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吃生活的苦还是吃学习的苦?
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毫不犹疑的选择吃学习的苦,因为吃不了学习的苦,就会要吃生活的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未来,尤其是对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以前家里条件差,没能上大学,甚至还有不少人连学都没有上过,没有一技之长,一辈子也就只能种种田,养养鸡鸭,忙忙碌碌一辈子,也赚不了几个钱。
也许也有人会说,那些没读书的也一样能当大老板,那个谁辍学了当大作家也能赚钱,那个谁当网红了,月入百万,赚钱的办法实在是太多了。可是现实是,一万个辍学的人当中能当大老板的能有几个,网红也不是谁都能当,要有才艺,还得能说会道。你不努力读书,不学习,脑子里没有墨水,你能蹦出多少有涵养的话语。
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没有吃学习的苦的人,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只能去工地搬钻,进工厂,累死累活,月薪不到三千,连自己的养不活,更不要指望养家糊口。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如果父母依旧辛苦,那我们长大有什么意义,你不吃学习的苦,不管是你自己,你的父母,你的孩子都要跟着你吃生活的苦,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你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拿什么赚钱。所以说啊,宁愿吃学习的苦,也不要吃生活的苦。
身边太多的例子,太多的现实告诫我们,吃得了学习的苦的人,也绝不会吃生活的苦,我们也要告诫我们的孩子,宁愿吃学习的苦,也不要吃生活的苦,而你吃得了学习的苦,生活就不会苦,你才有能力给你的家人带来更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生活的苦和罪往往就是自己吃,自己受,对外界没什么影响。比如在风沙中等公交车,不想等可以打车,想等就继续等,这是一个完全个人的事情。而在放弃打车,选择冒着漫天风沙等公交的过程中,人们在痛苦的同时,会感觉这个苦是真的“有意义”,在抱怨的同时往往会有一种类似殉道者的愉悦感,会不自觉的给自己所吃的苦加入很多的戏,比如『我是在磨练自己的心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尽管最后往往是心志没有见怎么磨练,大任也始终没有降下来,但是自己吃的苦依然能够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而获得某些满足感。
吃学习的苦就不同了,因为学习是有客观的评判标准的,做为学生,那就是考试分数,进了职场,那就是业绩。考卷不会因为一个人每天都在熬夜看书而主动降低难度,客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很努力就哭着闹着找他签约。一旦有了一个外在的评判标准,人们就有了新的顾虑:
如果自己始终不努力,还可以安慰自己说只要自己一振作,就什么都好了,可以轻松的达到标准;而如果自己努力过了还是如此,那岂不是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这无疑是对自信的毁灭性打击。无论身份地位高低,人其实都是有自尊需求的,不同的只是满足的方法。在心理经济学里面,这种行为叫做“拒绝信息更新”,因为信息更新会带来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证明这个人变好了,一种是证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如果一个人足够的风险规避,并且自己的自信已经处在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哪怕这个状态是虚假的),他也会有意识的拒绝让自己接触到新的信息更新,以维持目前的状态。国外有些学生在临考之前进行酗酒、吸大麻等对考试状态有负面影响的行为,也是可以基于这一模型来解释——故意破坏自己的应试能力,以便于为自己不好的考试成绩找一个外在的解释。
并且,如果自己的努力后来被证明是没有效果的,自己会感觉到“损失”或者说“白努力了”,17年的经济诺奖塞勒提出的“损失规避”,也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生活的苦因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每一份苦都不是白吃的,都可以很容易的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从而不会有损失;而学习和工作则会有产生挫败感的风险,那么如果一个人是损失规避的,他就很可能避免在学习和生活中过多的投入从而预先防止这种挫败感。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舒适区的问题。生活虽然苦,但是是自己的舒适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苦,以及这种苦给自己带来的很多“意义”,但是学习的苦是未知的,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所面临的未知。每天扛着麻袋走十公里路是很苦,但是这种苦今天如此,明天依旧如此,我今天就可以预见到一个月,一年之后的生活;每天都要学习也很苦,但是这会让自己陷入到巨大的未知中来。
这一点,甚至于和人的教育程度无关。知乎上有不少专业,不少人——其中不乏名校的硕士和博士每天都在“被劝退”和“坚持”之间徘徊。如果自己有信仰,那么其实并不存在徘徊的问题,而徘徊了,说明自己在权衡——坚持下去,得到了的大概率是稳定的但是不那么吸引人的生活;但是劝退之后要重新学习,就要面临巨大的未知和挑战。于是很多人就选择了稳定的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卷入进学习和未知的前途中。
我有一位朋友说过一段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人生的函数,就是一个一个的局部最优点组成的;当人们处在一个小极值的时候,会发现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负反馈。唯有真的猛士,敢于进行极点之间的跳跃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