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想政治课 贴近学生生活

 我来答
houzheng1976
2017-04-1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houzheng1976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73993 获赞数:337201
无锡机电分院数学教研室主任 无锡机电分院文化课科研指导委员 无锡机电分院骨干教师负责人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就要把思想品德融人生活,紧密与生活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拓展延伸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
教学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么一个情景:
“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进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我一瞧,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
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
然后提出问题:
1、中年妇女为什么会“皱起眉头,面露不悦”?
2、你们认为她“喃喃自语”些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中年妇女的言行?
我让学生各自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中年妇女行为的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怎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又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留给别人,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
新课程观倡导“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又为目标服务的;内容的活动化,活动要内容化,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形式必须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本校实际。要避免教师注重的只是课堂形式上的精彩;而忽视课堂教学本质。要避免教师注重的只是课堂形式上的精彩;而忽视课堂教学主体;形式上的热闹不等于课改理念,更不等于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也并不完全取决于课堂形式。所以,一定要处理好外表的热闹和内在的关系。例如教七年级上册《直面挫折》一课,在“微笑面对挫折”中,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时,让学生分组活动:①、名人组——哪些名人曾经有过哪些挫折?②、常人组——我们身边的人曾经有过哪些挫折?③、个人组——你曾经有过哪些挫折?让全班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组别,说出一件具体的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整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一种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的在课堂上发言,把主角让给学生扮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行使。力争使课堂活动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教材的设计上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开放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 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 “ 纯道德的生活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关键在于发现和利用。思品教学也不例外,事实上,思品学科在这一点上比其它学科具有更大的优势,许多的身边事、身边人都可以作为现成的教材使用。
我在教学七年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换位思考,可以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共同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通过课堂大讨论,把课堂知识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亲自体验、感受、思考,将课文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展开并不断充盈、完善,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四、新课导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一种内部动力。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知识的重要。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入手。如在讲授九年级“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的内容时,我在导课时采用了图片展示的形式,我把学校周围环境和学生上下学路过的地方用照相机拍了下来,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一看马上来了兴趣,都认为太脏了,应该治理。我又进一步引导使他们对环境的现状有更深的了解,在事实面前,更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意识,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采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五、知识拓展贴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的实践。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程作业应该有少量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内能够完成,这就要求内容要精简,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作业,更应注重实践。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亲子之间》这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并把所看到的和感受写下来。通过为父母洗脚同学们既理解了所学内容,最主要的是指导了他们的实践。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公民责任和义务。
六、整合时政热点,增强学生责任
德育功能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与灵魂。关注时代热点,是思想品德课本身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的。思想政治课应永远牢记社会的需要,回归教育的宗旨,凸现学科的特色,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头脑,做一名言行一致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的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整合时政热点,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共同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判断正误,学会分析内因,学会明辨事非,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在整合中力求在时间上接近学生;在空间上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责任。例如:例如教《生命的价值》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我设计了三条教学思路: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延伸生命的价值。在“延伸生命的价值”中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榜样或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他们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最后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要求学生课前各自收集—位名人,思考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这时我努力重组教材内容,以广为人知的“最美教师张丽”的故事为内容,让学生议论,整合时政热点,从而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责任。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生活背景,从而模拟生活,再现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有本校特色的生活素材来替换和改造教学内容,将书本知识还原为生活背景,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真正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帐号已注销
2017-04-17 · TA获得超过16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48
采纳率:39%
帮助的人:495万
展开全部
怎么可能,思想政治就是一本书,况且书里教的,和真正的思想、政治根本没联系,华而不实的东西用来贴近生活,和用纸包火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