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迁移是指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教师的指导;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发挥其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学习情境的相似;简单的举个例子有些考生喜欢在自己的学校考试,却不习惯去其他考场考试。原因是自己学习的环境比较熟悉,容易回想学过的知识,这就是学习情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学习材料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先前学习同后来的学习之间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易发生。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常常会复习一下整数的加减法,这是因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教师在讲授时将两者进行比较,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学习者的概括能力;学习者概括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到学习的迁移程度。一般学习者概括能力强,其学习迁移能力也会比较好;反之因此,学习迁移能力则较差。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对知识概括能力的培养。
定势作用;影响学习迁移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定势作用。它的影响如一把双刃剑,可以促进学习迁移,也可以阻碍学习迁移。
学习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学习者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若学习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则能形成有利于学习的心境,让学习者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反之,学习者若态度消极,则没有心情参与学习,自然学习迁移也不容易发生。
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不同的人对相同学习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只是理解了学习材料表面的知识,其内在实质并不理解。则难以进行学习迁移。反之,有些人理解透彻,不管学习材料怎么变化,都能够掌握实质,能很好的进行学习迁移。
【答案】(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外在的刺激与外在的反应的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现代的研究对迁移中所需的内在心理特性的相似性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迁移的产生既受到客观相似性的影响,也受到主观相似性的影响。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正因如此,定势在迁移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4)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