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7教学设计和反思

 我来答
wxmao88
2016-11-2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wxmao88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9716 获赞数:532721
截止目前,采纳数达到2.9万,采纳率达97%,已升至19级。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 算。
2.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探究
1.激趣导入:我们的好朋友一年级的小朵朵可急坏了,她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去帮帮 她。
2.分析问题
(1)出示例题中第一个信息: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引导至少要23个)追问:有没有可能是20个、15个?为什么?在出示“还剩5个”和问题,完成的读一读。
(2)解释“原来”是什么意思(动画演示把23个桃还给树上)?原来树上的桃分成了几个部分?怎样求原来的桃?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把摘下的桃和和剩下的桃合起来)
3.解决问题
(1)指名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5=28,让学生回答23表示什么?(生:23表示 小猴采了23个桃子)贴出板书:已摘的,5表示什么?贴出板书:剩下的,28表示什么?贴出板书:原有的,师追问:为什么用加法?(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原有的桃就要把已摘的桃和剩下的桃合起来)。
(2)介绍些单位名称:多媒体出示算式,找找和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生发现多了一个“个”,介绍“个”是单位名称,引导学生在条件和问题中找一找,板书。说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算式的后面都要加上合适的单位。
(3)介绍答:问题是什么?怎么回答,说明把问题中不知道的多少变成算出的得数就行了。
二、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创设情境1——智慧乐园拼图中的问题。(出示课件)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猜猜毛毛虫老师会提个什么问题?(生自己提问)然后独立解答。学生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这样做?(引导说出一共的拼板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已经拼好的,另一个部分是还有的,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一共有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板书(数量关系)提醒最后检查一下单位,并口答。
(2)创设情境2——开心乐园中的问题。(出示课件)农场里正在收白菜呢,一起读一读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江明明和小朵朵设计两个不同的答案进行判断,并说说为什么,使学生明确要求原来有多少,我们不能从一共的数里去减,应该反过来思考,把已经收的和没有收的加起来求出一共的50棵。
2.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三道题,都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引导:都要求原来一共的数)师引导:像已摘的、已拼的、已收的这些我们可以说成是去掉数,还剩的还有的这些我们可以说成是剩下数,用去掉数+剩下数就等于原来一共的数(出示板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出示板贴)
3.巩固提高
(1)对比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中的(1),师读题,再让学生读一读,然后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再出示(2),师读题,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比较:都是求现在有多少,为什么上面一题用加法,而下面一题却用减法。(引导学生说的第一题要求现在有多少是一共的意思,第二题求现在又多少是现在剩下多少的意思。)说明两道题差不多,但是方法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动脑经思考。
(2)隐藏条件练习。情境创设小朵朵编题目:______,已经吃了4个,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根据板书对照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数,还少了什么数?在图中找出隐藏条件,然后读一读,列式计算并口答。(引导把去掉数和剩下数加起来等于一共数)
(3)自己编题。
A、课件出示:树上飞走了10只小鸟,________,树上原来有几只?根据板贴分别找一找有了什么数?还少了什么数?然后出示两个条件:还剩10只和又飞走了10只,让学生选择并说说理由,然后列式计算。
B、____________,书架上还剩10本,原来有多少本书?自己轻声读一读,说说已知什么?还少了一个什么数?学生讨论,添加一个条件,根据学生添加的条件列式计算。
三、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师:怎样求这类题?(引导把原来或一共的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去掉数,另一部分是剩下数,要求原来数或者一共的数就要把去掉数和剩下数加起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加上单位名称并口答等)
教后反思: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实际上就是“求被减数”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的求和问题,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充分理解这类题的数量关系,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本课的例题是小猴摘桃的情境,而练习题中多半是生活中的情境,教材本身就已经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但是为了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我深入去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一年级的小朵朵和毛毛虫老师,于是,我就以这个为主线,通过小朵朵遇到难题,毛毛虫老师带他们去课外找一找,小朵朵学会了知识用一用等情境,让学生始终处于故事情节之中,因此,学生从课的一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2.自主探究,培养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这是探究活动的原动力。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设置疑问:“有没有可能是20个、15个”,帮助小朵朵解释“原来”的意思,动画演示把摘下的桃还到树上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接下来,学生对如何求原来数进行了讨论,通过交流,感悟用已摘的数加剩下的数就能求出原来的数。在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的时候,通过交流为什么用加法算,使学生在相互启发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一进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后面的练习中,我更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主读题、提问题、提条件等,逐步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分层练习,提升思维。
快乐课堂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精心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层次性练习,让每个学生当堂练习,检测学习的成效。杜绝一刀切的机械练习,在多样、多层次的练习中巩固知识与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感受。因此本课的练习形式多样,有独立解答、判断对错、选择条件、自己独立填条件等,从各个练习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练习内容分三个层次:基本练习、对比练习、补充条件练习。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自我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得到提升,内心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孩子们的兴趣较高,但有一小部分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孩子被我忽略,没有来得及当场纠错,对于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解题思路还要进一步培养。另外,学生对数量关系不是很理解,如在选择条件的时候,很多学生虽然经过了分析,但仍然选错,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继续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尽量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