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2、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3、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扩展资料
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孝陵
这个十三陵其实就是十三个皇帝埋葬的地方,整个明朝只有两个皇帝没有葬在这个陵墓中,那他们都去了哪里呢?第一就是朱允炆,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叔叔朱棣,这叔侄对于皇位之间的战争,最终以自己的侄子失踪为结束。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自己的儿子而选择自己的孙子?因为当时嫡长子继承之刚刚兴起,而他又专心培养自己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希望他能成为皇帝。但是没想到自己的大儿子身体不好,所以提前早逝。他在心里就认定了自己的大儿子是皇帝,所以才会将皇位直接传给自己的孙子。
虽然很多人认为朱棣才应该是皇帝,但是他不仅是庶子还已经成为了亲王。如果匆匆忙忙叫自己的儿子回来,就会引起藩王与皇位之间的争夺。但是没想到叔侄之间最终没有免除一战,而朱允炆也在这场大战中消失了,自然就没有办法住进皇陵。即使传闻他最后做了和尚,但是谁也没能找到他,这位少年皇帝就此消失了。
第二位就比较可怜了,那就是英宗。他虽然成为了皇帝,但是依旧却没有葬入十三陵。他作为皇帝,却执意出征,但是没想到他被蒙古的首领所俘虏。在危急的情况下大臣将他的弟弟推举为皇帝。即使最后他被释放回来,也因为没有价值而将他送进了皇城的边角宫殿。
即使后期发动政变,他重新成为了皇帝,他依旧没有住进十三陵,不是他不能进,而是他早就为自己修好了陵墓。所以他就被葬了进去,但很多人也认为是因为他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