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看您是成都有机所毕业的,今年考研有一些问题想问您,不知道可以吗?
3个回答
2019-05-24
展开全部
听了太多人说她们的尘埃落定,终于等到了属于我的尘埃落定,遂而写下这篇经验贴。让我说经验帖的作用的话,我觉得经验帖就像菜谱里的佐料,各位烹饪者需因个人情况,酌情添加。
我是一名二战考研狗去年我以349分与南师教原错失良缘,今年以347分(初试第9,复试第6)与南师教原喜结连理啦!各科成绩:政治66,英语一61,专业课220。
政治:66分
第一遍:基础班视频+ 推荐天道考研米鹏老师的视频,看完视频看配套资料做后面的习题
第二遍:强化班视频+1000题+错题回看知识点
第三遍:历年真题+知识点表解(这样可以抓住重点知识常考知识)+错题回看知识点
第四遍:早上政治资料+做各种模拟题+时政小册子(这个时间段需要准备的比较多,答题套路推荐米鹏视频,马原重要原理背熟,米三必须背熟。时间特别紧,背的又多,选择题一定要好好重视,尤其多选,可通过多做多选题来提高,选择题背知识点不如多做题)
英语:61分
⒈背单词,考研多会结束就背到多会。
⒉真题刷两遍或者两遍以上,真题中的单词做完一份总结一份,阅读要全篇翻译,虽然费时,但是你会感觉收效很高,翻译题就不用太费劲去练了,除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阅读视频看鱼姐的,有两部分内容,阅读解析加长难句解析。
⒊5500单词一天一个单元一个月看完
⒋每日一句每天都要看,天道考研鱼姐的阅读三步法,五夜十篇,点睛班
⒌作文可以早早开始背,但是背完了一定要写,自己写作文的时候能把背过的用上才是没白背,否则背了那么多练得太少,一上考场你就会发现懵了,考场上在头脑中搜索背过的素材现场组织绝对发挥不好,我就是这样,所以作文考的特别不好。
还有一点就是,试卷跟我们买的真题不一样,排版很密,看着看着你会感觉晕的不行,建议拿答题卡盖住下面的看完一行挪一下答题卡看完一行挪一下。
专业课620教育基础综合:220分
关于专业课,我真的听到好多学校专业课第一名是跨考生的案例了,我翻过她们的经验帖,无一例外背的超熟。轻视别人靠死记硬背夺第一是不可取的,我以为万般活学皆以死学为始。你应当想想人家有什么背诵的技巧?背的内容是和你的有什么区别?我当时背了五遍,从四月份开始背的,一个星期一本书。背的过程中要注重每一遍的侧重点,不要贪婪,每一遍都想背全背熟,这样很容易疲惫、占用其他科目复习时间而且影响背诵遍数(背一遍和背三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就在于此),比如第一遍我就是要背熟框架和阅读课本,第二遍我要梳理笔记,对知识点的掌握达到百分之六十……我还要再强调的是制定目标的合理性和完成目标的坚决性,我觉得大多数人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存在制定目标任务太少的情况(如果你是认真准备考研的情况下),所以避免制定的任务太多超过个人能力,因为太多次完不成的体验会消解你的学习动力。背诵的技巧的话,建议阅读背诵法、理解记忆法、编顺口溜、比较记忆法和冥想回忆法结合使用。尤其是冥想回忆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对当天内容回忆默背,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对昨天内容再回忆默背。这个过程其实是加深知识编码,系统整理自己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一定要执行。人物思想和外教史法案建议大家每天背一个大人物一个小人物,两个法案。题目练习,做目标院校真题,以南师为例,南师从2014开始自命题,所以只有四份真题,真题珍贵留着模考用,前期的题目练习可以使用311真题汇编,南师的考生选择题有可能考25道也有可能考15道,但是要比统考简单,所以练完311的题目加上背诵选择题是没有什么问题。之前一直听人说南师题目很活,考了两年我觉得其实不活,除了论述题和材料分析。近年来教研的部分考的也不多而且比统考简单,至于今年会不会变这是个未知数,所以千万别因为我这句话放松教研复习,此外,南师的教研复习决不能只复习袁振国考试那本书,要结合天道考研研究生学姐那本书复习的,你看过真题就知道了,有一年考定比,定类测量那道题。关于教心的话需要多注意,考点其实挺多的,统考的德育部分主要在教原南师的则在教心,而且南师的教心书目偏著作类统考的偏教材,有些观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同学使用统考参考书需要注意一下。教原的话十二章一定好好复习特别容易考到,其他章节哪里重要你们是知道的,我就提醒一下十二章。论述和材料分析是需要你们关注教育热点的,平常可以多上一下中国教育部网站,比如今年复试的时候考了一道题:有人认为当前学生减负是一个伪命题,请谈谈你的看法,我正好看过教育部官网对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定义就很容易了。南师的复试笔试题量也和初试一样大,不过各位千万别被吓到我写字也不快能答完,并且南师很看重复试笔试成绩的。
二战,平常心就好,读研了要学习,考研也是在学习,不过是在不同的场所做同样的事,都是在奋斗,我们不丢人!加油(ง •̀_•́)ง!最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报考之前,我想我都第二年了,报一个不好的学校多丢人,考不上更丢人,;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想:我只想上学,其实稍微报低一点能上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所以,想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不要畏首畏尾,也不要好高骛远,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
我是一名二战考研狗去年我以349分与南师教原错失良缘,今年以347分(初试第9,复试第6)与南师教原喜结连理啦!各科成绩:政治66,英语一61,专业课220。
政治:66分
第一遍:基础班视频+ 推荐天道考研米鹏老师的视频,看完视频看配套资料做后面的习题
第二遍:强化班视频+1000题+错题回看知识点
第三遍:历年真题+知识点表解(这样可以抓住重点知识常考知识)+错题回看知识点
第四遍:早上政治资料+做各种模拟题+时政小册子(这个时间段需要准备的比较多,答题套路推荐米鹏视频,马原重要原理背熟,米三必须背熟。时间特别紧,背的又多,选择题一定要好好重视,尤其多选,可通过多做多选题来提高,选择题背知识点不如多做题)
英语:61分
⒈背单词,考研多会结束就背到多会。
⒉真题刷两遍或者两遍以上,真题中的单词做完一份总结一份,阅读要全篇翻译,虽然费时,但是你会感觉收效很高,翻译题就不用太费劲去练了,除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阅读视频看鱼姐的,有两部分内容,阅读解析加长难句解析。
⒊5500单词一天一个单元一个月看完
⒋每日一句每天都要看,天道考研鱼姐的阅读三步法,五夜十篇,点睛班
⒌作文可以早早开始背,但是背完了一定要写,自己写作文的时候能把背过的用上才是没白背,否则背了那么多练得太少,一上考场你就会发现懵了,考场上在头脑中搜索背过的素材现场组织绝对发挥不好,我就是这样,所以作文考的特别不好。
还有一点就是,试卷跟我们买的真题不一样,排版很密,看着看着你会感觉晕的不行,建议拿答题卡盖住下面的看完一行挪一下答题卡看完一行挪一下。
专业课620教育基础综合:220分
关于专业课,我真的听到好多学校专业课第一名是跨考生的案例了,我翻过她们的经验帖,无一例外背的超熟。轻视别人靠死记硬背夺第一是不可取的,我以为万般活学皆以死学为始。你应当想想人家有什么背诵的技巧?背的内容是和你的有什么区别?我当时背了五遍,从四月份开始背的,一个星期一本书。背的过程中要注重每一遍的侧重点,不要贪婪,每一遍都想背全背熟,这样很容易疲惫、占用其他科目复习时间而且影响背诵遍数(背一遍和背三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就在于此),比如第一遍我就是要背熟框架和阅读课本,第二遍我要梳理笔记,对知识点的掌握达到百分之六十……我还要再强调的是制定目标的合理性和完成目标的坚决性,我觉得大多数人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存在制定目标任务太少的情况(如果你是认真准备考研的情况下),所以避免制定的任务太多超过个人能力,因为太多次完不成的体验会消解你的学习动力。背诵的技巧的话,建议阅读背诵法、理解记忆法、编顺口溜、比较记忆法和冥想回忆法结合使用。尤其是冥想回忆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对当天内容回忆默背,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对昨天内容再回忆默背。这个过程其实是加深知识编码,系统整理自己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一定要执行。人物思想和外教史法案建议大家每天背一个大人物一个小人物,两个法案。题目练习,做目标院校真题,以南师为例,南师从2014开始自命题,所以只有四份真题,真题珍贵留着模考用,前期的题目练习可以使用311真题汇编,南师的考生选择题有可能考25道也有可能考15道,但是要比统考简单,所以练完311的题目加上背诵选择题是没有什么问题。之前一直听人说南师题目很活,考了两年我觉得其实不活,除了论述题和材料分析。近年来教研的部分考的也不多而且比统考简单,至于今年会不会变这是个未知数,所以千万别因为我这句话放松教研复习,此外,南师的教研复习决不能只复习袁振国考试那本书,要结合天道考研研究生学姐那本书复习的,你看过真题就知道了,有一年考定比,定类测量那道题。关于教心的话需要多注意,考点其实挺多的,统考的德育部分主要在教原南师的则在教心,而且南师的教心书目偏著作类统考的偏教材,有些观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同学使用统考参考书需要注意一下。教原的话十二章一定好好复习特别容易考到,其他章节哪里重要你们是知道的,我就提醒一下十二章。论述和材料分析是需要你们关注教育热点的,平常可以多上一下中国教育部网站,比如今年复试的时候考了一道题:有人认为当前学生减负是一个伪命题,请谈谈你的看法,我正好看过教育部官网对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定义就很容易了。南师的复试笔试题量也和初试一样大,不过各位千万别被吓到我写字也不快能答完,并且南师很看重复试笔试成绩的。
二战,平常心就好,读研了要学习,考研也是在学习,不过是在不同的场所做同样的事,都是在奋斗,我们不丢人!加油(ง •̀_•́)ง!最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报考之前,我想我都第二年了,报一个不好的学校多丢人,考不上更丢人,;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想:我只想上学,其实稍微报低一点能上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所以,想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不要畏首畏尾,也不要好高骛远,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
展开全部
12人报名参加考研,几乎所有人都是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部分成绩稍好的是大三暑假才开始,因为他们原本指望能保研,看到成绩实在无望了才开始着手准备。结果当年就上了两个,一个被北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另一个本校调剂。其余10人全部落榜,且很一致地选择了“二战”,经过一年奋战,10人全部上了国家线,最后有九人被录取,其中两人是调剂录取,没录取的一人是因为不想调剂选择了就业。

为何两次考研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也跟部分同学聊过,并观察分析了他们两次备考的表现。以第一次就考上的同学为例,考上北大的同学,原本成绩就不怎么样,所以也没作他想,目标就是考研。虽然也是从大三开始备考,但是投入程度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因为本科阶段成绩不好而自暴自弃,而是专注于考研,执行力特别强,从来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放松复习。“二战”考研的同学,在经历了一次考试后,总结了经验,也有了相对充分的时间来准备,关键是毕业后,自己没有选择就业,就只能在考研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再没有理由像第一次备考的时候三心二意,所以在备考的时候,学习的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考研最大敌人是自己,要充分认识到考研难在复习备考的过程
考研是一项独自完成的系统工程,从考试难度来说,也许比高考低,因为考研的录取率相对不低,竞争的对手相对也少得多;但从备考过程来说,难度绝对要高于高考。因为从信息收集,复习资料准备,备考过程的监督,都需要自己独自完成,没有人能帮助你,而恰恰很多同学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并不强,又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所以备考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松懈或者效率低下的情况。要想提高自己的效率,就不要想着别的退路,也不要给自己找太多借口,暂时放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容易让人分心,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复习时忍不住拿出手机,看见同学在寝室打游戏也忍不住要打几局,看见别人在追电视剧自己也忍不住要看几集,这样一开始就很难抑制自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复习计划,养成好习惯。如果能有效地熬过备考这段时间,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

复习备考在效率而非时间,但备考时间一年左右为宜

为何两次考研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也跟部分同学聊过,并观察分析了他们两次备考的表现。以第一次就考上的同学为例,考上北大的同学,原本成绩就不怎么样,所以也没作他想,目标就是考研。虽然也是从大三开始备考,但是投入程度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因为本科阶段成绩不好而自暴自弃,而是专注于考研,执行力特别强,从来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放松复习。“二战”考研的同学,在经历了一次考试后,总结了经验,也有了相对充分的时间来准备,关键是毕业后,自己没有选择就业,就只能在考研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再没有理由像第一次备考的时候三心二意,所以在备考的时候,学习的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考研最大敌人是自己,要充分认识到考研难在复习备考的过程
考研是一项独自完成的系统工程,从考试难度来说,也许比高考低,因为考研的录取率相对不低,竞争的对手相对也少得多;但从备考过程来说,难度绝对要高于高考。因为从信息收集,复习资料准备,备考过程的监督,都需要自己独自完成,没有人能帮助你,而恰恰很多同学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并不强,又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所以备考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松懈或者效率低下的情况。要想提高自己的效率,就不要想着别的退路,也不要给自己找太多借口,暂时放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容易让人分心,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复习时忍不住拿出手机,看见同学在寝室打游戏也忍不住要打几局,看见别人在追电视剧自己也忍不住要看几集,这样一开始就很难抑制自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复习计划,养成好习惯。如果能有效地熬过备考这段时间,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

复习备考在效率而非时间,但备考时间一年左右为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在其他配置上,OPPO曾宣布将于2月23日展示具备量产能力的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OPPO Find Z极大可能就会搭载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采用潜望式结构 超广角+超清主摄+长焦的三摄组合,并有望搭载光域屏幕指纹技术,支持双指解锁,小伙伴们可以期待一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