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之乱是什么?
1个回答
2019-02-03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唐中宗皇后韦氏(?—710),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高宗永隆元年(680),武则天废太子贤为庶人,送京师幽禁。立李显为皇太子。继而纳韦氏为太子妃。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死,裴炎受遗诏辅政,太子显柩前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武后临朝称制。次年正月初一改元嗣圣,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晋升皇后父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中宗义欲以韦玄贞为侍中,(门下省长官,时裴炎为中书令)授乳母之子为五品官。裴炎力争,以为不可,中宗怒曰:“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也!”裴炎瞑,奏明武后,密谋废立。二月初六,武后在乾元殿召集百官,裴炎与羽林将军程务挺率禁兵人宫,宣武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下殿堂,中宗问:“我何罪?”武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禁于宫中别所。韦后同遭贬黜,中宗即位至此尚不足两个月,即遭如此骤变。同年四月庐陵王被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在房州流放期间,武则天多次遣使探视。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常惶恐欲自杀。韦后常劝解说:祸福无常,岂可失之于一死。何至如此。中宗之悲愁惶惧得以排解。二人一同幽禁,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中宗常与韦后私誓:“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十四年后周圣历元年(698),在狄仁杰等朝廷重臣的劝谏下,武则天终于下决心在皇位承继问题上传子而不传侄,乃召庐陵王还东都。托言庐陵王有疾,遣徐彦伯召庐陵王及其妃与诸子至东都疗疾。三月初九,庐陵王至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当年九月武则天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复立韦氏为太子妃。封皇嗣为相王。继命太子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狄仁杰为行军副元帅,出兵击突厥。先是募兵月余,应募者不满千人,及闻太子为元帅,应募者云集,未几数满五万。加之徐敬业扬州起兵,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皆曾以“匡复庐陵王”、“迎还中宗”为政治口号,足见恢复李唐为时望所归。武则天虽确定传子,但并不想因此伤害武氏集团的利益,惟恐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乃“命太子、相王(睿宗)、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则天侄,太平公主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被迫传位于太子,中宗即位,恢复唐国号。二月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追赠皇后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大臣上疏以为异姓不封王是自古以来之通制。先朝赠皇后父为太原王(指高宗封武后父武士蘸为王)应引为鉴戒,中宗不听。
韦氏再立为皇后,即倚仗中宗“惟卿所欲,不相禁制”之私誓开始干预朝政,如武后在高宗之世。桓彦范上表云:“陛下每临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臣窃观自古帝王,未有与妇人共政而不破国亡身者也。”中宗不听。
古代风景张柬之等五大臣在拥中宗复位的政变中,诛杀了二张及其党羽,时已有人指出,不除武三思终必成为大患,张柬之等以为大事已定,不欲广事诛杀,故未采纳此议。故武则天退位,武氏集团权势并无衰减。五大臣立功后执掌国政,武三思恐其不利于己,密谋自安之计。韦后幼女安乐公主,备受中宗宠爱。安乐公主适武三思子武崇训,使武三思地位更加巩固。上官婉儿曾为武则天掌文书,中宗复位后,益加信任,使主持撰述诏令,拜为昭容,居中用事,私通武三思故党于武氏,又荐三思于韦后,引入宫中,三思复与韦后私通,中宗遂与三思谋议政事,并数微服幸武三思第,武氏集团声势复振。强柬之等数劝中宗诛诸武,中宗不听。柬之等长叹曰:“吾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上自诛之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此,事势已去,知复奈何!”未久,中宗命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武三思得以身居相位,掌握朝政大权。
是年五月中宗以张柬之等及武三思、武攸暨等十六人皆为立功之人,赐以铁券,自非反逆,各恕十死。敬晖等率百官上表请降诸武王爵,以安内外。中宗不许。武三思与韦后在中宗前日夜进谗言,渭张柬之、敬晖等“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不若封晖等为王,罢其政事,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实夺之权”。中宗信以为然,乃封张柬之、敬晖等五人为王,皆罢政事,赐金帛鞍马。武三思令百官重修则天之政,斥逐不附武氏者,起复为五王所逐者,大权尽归武三思。
上官婉儿劝韦后袭则天故事,上表请改百姓年二十一成丁,六十免役为二十三成丁,五十九免役,又请天下士庶为被父所离弃的生母服丧三年。改易制度以收人心。韦后效法武则天,谋求自居帝位,为此培植私人势力,重用自己亲属,形成韦氏集团。
神龙二年(706)闰正月,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等七公主皆成立府署,设置官属。(太平公主为武则天女,长宁以下皆中宗女)安乐公主恃宠骄横,势倾朝野,又自草诏敕,掩住正文,令中宗签署,中宗竞不看诏文笑而署之。又请中宗废皇太子,立她为皇太女,中宗虽不从亦不加谴责。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倚势弄权,卖官鬻爵,用钱三十万,就别降墨敕除官(不按程序,而由皇帝直接颁敕书,不经宰相审议,不由中书盖印,即拜官授职),斜封交中书省执行。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员数外别置)、向正(同正员资格)、试(试某官)、摄(摄某官)、检校(检校某官)、判(判某官事)、知(知某官事)等名义授官的达几千人。安乐公主穷极豪奢,府第拟于宫掖而精巧过之。请中宗赐昆明池,不许,乃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累石像华山,引水像天河,欲以胜昆明,故名曰:定昆。安乐公主有一织成裙,值钱百万,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中宗、韦后及公主等又多营佛寺,“竭人之力,费人之财,夺人之家,爱数子而取三怨”。
是时朝中形成以韦后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武三思忌五王在京师,先出之为外册刺史,继诬之与反武三思、韦后者通谋,皆贬为远州司马。武三思秘密使人书韦后秽行,张贴于天津桥(今河南洛阳西),请加废黜。中宗大怒,武三思诬五王使人所为,名为废后,实谋篡逆,请夷其三族。又使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内外进谗言,中宗以曾赐五王铁券,许以不死,于是流五王于恶地,子弟十六以上皆流岭南。武三思遣使矫制杀之。比至,张柬之、崔玄睇已死,余三人遭惨杀。武三思既杀五王,势倾朝野,常言:“我不知代(世)问何者为善人,何者为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卿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皆为三思耳目,时人谓之五狗。
古代风景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者处以极刑,益增其声势。
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专权弄政,骄横胡为,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景龙元年(707)太子李重俊起兵。李重俊非韦后所生,为韦后所恶;武三思尤强惮太子;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经常侮辱太子,呼之为奴,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立她为皇太女;上官婉儿因武三思之故,每起草制敕推尊武氏。重俊积久难平,于七月初六日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讳韦、沙吒忠义等,矫制发羽林兵三百余人,突人武家宅邸,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其亲党十余人。使成王千里及天水王禧分兵把守宫城诸门,太子与李多祚引兵人宫城,求索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曰:“观其意欲先索婉儿,次索皇后,次及大家(宫中称皇帝为大家)。”中宗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使右羽林大将军与兵部尚书宗楚客等拥兵二千余人屯于玄武门楼下及太极殿前,李多祚与太子至玄武门楼下,按兵不战,中宗凭槛谓多祚所率禁兵曰:“苟能斩反者,勿患不富贵。”于是禁兵斩多祚、李承况等,余众溃散。成王千里、天水王禧攻右延明门不克而死。太子以百骑走终南山为左右所杀,政变失败。
韦后和安乐公主拟利用政变打击相王和太平公主,以铲除韦后实现称帝野心的主要障碍。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谋进谗言,使御史冉祖雍诬奏相王及太平公主与太子重俊同谋,中宗使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肖至忠查办此案。肖至忠痛切陈词:“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在吴兢等大臣一致劝阻下,其事乃止。
景龙三年(709)祭天地于南郊,在韦后为亚献,重演高宗禅社首以武则天为亚献的故事。李唐王室再度面临来自后族的威胁。
韦党倒行逆施引起朝野不满,不断有人予以检举揭发。监察御史崔琬检举宗楚客等潜通戎狄,受其贿赂,致生边患。中宗命崔琬与宗楚客结为兄弟以和解之。时人谓之“和事天子”。定州人郎岌上书,言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先于中宗杖杀之。
景龙四年(710)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言韦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宗楚客等图危害宗社。中宗召见诘问,钦融顿首直言,神色不变,中宗默然无语。宗楚客矫制令禁兵扑杀之,投于殿庭石上,折颈而死。中宗郁郁不乐,韦后及其党羽始感忧惧。
韦后早欲效法婆母武则天,梦寐以求女皇帝;安乐公主希望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散骑常侍马秦客以懂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后宫,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乃合谋于饼中放毒。六月初二中宗卒于神龙殿,时年55岁。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起草中宗遗制,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想以“相王旦参谋政事”来限制韦后的大权独揽。韦后秘不发丧,调诸府兵五万屯驻京城,由韦捷、韦灌、韦璐、韦镝,韦播等分别统率,用以控制京师。以中书舍人韦元巡察六街。召诸宰相人禁中议修改中宗遗制,宗楚客率诸宰相表请皇后临朝,罢相王政事,遂删改遗制,削相王辅政而后宣行。
六月初四日始集百官发丧,韦后临朝摄政,初七日皇太子即位,史称少帝,由韦温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南北卫军及台阁要司皆由韦氏子弟及亲信控制。宗楚客、武延秀(武崇训被杀,安乐公主再嫁武延秀)等及诸韦共劝韦后效法武则天,革唐命而称帝。宗楚客与韦温、安乐公主密谋除相王及太平公主,消灭反韦势力,为韦后称帝扫清道路,斗争日益激烈。
相王子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阴聚才勇之士,厚结禁军豪杰,积蓄力量,进行捍卫李唐社稷、反对韦后篡权的斗争,并获太平公主支持。素附韦后集团的兵部侍郎崔日用,知宗楚客等密谋,观察宫廷斗争形势,恐祸及自己,乃遣僧人普善密告隆基,劝其速发,“出其不意,若少迟延,或恐生变”。隆基乃与太平公主、公主子薛崇睐、禁宛总监钟绍京等密谋先发制人。六月二十日晚,隆基微服人禁宛以总监钟绍京官署为政变指挥部。入夜,禁军豪杰葛福顺、李仙凫奉隆基之命直人宿卫玄武门的羽林营,斩统领羽林军的韦璐、韦播、高嵩,向将士宣布:“韦后酰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其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军早愤韦播等的横行,至是欣然听命。玄武门及羽林军入于掌握之中。葛福顺、李仙凫分兵二路攻玄德门、白兽门,杀守门将,三鼓,两军会师凌烟阁前。隆基帅总监及羽林兵亦入,在太极殿宿卫梓宫的诸卫兵,皆披甲响应。韦后仓惶逃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给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被斩。武延秀被斩于肃章门外。上官婉儿持烛率宫人迎接隆基,出示中宗遗制草稿,上有“相王旦参谋政事”,证明她是早已支持相王的。隆基不为所动,下令斩之于旗下。但令收婉儿诗词撰成文集二十卷传世。继捕诸韦及韦后亲信皆斩之。拂晓内外皆定。隆基出见相王谢不先报告之罪。相王抱隆基而泣曰:“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汝之力也。”遂迎相王入宫,辅佐少帝。继而紧闭城门分遣禁军,搜捕诸韦亲党。韦温、宗楚客等皆被捕杀。
六月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让位于相王。二十四日,相王即位,是为睿宗。复以少帝为温王。
高宗永隆元年(680),武则天废太子贤为庶人,送京师幽禁。立李显为皇太子。继而纳韦氏为太子妃。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死,裴炎受遗诏辅政,太子显柩前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武后临朝称制。次年正月初一改元嗣圣,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晋升皇后父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中宗义欲以韦玄贞为侍中,(门下省长官,时裴炎为中书令)授乳母之子为五品官。裴炎力争,以为不可,中宗怒曰:“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也!”裴炎瞑,奏明武后,密谋废立。二月初六,武后在乾元殿召集百官,裴炎与羽林将军程务挺率禁兵人宫,宣武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下殿堂,中宗问:“我何罪?”武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禁于宫中别所。韦后同遭贬黜,中宗即位至此尚不足两个月,即遭如此骤变。同年四月庐陵王被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在房州流放期间,武则天多次遣使探视。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常惶恐欲自杀。韦后常劝解说:祸福无常,岂可失之于一死。何至如此。中宗之悲愁惶惧得以排解。二人一同幽禁,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中宗常与韦后私誓:“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十四年后周圣历元年(698),在狄仁杰等朝廷重臣的劝谏下,武则天终于下决心在皇位承继问题上传子而不传侄,乃召庐陵王还东都。托言庐陵王有疾,遣徐彦伯召庐陵王及其妃与诸子至东都疗疾。三月初九,庐陵王至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当年九月武则天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复立韦氏为太子妃。封皇嗣为相王。继命太子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狄仁杰为行军副元帅,出兵击突厥。先是募兵月余,应募者不满千人,及闻太子为元帅,应募者云集,未几数满五万。加之徐敬业扬州起兵,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皆曾以“匡复庐陵王”、“迎还中宗”为政治口号,足见恢复李唐为时望所归。武则天虽确定传子,但并不想因此伤害武氏集团的利益,惟恐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乃“命太子、相王(睿宗)、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则天侄,太平公主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被迫传位于太子,中宗即位,恢复唐国号。二月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追赠皇后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大臣上疏以为异姓不封王是自古以来之通制。先朝赠皇后父为太原王(指高宗封武后父武士蘸为王)应引为鉴戒,中宗不听。
韦氏再立为皇后,即倚仗中宗“惟卿所欲,不相禁制”之私誓开始干预朝政,如武后在高宗之世。桓彦范上表云:“陛下每临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臣窃观自古帝王,未有与妇人共政而不破国亡身者也。”中宗不听。
古代风景张柬之等五大臣在拥中宗复位的政变中,诛杀了二张及其党羽,时已有人指出,不除武三思终必成为大患,张柬之等以为大事已定,不欲广事诛杀,故未采纳此议。故武则天退位,武氏集团权势并无衰减。五大臣立功后执掌国政,武三思恐其不利于己,密谋自安之计。韦后幼女安乐公主,备受中宗宠爱。安乐公主适武三思子武崇训,使武三思地位更加巩固。上官婉儿曾为武则天掌文书,中宗复位后,益加信任,使主持撰述诏令,拜为昭容,居中用事,私通武三思故党于武氏,又荐三思于韦后,引入宫中,三思复与韦后私通,中宗遂与三思谋议政事,并数微服幸武三思第,武氏集团声势复振。强柬之等数劝中宗诛诸武,中宗不听。柬之等长叹曰:“吾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上自诛之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此,事势已去,知复奈何!”未久,中宗命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武三思得以身居相位,掌握朝政大权。
是年五月中宗以张柬之等及武三思、武攸暨等十六人皆为立功之人,赐以铁券,自非反逆,各恕十死。敬晖等率百官上表请降诸武王爵,以安内外。中宗不许。武三思与韦后在中宗前日夜进谗言,渭张柬之、敬晖等“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不若封晖等为王,罢其政事,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实夺之权”。中宗信以为然,乃封张柬之、敬晖等五人为王,皆罢政事,赐金帛鞍马。武三思令百官重修则天之政,斥逐不附武氏者,起复为五王所逐者,大权尽归武三思。
上官婉儿劝韦后袭则天故事,上表请改百姓年二十一成丁,六十免役为二十三成丁,五十九免役,又请天下士庶为被父所离弃的生母服丧三年。改易制度以收人心。韦后效法武则天,谋求自居帝位,为此培植私人势力,重用自己亲属,形成韦氏集团。
神龙二年(706)闰正月,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等七公主皆成立府署,设置官属。(太平公主为武则天女,长宁以下皆中宗女)安乐公主恃宠骄横,势倾朝野,又自草诏敕,掩住正文,令中宗签署,中宗竞不看诏文笑而署之。又请中宗废皇太子,立她为皇太女,中宗虽不从亦不加谴责。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倚势弄权,卖官鬻爵,用钱三十万,就别降墨敕除官(不按程序,而由皇帝直接颁敕书,不经宰相审议,不由中书盖印,即拜官授职),斜封交中书省执行。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员数外别置)、向正(同正员资格)、试(试某官)、摄(摄某官)、检校(检校某官)、判(判某官事)、知(知某官事)等名义授官的达几千人。安乐公主穷极豪奢,府第拟于宫掖而精巧过之。请中宗赐昆明池,不许,乃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累石像华山,引水像天河,欲以胜昆明,故名曰:定昆。安乐公主有一织成裙,值钱百万,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中宗、韦后及公主等又多营佛寺,“竭人之力,费人之财,夺人之家,爱数子而取三怨”。
是时朝中形成以韦后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武三思忌五王在京师,先出之为外册刺史,继诬之与反武三思、韦后者通谋,皆贬为远州司马。武三思秘密使人书韦后秽行,张贴于天津桥(今河南洛阳西),请加废黜。中宗大怒,武三思诬五王使人所为,名为废后,实谋篡逆,请夷其三族。又使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内外进谗言,中宗以曾赐五王铁券,许以不死,于是流五王于恶地,子弟十六以上皆流岭南。武三思遣使矫制杀之。比至,张柬之、崔玄睇已死,余三人遭惨杀。武三思既杀五王,势倾朝野,常言:“我不知代(世)问何者为善人,何者为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卿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皆为三思耳目,时人谓之五狗。
古代风景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者处以极刑,益增其声势。
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专权弄政,骄横胡为,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景龙元年(707)太子李重俊起兵。李重俊非韦后所生,为韦后所恶;武三思尤强惮太子;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经常侮辱太子,呼之为奴,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立她为皇太女;上官婉儿因武三思之故,每起草制敕推尊武氏。重俊积久难平,于七月初六日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讳韦、沙吒忠义等,矫制发羽林兵三百余人,突人武家宅邸,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其亲党十余人。使成王千里及天水王禧分兵把守宫城诸门,太子与李多祚引兵人宫城,求索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曰:“观其意欲先索婉儿,次索皇后,次及大家(宫中称皇帝为大家)。”中宗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使右羽林大将军与兵部尚书宗楚客等拥兵二千余人屯于玄武门楼下及太极殿前,李多祚与太子至玄武门楼下,按兵不战,中宗凭槛谓多祚所率禁兵曰:“苟能斩反者,勿患不富贵。”于是禁兵斩多祚、李承况等,余众溃散。成王千里、天水王禧攻右延明门不克而死。太子以百骑走终南山为左右所杀,政变失败。
韦后和安乐公主拟利用政变打击相王和太平公主,以铲除韦后实现称帝野心的主要障碍。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谋进谗言,使御史冉祖雍诬奏相王及太平公主与太子重俊同谋,中宗使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肖至忠查办此案。肖至忠痛切陈词:“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在吴兢等大臣一致劝阻下,其事乃止。
景龙三年(709)祭天地于南郊,在韦后为亚献,重演高宗禅社首以武则天为亚献的故事。李唐王室再度面临来自后族的威胁。
韦党倒行逆施引起朝野不满,不断有人予以检举揭发。监察御史崔琬检举宗楚客等潜通戎狄,受其贿赂,致生边患。中宗命崔琬与宗楚客结为兄弟以和解之。时人谓之“和事天子”。定州人郎岌上书,言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先于中宗杖杀之。
景龙四年(710)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言韦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宗楚客等图危害宗社。中宗召见诘问,钦融顿首直言,神色不变,中宗默然无语。宗楚客矫制令禁兵扑杀之,投于殿庭石上,折颈而死。中宗郁郁不乐,韦后及其党羽始感忧惧。
韦后早欲效法婆母武则天,梦寐以求女皇帝;安乐公主希望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散骑常侍马秦客以懂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后宫,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乃合谋于饼中放毒。六月初二中宗卒于神龙殿,时年55岁。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起草中宗遗制,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想以“相王旦参谋政事”来限制韦后的大权独揽。韦后秘不发丧,调诸府兵五万屯驻京城,由韦捷、韦灌、韦璐、韦镝,韦播等分别统率,用以控制京师。以中书舍人韦元巡察六街。召诸宰相人禁中议修改中宗遗制,宗楚客率诸宰相表请皇后临朝,罢相王政事,遂删改遗制,削相王辅政而后宣行。
六月初四日始集百官发丧,韦后临朝摄政,初七日皇太子即位,史称少帝,由韦温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南北卫军及台阁要司皆由韦氏子弟及亲信控制。宗楚客、武延秀(武崇训被杀,安乐公主再嫁武延秀)等及诸韦共劝韦后效法武则天,革唐命而称帝。宗楚客与韦温、安乐公主密谋除相王及太平公主,消灭反韦势力,为韦后称帝扫清道路,斗争日益激烈。
相王子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阴聚才勇之士,厚结禁军豪杰,积蓄力量,进行捍卫李唐社稷、反对韦后篡权的斗争,并获太平公主支持。素附韦后集团的兵部侍郎崔日用,知宗楚客等密谋,观察宫廷斗争形势,恐祸及自己,乃遣僧人普善密告隆基,劝其速发,“出其不意,若少迟延,或恐生变”。隆基乃与太平公主、公主子薛崇睐、禁宛总监钟绍京等密谋先发制人。六月二十日晚,隆基微服人禁宛以总监钟绍京官署为政变指挥部。入夜,禁军豪杰葛福顺、李仙凫奉隆基之命直人宿卫玄武门的羽林营,斩统领羽林军的韦璐、韦播、高嵩,向将士宣布:“韦后酰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其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军早愤韦播等的横行,至是欣然听命。玄武门及羽林军入于掌握之中。葛福顺、李仙凫分兵二路攻玄德门、白兽门,杀守门将,三鼓,两军会师凌烟阁前。隆基帅总监及羽林兵亦入,在太极殿宿卫梓宫的诸卫兵,皆披甲响应。韦后仓惶逃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给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被斩。武延秀被斩于肃章门外。上官婉儿持烛率宫人迎接隆基,出示中宗遗制草稿,上有“相王旦参谋政事”,证明她是早已支持相王的。隆基不为所动,下令斩之于旗下。但令收婉儿诗词撰成文集二十卷传世。继捕诸韦及韦后亲信皆斩之。拂晓内外皆定。隆基出见相王谢不先报告之罪。相王抱隆基而泣曰:“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汝之力也。”遂迎相王入宫,辅佐少帝。继而紧闭城门分遣禁军,搜捕诸韦亲党。韦温、宗楚客等皆被捕杀。
六月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让位于相王。二十四日,相王即位,是为睿宗。复以少帝为温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