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吗

 我来答
小鱼游戏攻略
2020-06-01 · 收集归纳智能制造、PLC、机器人内容分享
小鱼游戏攻略
采纳数:905 获赞数:39025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抑制,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使突触后膜更不易兴奋,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使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当抑制性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使突触后膜膜内相对于膜外负得更多,更加不容易发生兴奋。所以,不管是兴奋性还是抑制性递质,都会使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扩展资料

神经系统是人体九大系统之一,它在人体中起着司令部的作用,使九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内有860亿个神经元,在这些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息就形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意识。那么这么多神经元是怎么进行信息传递的,其实它们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一个结构--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特化的一个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每个神经元都是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轴突的末端伸出很多囊状凸起就形成了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可以是轴突、树突和胞体。

突触前、后膜之间有20-200纳米的间隙称为突触间隙。那么信息如何在突触传递的,胞体合成的神经递质被包裹成囊泡,通过轴浆运输到达轴突末端,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上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电位变化。这样信息就由一个神经元传递给了另外一个神经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