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古代的帝王不愿意当太上皇,提前几年让太子继位以保持政局未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大权在握时,诸事太平。一旦天子退位,新的继位者又根基不稳,难免会有居心叵测的人趁机兴风作浪。如果他们能提前几年让太子继位,似乎可以保持政局稳定,但是天子大多数都不会这样做,原因有诸多方面,而舍弃不了权势带来的成就感或许是重中之重。
第一个方面,皇帝好不容易当上了九五之尊,还没享受够权势的快乐,就要拱手让人,这实在是难以接受,而贪恋权势也成了人的本性。就像在靖康之变的时候,宋徽宗和宋钦宗被绑架了,这个时候,赵构被拥立为王。赵构已经是皇上了,岂会再理会之前的皇上,把他们救回来和自己强皇位似乎也说不清。已经在人上人的位置了,岂能轻易拱手让出。皇权的诱惑力是很巨大的,所以当时赵构如何做出选择都是合乎情理的,况且也不是他是这样做。康熙在晚年的时候,他的九个儿子都可以独当一面了,但是他迟迟不肯让位,这才引发了九个儿子夺嫡之乱。
第二个方面,有的皇帝不提前让位是自己的原因,而有的确实因为自己突然过世,还没来得及自己的子孙谋划。就像刘备,他以为自己可以拖到为关羽报仇雪恨之后再慢慢给自己的儿子刘禅谋划,却没想到病的太严重,而病死在了白帝城,自然也没办法帮刘禅稳定朝中的局势,只能拜托诸葛亮辅佐了。
第三个方面,如果皇帝退位了,虽然被尊称为太上皇,好像至高无上的,但是手上并没有任何权利,毕竟新人帝王岂会把权利给你。皇室子弟大多薄情寡义,血亲也没有任何滤镜加持。就像武则天,她是在病的很严重的时候,被太子李显和宰相他们联合逼着退位的。武则天最后的岁月里并没有可以交心的人陪伴在身边,而李显虽然每十天会带领朝臣拜会她一次,也只是做个样子,表明自己是个孝子罢了。这样的晚年生活不是帝王们所希望的,比起在高位的时候高出不胜寒,也好过这样人走茶凉,无人问津。
综上所述,帝王不让位也是“理所当然”了。
这里涉及到皇帝年龄的问题,谁能预料自己能活多少岁,古代皇帝死的时候都很年轻,除了开国皇帝年龄稍微大一点,很多皇帝继位年龄都比较年轻。有的太子甚至死在皇帝之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真的合适吗?比如明朝朱元璋,本来想把皇位让给太子,结果太子早死。所以,皇帝无法预计自己的年龄,也无法提前把皇位让给太子。
其次,如果皇帝退位以后,太子比自己有才能还好,要是不好,搞不好太上皇命都保不住,想另外立皇帝可能吗?说日本皇室几千年不变!说实在的,日本在唐朝的时候,估计才趋于统一,他们是单一的民族,大和名族认为,他们是天皇的后裔,而且对天皇非常忠心。这和国内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是多名族的国家,内忧外患,及时内部不叛乱,而外族也会入侵,所以王朝更替非常频繁。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要想,万世一系绝对不可能。
中国古代向来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说法,没有人愿意早早的去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名誉董事长;中国古代的事例证明提前让太子继位并不能保持政局的稳定,反而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太上皇没有实际权力,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首脑!但是太上皇有一个权力——他能立新皇帝。所以新皇帝一上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肯定要防止太上皇立新皇帝;肯定要软禁太上皇。而各路藩王有当皇帝的野心,肯定要利用太上皇闹出点事来。
当皇帝退位后,掌握不了实权,自己生死难料之外,而且非常容易引发动乱。比如,赵武灵王提前让幼子即位,结果闹出沙丘宫叛乱,自己饿死在沙丘宫;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软禁了太上皇李渊;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传位给唐肃宗,唐肃宗软件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被亲儿子宋钦宗软禁,最后被掳到北方……让太子锻炼的皇帝倒是很多,朱元璋还没有退位就让太子朱标打理朝政,朱标英年早逝;康熙立太子胤礽,让他处理朝政,结果下面的儿子们一通乱战,太子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