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明天要考试,谢谢咯感激不尽啊... 明天要考试,谢谢咯感激不尽啊 展开
 我来答
青春的壮举323
2015-02-17 · 超过5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高二政治第五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一、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反映 想 意识能动性性 主观能动性 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反作用 (通过实践实现 做——实践活动 二、现象、本质、规律比较 现象本质 规律 区 别 是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是事物个别的东西 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是多变的、容易消失的东西 是相对稳定的 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把握 联 系1、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本质不能单独存在,它只能存在于现象之中,也一定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2、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它们或者从这个方面表现着本质,或者从那个方面表现着本质。 三、真象与假象 真象假象 区别 是指从那些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联系 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四、假象与错觉 假象错觉 区别 它是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外部实际表现的反映,属于客观范畴 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觉,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 联系 假象是引起错觉的一个主要原因,错觉是由于人们受假象迷惑的结果 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区别:(1)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从认识的形式和特点看,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间接反映事物。(3)从它们在认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的指导。 (2)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六、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 联系:①都来源于实践,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 区别: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③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它包括正确的理论,也包括不正确的理论,不形成体系的认识不成为理论,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理论。 七、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分别是什么?哪次飞跃更重要?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只有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八、分析与综合比较 分析 综合 含义 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作用 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 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注意 事项①不仅要分析每一个要素 ②还应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③找出本质性的东西 ④在整体中把握各个要素。 ①综合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仅仅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紧紧抓住对各部分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②从中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③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 高二政治第六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一、社会存在与物质,社会意识与意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意识变化落后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比如目前存在的某些封建迷信思想。另一种是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三、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 ①是一种关系。它表示的是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关系 ②具有客观性。一事物是否有价值,不是由人主观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该事物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属性和成分,所以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决定于客体所具有的属性。 ③具有多样性。如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哲学中的价值比具体领域中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它是对具体领域中价值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④具有社会性。指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往往受到社会实践水平、社会历史发展条件制约。⑤具有主体性。指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必须以主体需要为转移。 四、哲学领域的正确价值观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标准 哲学领域的正确价值观标准 初级阶段的正确价值观标准 不 同 点 内容 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符合人类的根本标准 符合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符合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层次 最高价值观标准 阶段价值观标准 适用时 期 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 相同点 二者都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联系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指导意义,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的要求。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标准是一致的,共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 五、个人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 个人正当利益 个人主义 含义 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方向、目的 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是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集体利益 手段 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个人利益 采取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等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关系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概念解释 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人存在和发展必要条件 原理 归纳 一致性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二者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矛盾性 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 方法论要求 坚持 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保卫集体利益,同时,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反对 个人利益之上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忽视和损害个人正当利益,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的思想和作为 认识误区 坚持集体主义就应当放弃个人利益;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都是应当的。 高二政治第七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第七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个观点——个人利益观(强调社会利益,为社会做贡献和社会理想的重要性,但也要说明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 一、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应注意的问题 (1)讲人的本质指人类的本质,不是某个人本质。 (2)讲人的本质是与动物相比较而言的本质。 (3)本质属性不等于唯一属性,人类还有其他属性。 二、 人的自然属性与其他动物的自然属性的关系 区别:(1)人类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存、活动和欲求等方面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其他生物的自然属性是指自然本能的属性。(2)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然性中渗透着人的社会属性,其他生物则只有自然属性,而无社会属性。 联系:(1)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是由蛋白质、糖类、脂类、水等物质构成的有机体,同样要经过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物过程和生化过程,以维持个体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人要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生态环境,包括水、光、热、土壤等无机成分。这些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都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4)都具有本能和欲求,即生存的欲求和性的欲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