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食礼
展开全部
饮食礼俗,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之一。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一点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国食礼从古至今,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一以贯之: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礼一直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核心,具有中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中国人重人情,而饮食礼仪则是中国社会中最富于人情味的内容之一。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阐述了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的道理。《礼记·仲尼燕居》记孔子语曰:“礼也者,理也。”孔子时代的礼实际指的是一种社会秩序,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表现在饮食活动中的食礼指的就是饮食规范。这规范当然是超出个体行为的社会规范,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共同遵守。“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讲人类的饮食活动之初,食礼便开始逐渐形成。食礼在祭祀鬼神的活动中显得庄严肃穆,在君臣老少的饮宴中显得井井有条。食礼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饮宴活动贯串于几乎所有的礼仪活动。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最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周礼受到孔子的称赞,食礼作为周礼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也是身体力行的。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逆食之礼,左肴右哉,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更有详细的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食礼要求。《礼记·曲礼》中就详细谈到: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渴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腌渍的肉酱。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着腌渍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候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如果是与长者一起吃饭,则更要注意规矩,要先奉尊长,然后自己再吃,要等尊长吃完了才可以停止,不要落得满桌是饭,流得满桌是汤,要小口地吃,快点吞下,咀嚼要快,不要把饭留在颊间咀嚼。同时还要注意:“羹之有菜者用木夹,其无菜者不用木夹”。如果是君臣之间,则要讲究揖让周旋之礼,通常都是主人先祭,客人后祭。如果是君赐臣食,臣可以不祭,君以客礼待臣,臣就要祭了,但也得先奉君命,然后才祭。上菜以后,待食的臣子,要遍尝各味,然后停下来喝饮料,等国君先开始,才能吃。吃菜时要先用近处的菜,由近处开始,然后才渐及远处,以免贪多之嫌。我国的一整套饮食礼仪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尊让契敬”的精神,它要求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遵照礼的规定有秩序地从事饮食活动,以保证上下有礼,从而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生活方式。这套饮食礼仪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日常生活和交际的需要,饮食生活中的礼仪进一步固定下来,至今仍在沿袭。 在中国众多的饮食礼仪中,宴饮之礼可以说是集中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饮食礼仪。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烟及点心;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下地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末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清代时西餐已传入,西餐食礼也随着传入,这对我们固有的饮食礼俗带来了一些冲击。东西方文化有异也有同,饮食文化亦不例外。西餐传入后,它的合理卫生的食法已被引入到中餐宴会中。例如分食共餐制,在中餐较高等级的宴会上已广为采用。虽然这种饮食礼制在中国古代就很盛行,但我们现在的做法确实是受到了西餐的启发,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于此得到最好的体现。在古代正式的筵席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时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汉代初期的一次礼制改革,主要便是围绕宴礼进行的。我们现在的盛大国宴,则是在请柬上注明应邀者的姓名和席位号码,简单明了。与宴者只要按照席号入位,一般是不会发生差错的。旧时饮食礼仪越在社会上层,越是苛细烦琐,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十分严格,饮食是一项受严格的社会规范支配的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礼仪被淘汰了,有些则被更新了,但总的看来,我国的饮食礼仪仍然十分讲究,这里面当然有一些繁文缛节的弊病。但是,我们今天仍然要讲究饮食礼仪,革除烦琐礼节,实行与社会精神文明相适应的饮食礼仪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这也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个侧面反映,并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 食俗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节令食俗,又是民族食俗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从岁首到岁末,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几乎连绵不断,而且多姿多彩。这些富有社会意义、生活情趣和时令特色的节日,都有其不同的内容、食俗和庆祝方式。
透过这些食俗,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喜好、风尚、习惯及其内涵,而且对于从民俗角度研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汉族的各类岁时节庆日差不多都有相应的特殊食品和习俗。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就寓含着亲人团聚、阖家安康的意义和祝愿;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寓含着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的良好祝愿。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庭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元宵节的食、饮大都以“团圆”为旨,有圆子、汤圆等。各地风俗不同造成一些差异,如东北在元宵节爱吃冻果、冻鱼肉;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把深切怀念杰出的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重的乡土感情结合起来,千百年来传承不衰;端午节的雄黄酒则将保健效用和信仰心理作用结合为一体,成为既驱虫又避邪的吉祥饮品。中秋节的月饼,与自然天象的圆月相对应,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和祝福,月饼既成为自然景象的象征物,又被赋予浓重的文化意义。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节的食物大都是以奉献老人为主,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还吃羊肉和狗肉;祝福老人,避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以礼为重
透过这些食俗,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喜好、风尚、习惯及其内涵,而且对于从民俗角度研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汉族的各类岁时节庆日差不多都有相应的特殊食品和习俗。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就寓含着亲人团聚、阖家安康的意义和祝愿;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寓含着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的良好祝愿。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庭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元宵节的食、饮大都以“团圆”为旨,有圆子、汤圆等。各地风俗不同造成一些差异,如东北在元宵节爱吃冻果、冻鱼肉;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把深切怀念杰出的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重的乡土感情结合起来,千百年来传承不衰;端午节的雄黄酒则将保健效用和信仰心理作用结合为一体,成为既驱虫又避邪的吉祥饮品。中秋节的月饼,与自然天象的圆月相对应,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和祝福,月饼既成为自然景象的象征物,又被赋予浓重的文化意义。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节的食物大都是以奉献老人为主,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还吃羊肉和狗肉;祝福老人,避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以礼为重
追问
文化意义。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节的食物大都是以奉献老人为主,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还吃羊肉和狗肉;祝福老人,避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以礼为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