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主要区别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佛法究竟义,毕竟空相,因缘和合。
依十二头陀行,如纳衣、乞食、阿兰若处(远离人家之空闲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坐、常坐不卧等。目的在去除衣服、饮食、住处等贪著,是不存在建筑需求的。
此後,虽以竹林精舍开启佛弟子暂时歇息的场所,但并非长久止居之所。如祇园精舍中设有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著房舍衣钵道具,生恋著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释氏要览》)
佛法既然没有固定形相,建筑则随地方的风俗文化而改变。
因此,以下主要概述印度与汉传佛教寺院兴建背景,再列举一二典型进行说明。
一、中印佛法发展和兴盛时期
印度佛教兴盛时期自释迦牟尼佛起至波罗王朝止,约在B.C. 500年至A.C. 1300年左右。约在B.C. 300年左右,由於比丘是否可以”求乞金银”一事,而导致日後的”根本分裂”(对於戒律看法不同,後来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前者南传,後者北传。北传者,最终至中国、朝鲜、日本等地)。此後历经孔雀王朝(阿育王)、贵霜王朝、芨多王朝、波罗王朝等,至12-13世纪时穆斯林入侵後而毁灭。
藏传佛教约在A.C. 300-400年间兴起,并继续北传。至十七世纪时,几乎大多数蒙古人已信仰藏传佛教。
中国(汉传)佛教虽从西汉末年传入(约在A.C. 2年),并在东汉时期(约在A.C. 67年)於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後经鸠摩罗什(约在A.C. 400年)、唐玄奘法师译经後(A.C. 643年起),佛法得以大兴。
二、印度寺院与建筑形式
(一)塔
塔(Stupa,窣堵波):放置佛舍利,和高僧埋骨处。一般先建塔,再建寺。
依据文献推测其形状为:方形塔基(身),上置半圆形覆钵,再上为伞杆及伞。这种形式,推测是从古代陵墓中演化出来的,其原型在南印及德干高原均有发现。
孔雀王朝(B.C. 324 - B.C.185)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将佛教定位国教,并建有八万四千塔。中世纪佛罗那耶大塔,成为金刚宝座式塔的前身。
1978年起,为纪念阿姆倍伽尔建造的迪克沙布米(位於那格浦尔),是亚洲近代最大的塔寺。此外,菩提迦耶的正觉大塔(摩诃菩提寺),是现代塔寺类型最重要象徵之一。
到了后来,无论塔中是否有舍利,它本身也被视为佛的象征物。据考古发掘,桑吉大塔的内核为阿育王时代所建,为标准的覆钵塔。后来,塔身逐渐升高,成为桶形,默拉沃蒂大塔就是代表。而这种圆桶形塔身之继续演变,就形成了高层建筑,如佛陀伽耶之大菩提寺。(整理自李崇峰,《中印支提窟比较研究》)
(二)窟、寺
窟:主要分为僧人生活用,和礼拜仪式用两种。
寺:僧伽居住、修行的地方。
芨多王朝(A.C. 320 - 540)的阿旃陀石窟、爱罗拉石窟、那烂陀寺(大乘佛教综合大学)等。波罗王朝(A.C.750 - 1174)长期出资继续建设那烂陀寺,建超戒寺,并建飞行寺。
据义净(A.C. 635 - 713)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记载,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用碎砖和黏土制成,再涂石灰、盖上青草、磨光、上赤土汁、上油漆。如此施作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历经二、三十年仍坚固如初。1861年後,考古遗迹恰如义净所述。
以考证及现存的印度寺院发展而言,具有几种特性:1) 以石窟作为个人修行的地方;2) 以塔为修行的精神中心,塔下即庙堂殿宇;3) 塔由覆钵塔演变为桶形,再变成高层建筑形式;4) 安置佛弟子的精舍,逐渐演变成僧众和合的寺院;5) 寺院於中央设佛殿,外围设僧房。4) 大型寺院如那烂陀寺,以大、中、小型寺院组成,主要为砖、石、木造。
三、中国(汉传)佛塔及寺院的转变
印度”塔”的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後,主要演变为楼阁型木塔和砖塔,此外尚有少量墓塔、金刚宝座塔和喇嘛塔等。至於形成原因,长期以来尚无定论。
印度”精舍”的建筑形式传入後,很快与传统的宫殿形式结合。中国寺院从塔院或、塔殿组合,到以殿堂为主,出现以南北为主的纵轴线,东西两侧院落叠加,逐渐转为中国形式的佛教建筑。尔後,原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的塔,被移到殿後方,或另建塔院。
一般谓溯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造立之白马寺,迄今尚无定论。另依《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康僧会传》所载,孙吴赤乌十年(247),孙权为康僧会造建初寺(现南京中华门外)。以此为中国僧寺之嚆矢,或较可信。(资料来源:佛光大辞典)
西晋初年,达官显贵多有舍宅为寺者。南北朝东魏时期,境内寺刹达三万馀所。唐朝建寺之风大盛,建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佛授记寺、开元寺、龙兴寺、大圣慈寺...等。
唐宋之後,禅宗兴起,提倡七堂伽蓝。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後,佛寺殿堂大致配置: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四、中印佛教建筑主要区别
(一)建筑形式
印度佛教遗址多以石窟、塔寺为主。四面围绕,呈现内聚力较强的形式。绕塔(及舍利)礼拜,为重要的修行活动,整体建筑形态较为简约朴实。
中国寺院多为宫殿式、庭院式。南北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山门、佛殿与法堂等,东西向以院落方式灵活扩展,整体建筑形态较为华丽。塔已被移出中轴线,非主要修行活动的重心。石窟与荒野,亦不复成为主要的修行地点。
(二)构造方式
印度寺院以砖、石构造为主。塔的屋顶为覆钵形,上面以竿、伞、相轮(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装饰,後演变为金刚宝座塔的形式。
隋唐以前寺院,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此後,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替代佛塔。殿堂逐渐转变为楼阁式,七至九层,包括木、砖、石、铜、铁、琉璃砖塔等。寺院以木结构为骨架,间架式的构造。建筑单体标准化,以轴线作为群组的平面布设原则。後期发展出更为繁复的斗拱结构与色彩装饰。
(三)空间布置
以那烂陀大学遗址而言,僧人学习、闻法、修行…等,为主要的空间组成。换言之,寺院即学院,生活即佛法。
中国现今多数寺院,崇拜性、礼仪性空间较多,与僧人的学院是隔离的。仅有少数寺院将僧人生活、教学传法、修行…等作为主要核心空间,或融入主要空间。
由於印度佛教衰颓,现存资料有限。
中国佛教方兴未艾,且蓬勃多元发展。
两者间建筑异同的比较,仅是寺院反映当时文化的产品。并且时间纵长数百上千年,变化其巨。谨提资料供参。
依十二头陀行,如纳衣、乞食、阿兰若处(远离人家之空闲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坐、常坐不卧等。目的在去除衣服、饮食、住处等贪著,是不存在建筑需求的。
此後,虽以竹林精舍开启佛弟子暂时歇息的场所,但并非长久止居之所。如祇园精舍中设有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著房舍衣钵道具,生恋著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释氏要览》)
佛法既然没有固定形相,建筑则随地方的风俗文化而改变。
因此,以下主要概述印度与汉传佛教寺院兴建背景,再列举一二典型进行说明。
一、中印佛法发展和兴盛时期
印度佛教兴盛时期自释迦牟尼佛起至波罗王朝止,约在B.C. 500年至A.C. 1300年左右。约在B.C. 300年左右,由於比丘是否可以”求乞金银”一事,而导致日後的”根本分裂”(对於戒律看法不同,後来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前者南传,後者北传。北传者,最终至中国、朝鲜、日本等地)。此後历经孔雀王朝(阿育王)、贵霜王朝、芨多王朝、波罗王朝等,至12-13世纪时穆斯林入侵後而毁灭。
藏传佛教约在A.C. 300-400年间兴起,并继续北传。至十七世纪时,几乎大多数蒙古人已信仰藏传佛教。
中国(汉传)佛教虽从西汉末年传入(约在A.C. 2年),并在东汉时期(约在A.C. 67年)於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後经鸠摩罗什(约在A.C. 400年)、唐玄奘法师译经後(A.C. 643年起),佛法得以大兴。
二、印度寺院与建筑形式
(一)塔
塔(Stupa,窣堵波):放置佛舍利,和高僧埋骨处。一般先建塔,再建寺。
依据文献推测其形状为:方形塔基(身),上置半圆形覆钵,再上为伞杆及伞。这种形式,推测是从古代陵墓中演化出来的,其原型在南印及德干高原均有发现。
孔雀王朝(B.C. 324 - B.C.185)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将佛教定位国教,并建有八万四千塔。中世纪佛罗那耶大塔,成为金刚宝座式塔的前身。
1978年起,为纪念阿姆倍伽尔建造的迪克沙布米(位於那格浦尔),是亚洲近代最大的塔寺。此外,菩提迦耶的正觉大塔(摩诃菩提寺),是现代塔寺类型最重要象徵之一。
到了后来,无论塔中是否有舍利,它本身也被视为佛的象征物。据考古发掘,桑吉大塔的内核为阿育王时代所建,为标准的覆钵塔。后来,塔身逐渐升高,成为桶形,默拉沃蒂大塔就是代表。而这种圆桶形塔身之继续演变,就形成了高层建筑,如佛陀伽耶之大菩提寺。(整理自李崇峰,《中印支提窟比较研究》)
(二)窟、寺
窟:主要分为僧人生活用,和礼拜仪式用两种。
寺:僧伽居住、修行的地方。
芨多王朝(A.C. 320 - 540)的阿旃陀石窟、爱罗拉石窟、那烂陀寺(大乘佛教综合大学)等。波罗王朝(A.C.750 - 1174)长期出资继续建设那烂陀寺,建超戒寺,并建飞行寺。
据义净(A.C. 635 - 713)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记载,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用碎砖和黏土制成,再涂石灰、盖上青草、磨光、上赤土汁、上油漆。如此施作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历经二、三十年仍坚固如初。1861年後,考古遗迹恰如义净所述。
以考证及现存的印度寺院发展而言,具有几种特性:1) 以石窟作为个人修行的地方;2) 以塔为修行的精神中心,塔下即庙堂殿宇;3) 塔由覆钵塔演变为桶形,再变成高层建筑形式;4) 安置佛弟子的精舍,逐渐演变成僧众和合的寺院;5) 寺院於中央设佛殿,外围设僧房。4) 大型寺院如那烂陀寺,以大、中、小型寺院组成,主要为砖、石、木造。
三、中国(汉传)佛塔及寺院的转变
印度”塔”的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後,主要演变为楼阁型木塔和砖塔,此外尚有少量墓塔、金刚宝座塔和喇嘛塔等。至於形成原因,长期以来尚无定论。
印度”精舍”的建筑形式传入後,很快与传统的宫殿形式结合。中国寺院从塔院或、塔殿组合,到以殿堂为主,出现以南北为主的纵轴线,东西两侧院落叠加,逐渐转为中国形式的佛教建筑。尔後,原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的塔,被移到殿後方,或另建塔院。
一般谓溯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造立之白马寺,迄今尚无定论。另依《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康僧会传》所载,孙吴赤乌十年(247),孙权为康僧会造建初寺(现南京中华门外)。以此为中国僧寺之嚆矢,或较可信。(资料来源:佛光大辞典)
西晋初年,达官显贵多有舍宅为寺者。南北朝东魏时期,境内寺刹达三万馀所。唐朝建寺之风大盛,建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佛授记寺、开元寺、龙兴寺、大圣慈寺...等。
唐宋之後,禅宗兴起,提倡七堂伽蓝。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後,佛寺殿堂大致配置: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四、中印佛教建筑主要区别
(一)建筑形式
印度佛教遗址多以石窟、塔寺为主。四面围绕,呈现内聚力较强的形式。绕塔(及舍利)礼拜,为重要的修行活动,整体建筑形态较为简约朴实。
中国寺院多为宫殿式、庭院式。南北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山门、佛殿与法堂等,东西向以院落方式灵活扩展,整体建筑形态较为华丽。塔已被移出中轴线,非主要修行活动的重心。石窟与荒野,亦不复成为主要的修行地点。
(二)构造方式
印度寺院以砖、石构造为主。塔的屋顶为覆钵形,上面以竿、伞、相轮(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装饰,後演变为金刚宝座塔的形式。
隋唐以前寺院,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此後,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替代佛塔。殿堂逐渐转变为楼阁式,七至九层,包括木、砖、石、铜、铁、琉璃砖塔等。寺院以木结构为骨架,间架式的构造。建筑单体标准化,以轴线作为群组的平面布设原则。後期发展出更为繁复的斗拱结构与色彩装饰。
(三)空间布置
以那烂陀大学遗址而言,僧人学习、闻法、修行…等,为主要的空间组成。换言之,寺院即学院,生活即佛法。
中国现今多数寺院,崇拜性、礼仪性空间较多,与僧人的学院是隔离的。仅有少数寺院将僧人生活、教学传法、修行…等作为主要核心空间,或融入主要空间。
由於印度佛教衰颓,现存资料有限。
中国佛教方兴未艾,且蓬勃多元发展。
两者间建筑异同的比较,仅是寺院反映当时文化的产品。并且时间纵长数百上千年,变化其巨。谨提资料供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