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风暴是一种什么现象?对人体有影响吗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当然,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的风的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一般情况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中,每立方厘米有几个到几十个粒子。而地球上风的密度则为每立方厘米有2687亿亿个分子。太阳风虽然十分稀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却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在地球上,12级台风的风速是每秒32.5米以上,而太阳风的风速,在地球附近却经常保持在每秒350~ 450千米,是地球风速的上万倍,最猛烈时可达每秒800千米以上。太阳风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物质粒子流。这种粒子流是从冕洞中喷射出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氢粒子和氦粒子。太阳风有两种:一种持续不断地辐射出来,速度较小,粒子含量也较少,被称为“持续太阳风”;另一种是在太阳活动时辐射出来,速度较大,粒子含量也较多,这种太阳风被称为“扰动太阳风”。扰动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产生电离层骚扰。太阳风的存在,给我们研究太阳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供了方便。
对人体基本没影响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的剧烈爆发活动。在太阳活动的活跃期,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以及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等天文现象将集中出现,并在行星际空间触发规模巨大的激波。对地球而言,太阳风暴将导致地磁暴、电离层暴等。它之所以可怕,也是因为它所导致的地磁暴以及电离层暴的现象,将使得人类的一些通讯信号中断、电网传输出现故障等。“如果人类对将可能发生的太阳风暴准备不足,这种太空风暴就有可能会切断人类社会的电力供应、手机信号,甚至包括供水系统。”美国专家的担忧大致如此。在发出警告的专家看来,太阳风暴给地球的影响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试想,当电网变得脆弱和不稳定,与供电息息相关的行业也将成为受害者:制冷设备停转,冷库里大量的食物和药品失去储藏条件而变质;水泵突然“罢工”,社区的居民饮水成为难题。此外,由于卫星信号中断,GPS定位系统也会因此成为废物。
专家提醒须防例外出现
理论上,一般的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成致命威胁。但对于2012年的太阳风暴,专家担心可能成为一个例外。
汤海明说,太阳黑子存在一个活动周期定义为11年,但有时并不精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获悉,2005年年初的太阳风暴,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所属的北京、广州、海南、兰州、乌鲁木齐等电波观测站发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中断,前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另有记载称,1959年7月15日,人们观测到太阳突然喷发出一股巨大的火焰,几天后,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了0.85毫秒,而且发生了多起地震。
太阳风暴会不会造成地震。从1610年人类对太阳风暴有文字记载以来,还没有太阳风暴必然引起地震的定论。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太阳风暴对地震会有促发作用,但迄今缺乏明证。
现在地球上布满了有线和无线设施,但这些设施是否能经得起太阳风暴的考验呢?专家说,如果2012年的太阳风暴过于强劲,那么人们的生活就有可能因此被干扰,这是值得忧虑的地方。
另外,由于中国地理位置磁场有偏差与北美、北欧不同,因此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较北美、北欧要弱。
太阳风从冕洞喷发而出后,夹带着被裹挟在其中的太阳磁场向四周迅速吹散。现在我们肯定,太阳风至少可以吹遍整个太阳系。
当太阳风到达地球附近时,与地球的偶极磁场发生作用,并把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吹得向后弯曲。但是地磁场的磁压阻滞了等离子体流的运动,使得太阳风不能侵入地球大气而绕过地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形成一个空腔,地磁场就被包含在这个空腔里。此时的地磁场外形就像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蛋状物。
对人体基本没影响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的剧烈爆发活动。在太阳活动的活跃期,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以及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等天文现象将集中出现,并在行星际空间触发规模巨大的激波。对地球而言,太阳风暴将导致地磁暴、电离层暴等。它之所以可怕,也是因为它所导致的地磁暴以及电离层暴的现象,将使得人类的一些通讯信号中断、电网传输出现故障等。“如果人类对将可能发生的太阳风暴准备不足,这种太空风暴就有可能会切断人类社会的电力供应、手机信号,甚至包括供水系统。”美国专家的担忧大致如此。在发出警告的专家看来,太阳风暴给地球的影响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试想,当电网变得脆弱和不稳定,与供电息息相关的行业也将成为受害者:制冷设备停转,冷库里大量的食物和药品失去储藏条件而变质;水泵突然“罢工”,社区的居民饮水成为难题。此外,由于卫星信号中断,GPS定位系统也会因此成为废物。
专家提醒须防例外出现
理论上,一般的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成致命威胁。但对于2012年的太阳风暴,专家担心可能成为一个例外。
汤海明说,太阳黑子存在一个活动周期定义为11年,但有时并不精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获悉,2005年年初的太阳风暴,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所属的北京、广州、海南、兰州、乌鲁木齐等电波观测站发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中断,前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另有记载称,1959年7月15日,人们观测到太阳突然喷发出一股巨大的火焰,几天后,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了0.85毫秒,而且发生了多起地震。
太阳风暴会不会造成地震。从1610年人类对太阳风暴有文字记载以来,还没有太阳风暴必然引起地震的定论。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太阳风暴对地震会有促发作用,但迄今缺乏明证。
现在地球上布满了有线和无线设施,但这些设施是否能经得起太阳风暴的考验呢?专家说,如果2012年的太阳风暴过于强劲,那么人们的生活就有可能因此被干扰,这是值得忧虑的地方。
另外,由于中国地理位置磁场有偏差与北美、北欧不同,因此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较北美、北欧要弱。
太阳风从冕洞喷发而出后,夹带着被裹挟在其中的太阳磁场向四周迅速吹散。现在我们肯定,太阳风至少可以吹遍整个太阳系。
当太阳风到达地球附近时,与地球的偶极磁场发生作用,并把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吹得向后弯曲。但是地磁场的磁压阻滞了等离子体流的运动,使得太阳风不能侵入地球大气而绕过地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形成一个空腔,地磁场就被包含在这个空腔里。此时的地磁场外形就像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蛋状物。
展开全部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由带电粒子所构成的高速粒子流,被天文学家称为“日冕物质抛射”。
粒子流抵达地球后,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地磁风暴。粒子沿着地球磁场线轰击两极,产生绿色光和红色光飘舞的极光现象,也可能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干扰卫星工作和通信。
对人体基本没什么影响。
粒子流抵达地球后,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地磁风暴。粒子沿着地球磁场线轰击两极,产生绿色光和红色光飘舞的极光现象,也可能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干扰卫星工作和通信。
对人体基本没什么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由带电粒子所构成的高速粒子流,被天文学家称为“日冕物质抛射”。
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
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8-05
展开全部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当然,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的风的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一般情况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中,每立方厘米有几个到几十个粒子。而地球上风的密度则为每立方厘米有2687亿亿个分子。太阳风虽然十分稀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却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在地球上,12级台风的风速是每秒32.5米以上,而太阳风的风速,在地球附近却经常保持在每秒350~ 450千米,是地球风速的上万倍,最猛烈时可达每秒800千米以上。太阳风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物质粒子流。这种粒子流是从冕洞中喷射出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氢粒子和氦粒子。太阳风有两种:一种持续不断地辐射出来,速度较小,粒子含量也较少,被称为“持续太阳风”;另一种是在太阳活动时辐射出来,速度较大,粒子含量也较多,这种太阳风被称为“扰动太阳风”。扰动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产生电离层骚扰。太阳风的存在,给我们研究太阳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供了方便。
太阳是个比地球大130多万倍的大火球,内部温度高达1000多万摄氏度,表面温度也有5000~6000摄氏度。太阳强大的热能不断向四周发射,虽只有20多亿分之一投向地球,却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西汉时期,我国古人就观察记录了太阳上的黑点――太阳表面发黑的区域,称为黑子。相对黑子而言,太阳表面特别明亮的区域,称为光斑、耀斑。直到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才用望远镜看到太阳黑子。日全蚀的时候人们又从古铜色的日影周围,看到从太阳表面喷射出来的火焰――日珥和日冕。这些都是太阳物质在高温下强烈活动的表现。
太阳活动强烈时,黑子、光斑、耀斑、日珥、日冕等增多增大,称为太阳大爆发。太阳大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和带电的高能离子流,它们冲向地球的速度比平时快四五倍,每秒达1500多千米,称为太阳风暴。由于地球大气层中电离层和外空地磁场的保护,太阳风暴很难直接刮到地球上危害人类。但它们严重破坏大气电离层和外空地磁场的稳定,除南北极上空产生强烈的极光外,还对无线电通讯、飞行导航、宇航发射、卫星运行等造成严重危害。
1977年9月太阳连续三次大爆发,每次都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2000年6月太阳又连续三次大爆发,致使我国短波通讯受到长达17小时的干扰。太阳风暴到达地球前一两天,国内外的一些监测台站发出预报,三四小时前发出紧急警报。
太阳活动大致有11年的周期,自有仪器观测记录开始,1755年作为太阳活动第1个周期低潮期的起点,到1997年已经历了22个周期。现在正处于第23活动周期之中,科学家们将不断加强监测预报可能发生的太阳大爆发
太阳是个比地球大130多万倍的大火球,内部温度高达1000多万摄氏度,表面温度也有5000~6000摄氏度。太阳强大的热能不断向四周发射,虽只有20多亿分之一投向地球,却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西汉时期,我国古人就观察记录了太阳上的黑点――太阳表面发黑的区域,称为黑子。相对黑子而言,太阳表面特别明亮的区域,称为光斑、耀斑。直到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才用望远镜看到太阳黑子。日全蚀的时候人们又从古铜色的日影周围,看到从太阳表面喷射出来的火焰――日珥和日冕。这些都是太阳物质在高温下强烈活动的表现。
太阳活动强烈时,黑子、光斑、耀斑、日珥、日冕等增多增大,称为太阳大爆发。太阳大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和带电的高能离子流,它们冲向地球的速度比平时快四五倍,每秒达1500多千米,称为太阳风暴。由于地球大气层中电离层和外空地磁场的保护,太阳风暴很难直接刮到地球上危害人类。但它们严重破坏大气电离层和外空地磁场的稳定,除南北极上空产生强烈的极光外,还对无线电通讯、飞行导航、宇航发射、卫星运行等造成严重危害。
1977年9月太阳连续三次大爆发,每次都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2000年6月太阳又连续三次大爆发,致使我国短波通讯受到长达17小时的干扰。太阳风暴到达地球前一两天,国内外的一些监测台站发出预报,三四小时前发出紧急警报。
太阳活动大致有11年的周期,自有仪器观测记录开始,1755年作为太阳活动第1个周期低潮期的起点,到1997年已经历了22个周期。现在正处于第23活动周期之中,科学家们将不断加强监测预报可能发生的太阳大爆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