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地质报告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区调报告是对野外不同阶段各项地质工作及对区域地质特征规律性认识的全面总结,又是对野外观测、室内测试的各种地质资料按逻辑、有条理、系统客观反映研究区基本地质特征,也是理论上分析探讨研究区地质历史的发展演化过程的综合性工作,是开展普查找矿和部署其他地质工作的基础。它必须在剖面测制总结、地质填图、化石鉴定、岩石样品测试等基础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区调报告应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内容要突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新认识。形式要标准化、数据化、表格化,要根据任务、测区地质特征、重大地质问题、突破性的进展和认识,灵活安排章节。
编写地质报告可参考下列提纲。
第一部分 绪言
简要说明实习目的、任务与要求,实习起止时间、完成工作量。说明工作地区的自然与经济地理、交通 ( 附行政区划和交通位置图) 概况; 地质研究史及其主要成果和结论等。
第二部分 区域地质背景
简要说明工作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与工作区的关系。
第三部分 地层
首先介绍地层系统,重点是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标志、组成、结构,岩石地层格架及时空展布与变化规律、几何形态、相互关系等。在岩石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格架,论述沉积地层序列的形成环境、形成作用及发展史等,并附地层系统一览表。然后由老到新将各地层单位分节按下列几方面描述:
( 1) 概述地层发育、出露范围、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接触关系,并根据化石组合、岩性组合划分地层并确定地层时代。
( 2) 剖面描述,按图幅代表性地层剖面逐层描述岩性、岩相、古生物、厚度。
地层描述需附实测剖面图、综合柱状剖面图、必要的素描图,如古生物组合、地层接触关系、反映岩相的沉积构造图等。
第四部分 岩浆岩
概述研究区岩浆活动总特征、主要期次、活动方式、主要岩性等。分别描述各类岩浆岩的各自特征,包括出露地理位置、出露面积、产出构造部位、产状特点、与围岩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岩相带划分、侵入期次及时代确定等。
需附岩体剖面图、接触关系及期次划分的切割关系素描图等。
第五部分 构造
( 1) 划分构造期及构造层。
( 2) 分别描述各构造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样式,包括褶皱、断裂、面理、线理的产状、运动学、动力学特点。
( 3) 分析各构造层变形的叠加、改造关系,探讨构造的形成演化历史。对新构造运动应阐明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影响。
需提供研究区构造纲要图,不同构造现象的野外素描图等。
第六部分 地质演化历史分析
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层、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特征,再造可能的沉积过程、岩浆活动过程和构造变形过程,综合分析区内地质演化历史。
第七部分 经济、环境、旅游地质概况
简述测区主要矿产资源类型、特征及已开采的规模、分布及潜在远景,提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城市及主要经济区建材资源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关的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等问题,提出具体的保护及预防建议,对有开发远景的地质旅游资源,亦应提出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建议。
第八部分 结束语
通过实习有何收获,存在什么问题,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第九部分 参考文献目录
第十部分 图版及图版说明,附图与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