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建立者是孙中山还是宋教仁?
推荐于2018-05-27
展开全部
国民党 (1912年-1913年)
存在于1912—1913年间的国民党是宋教仁于中华民国初年建立的一个激进派的民主政党;与日后孙中山由中华革命党所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既有关系也有区别。
国民党于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成立。以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为主体,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组织组成。
同盟会原是清末的一个秘密的革命团体,在1912年3月公开化后,吸收了很多新会员,仍能坚持革命理想;但由于孙中山先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加上后来的唐绍仪内阁在6月请辞,使同盟会的中央政治势力消失;袁世凯迁都北京后,把持政局;而在北京亦有很多前清的旧官僚,同盟会受旧势力包围,加上部份保守派及同盟会的分支—民社及光复会,组成了共和党,使同盟会有江河日下之势。
在这情况下,宋教仁为了避免同盟会再度分裂,加上为了实现他自己的内阁政治理想,以及确定同盟会在临时参议院的席位保持多数,不顾部份同盟会会员的反对,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组织,组成了国民党,目标是依据临时约法去组成国民党的内阁,掌握政治实权。
国民党的人事组织有理事九人、参议三十人、候补参议十人及名誉参议七人。九位理事分别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王人文、王芝祥、吴景濂、张凤翙及蒙古人贡桑诺尔布,以孙中山为理事长;因为孙中山亦是当时全国铁路督办(总部在上海),故此实际党务则由宋教仁代理。另外设政务研究会、总务部、交际部、政事部、文事部及会计部。
国民党的党纲有五条:(一)保持政治统一、(二)发展地方政治、(三)厉行种族同化、(四)采用民生政策及(五)维持国际和平。
存在于1912—1913年间的国民党是宋教仁于中华民国初年建立的一个激进派的民主政党;与日后孙中山由中华革命党所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既有关系也有区别。
国民党于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成立。以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为主体,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组织组成。
同盟会原是清末的一个秘密的革命团体,在1912年3月公开化后,吸收了很多新会员,仍能坚持革命理想;但由于孙中山先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加上后来的唐绍仪内阁在6月请辞,使同盟会的中央政治势力消失;袁世凯迁都北京后,把持政局;而在北京亦有很多前清的旧官僚,同盟会受旧势力包围,加上部份保守派及同盟会的分支—民社及光复会,组成了共和党,使同盟会有江河日下之势。
在这情况下,宋教仁为了避免同盟会再度分裂,加上为了实现他自己的内阁政治理想,以及确定同盟会在临时参议院的席位保持多数,不顾部份同盟会会员的反对,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组织,组成了国民党,目标是依据临时约法去组成国民党的内阁,掌握政治实权。
国民党的人事组织有理事九人、参议三十人、候补参议十人及名誉参议七人。九位理事分别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王人文、王芝祥、吴景濂、张凤翙及蒙古人贡桑诺尔布,以孙中山为理事长;因为孙中山亦是当时全国铁路督办(总部在上海),故此实际党务则由宋教仁代理。另外设政务研究会、总务部、交际部、政事部、文事部及会计部。
国民党的党纲有五条:(一)保持政治统一、(二)发展地方政治、(三)厉行种族同化、(四)采用民生政策及(五)维持国际和平。
2013-11-30
展开全部
国民党的建立者和真正领袖是桃源人宋教仁,而不是孙中山
不良信息举报
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印象中国民党的领袖是孙中山,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孙中山只是同盟会的领袖,而国民党的建立是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许多小党派建立的,鉴于孙中山的威望较高,宋教仁邀请孙中山当理事长,而孙中山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该党不是他建立的,就委托宋教仁当国民党代理事长,自己去了日本,而宋教仁就成了国民党的实际领袖,后来他带领国民党与袁世凯竞选,国民党获得胜利,宋教仁踌躇满志准备组阁却被袁世凯刺杀
不良信息举报
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印象中国民党的领袖是孙中山,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孙中山只是同盟会的领袖,而国民党的建立是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许多小党派建立的,鉴于孙中山的威望较高,宋教仁邀请孙中山当理事长,而孙中山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该党不是他建立的,就委托宋教仁当国民党代理事长,自己去了日本,而宋教仁就成了国民党的实际领袖,后来他带领国民党与袁世凯竞选,国民党获得胜利,宋教仁踌躇满志准备组阁却被袁世凯刺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30
展开全部
孙中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