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人问孔子孝道,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

 我来答
司骞ag
推荐于2017-09-13 · TA获得超过36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2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5万
展开全部
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孝论的灵活性。
孔子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坚持因才施教的原则,因问而有答。问者不同,回答就不同,即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孝的内容是广泛的,如同对其他概念一样,孔子对“孝”也从未作过全面的定义。因为他明知,这种做法不仅过分学究气,而且难以收到现实针对性的效果。所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着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针对着在孝行方面有着不同表现的人,孔子对于他们的“问孝”,予以不同的答复。对于自己的弟子,孔子告诉子夏的是“色难”,告诉子游的是“敬”,这可能是由于,子夏和子游都是年轻时进入孔子门下,一方面是生活阅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生活在社会下层,日常生活相对艰难,就简单地认为“孝”就“养”,就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针对这样的片面认识,孔子强调了敬养之态度的重要性。对于孔门之外的人,特别是社会上层的人物,比如孟懿子和孟武伯之类,孔子则针对他们个人孝行中出现的问题,发出了具有批评性的指导意见。在这方面,与后代某些时期的儒生们用某一条具体的孝行原则要求所有社会成员的做法相比,显然是更加合理和有效的。
百度网友5634b94
2019-10-30 · TA获得超过25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78
展开全部
孝的内容是广泛的,如同对其他概念一样,孔子对“孝”也从未作过全面的定义。因为他明知,这种做法不仅过分学究气,而且难以收到现实针对性的效果。所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着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针对着在孝行方面有着不同表现的人,孔子对于他们的“问孝”,予以不同的答复。对于自己的弟子,孔子告诉子夏的是“色难”,告诉子游的是“敬”,这可能是由于,子夏和子游都是年轻时进入孔子门下,一方面是生活阅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生活在社会下层,日常生活相对艰难,就简单地认为“孝”就“养”,就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针对这样的片面认识,孔子强调了敬养之态度的重要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朱户斜光
2015-05-12 · TA获得超过13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53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180万
展开全部
但是透过孔子的不同回答 我们也可以看到 孔子的孝道都围绕敬字 无违 能养 色难 都是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BV1
2017-11-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23
展开全部
那分是什么人,比如孝敬的人和不孝敬的人。这样的回答就大大的不同了。所以每个人问孔子的孝道,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答案?是不是这么说?我认为应该是,希望给个好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可爱1112222
2015-05-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教育艺术所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