家里人按照习俗,已经把“老衣”给他穿戴妥当了,在堂屋支一张床,我到了之后,看到这样的场景,便忍不住想哭。我是很少哭的,尤其不会当着人的面哭,于是,我选择了跑到外面,找一处无人的角落大哭一场,因为,我无法忍受这等死的场面。
学校的教研也是如此。也许,许多人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这一点我承认。但这并不是不搞教研的理由,就是要做好一个教书匠,也是应当做好教研工作的。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正常的、踏踏实实的教研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的话,教研则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没有根本,就没有生命。然,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看似很好的事情,在我们现实的铁屋子面前却总是碰壁,总是让人郁闷之至。做一些事情,妨碍了谁?应该没有,但好像什么都妨碍了。有一些很让人不服气的“道理”却让你不能不服气。“你做了,就妨碍别人了。”“做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看的。”多么荒唐的谬论呀,然而,这些却都是“真理”。想换个环境吗?且不说着铁屋子你有没有本事跳出去,仅仅那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就足以让你明白,等着你的也许是更结实的铁屋子。于是,你就应该考虑考虑,是不不是该考虑闭嘴。
突然间想到了一句歌词,“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嗬嗬,走开,对于某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比留下来更难。一个真的猛士,当他发现它周围并没有敌人,然而,却总是“同志”的暗箭纷纷而来的时候,他会死不瞑目的。也许,应该达成妥协。能够吗?鲁迅先生没有做到,我想,做到的人就没有了。于是,我想,要么彻彻底底的投降,要么战斗到底,哪怕粉骨碎身,也要争取“让你明白,我对你的爱。”
因为有了希望,我们做着。然,倘若希望若有若无,倘若一次次的希望换来一次次的失望,那希望就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最后,就会死亡了。心死也罢,团体灭亡也罢。死了,还怕什么?只是一种遥遥的感觉罢了。
于是,有的时候就不该讲真话的。其实,真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只是不见得有人用于说出来罢了。真的猛士,也需要学会斗争。
于是,又想起来那句话:“这里原来是一潭死水,大家相安无事,不闻其臭。然而,由于你这个石头,砸破了它的宁静,于是,便臭气四溢,你不该死,谁该死呢?”
的确是有道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我该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