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吗?
展开全部
古代一个时后相当于现代两个小时,古人又把一个时后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时初4刻、时正4刻。这样一个时辰8刻,一昼夜就是96刻了。
许多文学作品部描述了古代计算时间的方式。如京剧《逼上梁山》中,林冲唱道:“听樵楼它把三更打”;民歌《叹五更》中“一呀一更里,月牙正偏西呀……”这说明古代我国人民不是用小时、分、秒来计时,而另有计时单位,这就是时辰与五更。
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是十二个时辰,十二时雇用天干地支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l点钟。余类推。
清代的皇家对时间的规定更为详细。《大清会典》中写道:“凡候时,皆准以昼夜。周口十二时。时八刻。刻十五分。分六十秒,……合昼夜皆九十六刻。析之为一千四百四十分。又折之为八万六千四百秒。”这样一来, 1刻为 15分,8刻就是 120分,也就是两小时,这完全和今天的24小时制相同了。
许多文学作品部描述了古代计算时间的方式。如京剧《逼上梁山》中,林冲唱道:“听樵楼它把三更打”;民歌《叹五更》中“一呀一更里,月牙正偏西呀……”这说明古代我国人民不是用小时、分、秒来计时,而另有计时单位,这就是时辰与五更。
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是十二个时辰,十二时雇用天干地支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l点钟。余类推。
清代的皇家对时间的规定更为详细。《大清会典》中写道:“凡候时,皆准以昼夜。周口十二时。时八刻。刻十五分。分六十秒,……合昼夜皆九十六刻。析之为一千四百四十分。又折之为八万六千四百秒。”这样一来, 1刻为 15分,8刻就是 120分,也就是两小时,这完全和今天的24小时制相同了。
展开全部
恩,对的,古代是用的12个时辰来表示1天,现在用24小时来表示,所以是等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时辰,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7849.htm?fr=ala0_1_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