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中的西口是什么地方?
走西口中的西口是指长城北的口外。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
走西口的社会价值: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走西口中的西口实际上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名叫“杀虎口”,是连通中原地区与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关口。
早在明朝末年,“杀虎口”就已经是重要的多民族贸易市场,再后来,清朝平定西北,这里成为了后勤保障的重镇,聚集的商人越来越多,“杀虎口”也变得相当繁华。
山西人走西口的时间呢,大概是明代中期开始,截止时间大概是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
扩展资料:
“走西口”具体指的是,清代以来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逃荒百姓,前往塞外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
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