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意义
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
合作方式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
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基础:
中共: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中共二大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国情,认识到当时影响和阻碍中国发展的是北洋军阀势力、帝国主义和封建守旧势力.明确地提出联合一切可联合的爱国力量,使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成为了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新三民主义和国民党一大‘联共联俄辅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在历经护法和护国运动的失败后,也认识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勾结是实现民主共和的一大障碍.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内容:原本片面强调反清的‘民族主义’(驱除鞑虏)上升为整个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进步思想,‘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也扩大了主体范围,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和节制资本的主张.这使其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相结合.也为国民党联合包括中共在内的民主政治力量提供了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中,提出了‘联共联俄辅助农工’三大政策,允许中共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加强双方的合作。
第一次国共和作的历史意义
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5.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战争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中共二大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国情,认识到当时影响和阻碍中国发展的是北洋军阀势力、帝国主义和封建守旧势力.明确地提出联合一切可联合的爱国力量,使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成为了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新三民主义和国民党一大‘联共联俄辅助农工’三大政策
1.孙中山在历经护法和护国运动的失败后,也认识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勾结是实现民主共和的一大障碍.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内容:原本片面强调反清的‘民族主义’(驱除鞑虏)上升为整个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进步思想,‘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也扩大了主体范围,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和节制资本的主张.这使其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相结合.也为国民党联合包括中共在内的民主政治力量提供了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中,提出了‘联共联俄辅助农工’三大政策,允许中共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加强双方的合作.
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在1922年中共二大时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和最低纲领——打倒军阀;
<img src="https://copyright.bdstatic.com/vcg/creative/3c71c60c7f6c81940447a1e5d5953230.psd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通过这两次的会议,党明确了未来的革命方向。但是同时也非常明白到了当时的各种革命力量,包括党自己,都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所以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2、国际共产主义的推动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根据马林的提议作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的决议传到中国,对促进国共合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反应出来早期我党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