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这个名称始于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为界。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周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召公管辖。陕西因此得名。
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设陕西行省,并将今陕西南部地区并入管辖;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简称“陕”或“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陕西界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陕西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陕西省的主要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根据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陕西省土地调查面积为2056.24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330.17万公顷,集体所有土地1726.07万公顷。主要地类面积为:耕地398.95万公顷,园地81.83万公顷,林地1117.19万公顷,草地287.10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1.0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5.90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80万公顷,其它土地33.42万公顷。
2、矿产资源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具明显区域特色,陕北地区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粘土类矿产为主;关中及相邻地区以煤、建材矿产、地热、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巴山区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省
下面关于几个陕西的地名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用~
陕西:
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记载,西周初年、周公与召公的封邑是以“陕塬”(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以东为“陕东”,由召公管辖,以西为“陕西”,由周公管辖。
陕西的名称由此延袭至今~
三秦:
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所辖,所以陕西简称“秦”,沿用至今。秦朝灭亡后,项羽把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故陕西又称“三秦”。
关中:
一词来源有二:1、在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和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间称关中;2、《长安志》中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称为关中。《三辅故事》。现在通称关中是指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
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所辖,其首都也设在陕西境内,所以陕西简称“秦”,沿用至今。
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记载,西周初年、周公与召公的封邑是以“陕塬”(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以东为“陕东”,由召公管辖,以西为“陕西”,由周公管辖。 陕西的名称由此延袭至今。
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所辖,其首都也设在陕西境内,所以陕西简称“秦”,沿用至今。秦朝灭亡后,项羽把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故陕西又称“三秦”。
“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