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人物,你最崇拜谁,为什么?
大家看好我的问题,我问的是三国你最崇拜谁?也就是说他的某个特质或者本领叫你很羡慕,明白吗?小学生都能理解的事,你们在辩论什么啊?我又没问三国历史人物谁最强,没事老说诸葛亮...
大家看好我的问题,我问的是三国你最崇拜谁?也就是说他的某个特质或者本领叫你很羡慕,明白吗?小学生都能理解的事,你们在辩论什么啊?我又没问三国历史人物谁最强,没事老说诸葛亮和赵云在《三国志》中很菜的人,你们是不是脑残啊?能看明白问题不?在说你懂三国吗,你是三国时期的人吗,就像你很明白似的。今天我就给你们自以为是的人上一课,《三国志》作者陈寿,晋人,大家都知道,晋朝是司马炎开创的,那他的臣子陈寿,敢说司马懿不好吗?敢说他主子的主子曹操不好吗?答案是必须地,不敢,那么说谁?只有贬低他们的劲敌,刘备,以及刘备的“爪牙”孔明,等等。孔明著作留世的很多,足以说明问题。关羽,现在各地关帝庙多少,足以说明古人对关公的崇拜,而不仅仅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觉得你们太偏激了,别以为正史就全是对的,你要体会作者当时的处境。有时候野史比正史来的真实。当然《三国演义》只是个小说,野史也不算。不过崇拜一个人,就是对他的向往,或者说一种对未来的你一个很好的定位,不是叫你比较三国谁厉害,希望能理解。
展开
9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因为种种原因,历史上有很多被冤枉被埋没被误解的人物。东汉末年的周瑜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一部被章学诚称作“三分虚构、七分真实”但实际是“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在中国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哓的这个周瑜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判若两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即广为人知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是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一个品行高洁、忠勇侠义、智勇双全、雄烈过人、才华横溢、忠于友情、忠于爱情、“性度恢廓”、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的大英雄!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
首先,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主要表现在在以下方面:一是劝孙策取江东,开创基业。其时,北方豪杰林立,荆州刘表势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之天险,可以创业。事实证明,取江东成就了孙策的事业。二是取江东后为孙策策划了取庐江,再取荆州,再取益州,从而与北方划江而治,再一统中国的建议。从后来发展局势看,这观点无疑是英明而有远见的!而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是符合这一走向。三是赤壁之战后,周瑜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而主张一举趁势殄灭刘备。当时,刘备借周瑜赤壁一战得以生存,之后,趁周瑜与曹仁在江陵对峙,趁机抢占了荆州江南长沙等四郡,对孙权称之为借。周瑜知道借地给刘备有如养虎,也自信此时对刘备一战,足可消灭刘备,而曹操也无暇南顾。可惜,这一主张遭到鲁肃及孙权的反对,他们担心与刘备开战,曹操会趁机南下。事实证明,周瑜的主张是正确的,曹操其时根本已无力南下。而孙权在称帝后也对此事有过反省,认为借地给刘备,是鲁肃的失误及短处。如当时照周瑜的主张实施,便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很有可能便是南北对峙。周瑜的政治才能第四个表现则是攻占江陵后,规划了取益州大业。攻占南郡首县江陵后,他对孙权建议领兵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向长安,一支从江陵而至襄阳,如此北方可图了。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谋而合的,但比《隆中对》切实可行。因为诸葛亮隆中对时,刘备正寄寓他人之下,兵不满二千,根本没有实现隆中对的任何能力与基础,纯是纸上谈兵、自我安慰而已。后来曹操南下,刘备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路南奔,一心要跑到广西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脑里哪里还有什么取荆州、定益州的“隆中对”?能活命就不错了!若不是周瑜赤壁一战,大破曹操,鲁肃坚持借荆州给刘备,刘备也得不了荆州。又若周瑜不在取益州前病逝,刘备又得不了益州。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只是个不成熟的泛泛而谈的对局势的见解,要付诸成形,根本就没有基础与能力。这种见解稍有识见的人都谈得出来。比如东吴战将甘宁就对孙权提出过取荆州、定益州的见解。相比之下,周瑜的取荆州、定益州主张却是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惜,最终因周瑜的早逝而未能付诸实施,反让刘备取了益州。对此只能以刘备耳大有福来调侃了。周瑜政治才能第五点表现,也是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点,就是赤壁之战前,他力排众议,力主抗击号称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关于这,人们多很熟悉,这里就不多言了。当然,周瑜还有极高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大到治理东吴,小到治理一个县,在本书里均有真实的反映。
其次,周瑜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也远非诸葛亮可望其项背。上面所说的政治才能,其实也是军事战略才华。政治与军事才能有时是不可分的。此外,他的军事才能还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一是长期担任东吴主要统帅,表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二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足以表现其军事才华。三是赤壁之战后的围攻江陵之战。曹操兵败赤壁后,留两员名将曹仁、徐晃领八千精兵镇守荆州重镇、南郡首县江陵。周瑜领二万兵围攻。攻坚战历来不好打,而况江陵城高沟深、粮食充足。但周瑜与之对峙近一年后,在伤亡很小的情况下,终将曹仁击退,占领江陵。由此可以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十多年后,关羽领数万大军围攻曹仁五千人镇守的襄阳,又利用大水之便围城,但攻打了好几个月仍未攻下。最后反被徐晃从外面打破。四是在东吴开拓疆土的一系列战争中,周瑜作为仅次于孙策和孙权的统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麾,帮助打下东吴的半壁江山。定江东、征庐江、征黄祖,他都是主要指挥者,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坚不摧,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东吴的半壁江山,有一大半是周瑜的征战之功。无怪乎孙权称帝后曾多次流泪对众公卿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这里就不能不说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是被表现得出神入化的!且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数败曹军,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激怒周瑜,诱其出兵抗曹。只身在周营,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指挥刘家军赤壁大战,指挥关羽等数面埋伏截击曹操,三气周瑜,巧夺荆州,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真是写得多彩多姿、出神入化。其实,这都是子虚乌的的事!真实的历史:赤壁之战前后,诸葛亮除了出使东吴恳求孙权出兵救刘备外,并无其它建树,也没有被授予职务,只是刘备的一个宾客而已。出使东吴也没有舌战群儒,更没有用“铜雀深宫锁二乔”来激怒周瑜,因为那时曹操的铜雀宫还未建成,建成后作的《铜雀赋》中的二桥也非寓指江南二乔。孙权出兵也与诸葛亮关系不大,而是雄烈过人的周瑜力主抗曹,以军事政治优势说服了孙权。而且,以当时诸葛亮微不足道的资历和地位,也没有机会去激怒在江东地位仅次于孙权的周瑜。赤壁大战全是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之功,与刘备、诸葛亮全无干系。诸葛亮也没有单独驻在周瑜营中与周瑜斗智,草船借箭、借东风。后来三气周瑜的事也是没有的事。刘备也未到东吴娶亲,而是东吴自将孙尚香送到公安。因为赤壁之战没有建树,诸葛亮只是在刘备占了江南四郡后才被封了个军师中郎将,这是介于偏将军与校尉之间的军衔,远在关羽、张飞、赵云之下,工作是“调节粮税,以充军资”,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长或税务局长。在周瑜生前,诸葛亮无法与周瑜相提并论,就是在周瑜死后,诸葛亮也没有表现出多少军事才能。刘备定益州及夺汉中也非诸葛亮所指挥。六出祈山是无功而返,有些小胜仗被艺术性地夸大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主要才能是“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得很明确:“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周瑜却正相反,长期统兵一方,担任东吴主要统帅或副帅,亲身参与指挥了几乎所有大的战役,军事政治才能不仅令对手折服,就是同样出类拔萃的江东领袖孙策、孙权等人也是十分敬服。孙权屡屡感叹周瑜是“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周瑜可渭光芒四射,与当时的诸葛亮相比,就象现在的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大明星比之于一个刚入影视圈只做些跑龙套活儿的小伙计。无论是资历、地位、才能、经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这才是历史的真实。但很显然,《三国演义》中,一切给弄反了,不仅神化了诸葛亮,而且要周瑜来陪衬诸葛亮,从而制造了一起大“冤案”:千百年来,人们所知的周瑜便是那个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总是比诸葛亮矮了一截的心胸狭窄的人,而诸葛亮便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文学力量的强大在此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三,周瑜是一个无论外表还是内在品质都十分完美出众的人物。他不仅仪表非凡,风流倜傥,雄烈过人,才气横溢,而且为人又非常谦逊豁达、坦诚忠义、正直高尚,有十分出众的性格魅力和人格魅力。史书上称他“长壮有姿貌”,“恩信著于庐江”,“雄烈过人”。他十多岁时,听说与他同年的孙策是少年英才,就亲自跋涉数百里,前往拜访,并与孙策结为兄弟,又邀孙策一家搬到自已家里来住,将自已家一半房腾出给孙策一家住。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英气过人”。他的口才也十分出众,尤其阐述重要观点时,总是侃侃而谈、意气风发、见解独到,气势生动,给人以雄姿英发的感觉。孙权评价周瑜之后的袭取荆州的东吴名将吕蒙时说“(吕蒙)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由此可以看出周瑜“言议英发”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真实的周瑜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与《三国演义》中的气量狭小,最后大叫三声“既生亮,何生瑜”然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周瑜正好是相反的两个人。史载,周瑜“性度恢廓”,又大公无私。东吴很多杰出的人才如张昭、鲁肃都是他竭力推荐出来的。每推荐一个人,他都说该人才学胜过他十倍。东吴老将程普因为资历老而位在他之下,一直不服他,经常当众侮辱他,但他从来“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最后感动了程普,程普对人感叹:与公瑾交往,如饮醇醪,不觉自醉。此外,周瑜还是一个风流倜傥、儒雅超群的优秀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谱曲,少年时就有“曲有误,周郎顾”一说,在当地十分有名气。称之为古代优秀音乐家毫不过分。
他又是个忠义之人、重情重义之人、痴情之人,对友情十分忠诚,对爱情十分专一。前后四百年的两汉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时代。传统的重义轻利、崇尚忠义的文化内涵在汉代发展到了极致,并深刻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所谓的汉代风骨。与他同时代的关羽也是拥有汉代风骨的典范之一,并因此受到后人推崇。当然,刚腹自用、自负武断的关羽无论从军事才能还是政治才能,或是在当时的名气地位,都是无法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周瑜作为一个官宦之家的公子,自小受儒家文化熏陶、读汉书、食汉谷,那种慷慨激昂、重义轻利、知恩必报、崇尚忠义的汉代风骨是融入在血液里了的。他与孙策是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从此结为知已。此后,他的一生就奉献给这位知已了。其间,有很多利益的诱惑都被他拒绝了,包括曹操对他的劝降。在孙策起兵之时,兵只二千,而周瑜手头却有三千兵。以周瑜文武兼备的才华和实力,他是可以独树一帜的,但他没有,而是将自已的兵全借给了孙策,又为孙策弄来粮食、战船,然后一同过江东,协助孙策打下江东。“义”与“利”间,他更看重义。这个义,也是友情。为此,孙权曾感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会久为人下的!其实,周瑜之为人下,不仅是因为器量大,更因为他与孙策的“友情”及“义气”,因为他是忠义之士,他要报孙策的知已之恩,所以他心甘情愿为孙氏兄弟打天下。此外,他对爱情也很执着专一。古代三妻四妾是很寻常的,更何况象周瑜这种相貌出众、才华出众、智勇双全、风流倜傥又权高位重的男人?但他终身只娶了小乔一个人。他和孙策到二十五岁时才结婚,在那时已是太晚婚了,原因就是他没有遇上意中之人。他不愿苟合。而一旦遇上小乔,就执着专一,终身不再娶妾。这是很浪漫也是很感人的。在古代,这样的故事并不多见。
总之,历史上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优秀的汲取着中国古代忠义之士精华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典型的集中着中国古代传统英雄之优点的人物,是一个完美的有着汉代风骨的中国汉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大英雄,自然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和他身上展示出的品格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方面对后人也是很有激励作用的。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样一位优秀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出于作者存心“扬刘(备)”的原因,竟将周瑜整治得不成样子,特别是“三气周瑜”到他死的那几章,为了烘托诸葛亮的完美、高大、智慧与刘备的“德”,把个周瑜写得如同一个拙劣的小丑:度量狭窄、性格暴躁、容不得孔明(不仅仅是因为各为其主而容不得孔明,还因为嫉妒孔明智谋在他之上)总想算计孔明,却总被孔明反算计。为了贬损周瑜,连刘备、孔明耍无赖的情节也要加以美化。且以《三国演义》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为例说明。这一回主要内容是:周瑜与曹仁浴血苦战,身中箭矢,终于以诈死计将曹仁赚出城外打跑,然后去占南郡空城,可赶到南郡城下却发现南郡城楼上已立了刘备的部将赵子龙。跟着,部下来报:因曹仁退兵,襄阳、荆州也被刘备夺去了。周瑜想到自已费了钱粮心血好不容易打下南郡,却被诸葛亮捡了便宜,大叫一声,晕倒在地。这就是一气周瑜。这一情节和“二气”、“三气”一样,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的襄阳城一直在曹操的控制之中,南郡也不是一个城,而是一个郡的名称,其治所在江陵,下管众多县。是无法让赵子龙等人“立在城楼上”等着周瑜来的。荆州也是一个州,而非一个城,治所当时在襄阳。虚构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而表现周瑜的量窄及智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一情节有些弄巧成拙!因为这一情节固然突出了诸葛亮的智,但也让人看到了刘备、诸葛亮的无赖:明明是两家抗曹,口口声声也是“联吴抗曹”,人家前方浴血奋战,他们却作壁上观,等人家打退了敌人,却在后面去摘人家桃子、抢占人家胜利果实!这无疑是很无赖的行为!也是典型的破坏团结!搁谁撞上都会气愤。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近乎无赖的军事行动,作者罗贯中都还洋洋得意地以捧诸葛亮的语气将此事写成“孔明一气周公瑾”,还将破坏团结的罪名扣在周瑜身上,说人家“量窄”!真是暗无天理!就连周瑜死后也被诸葛亮以吊丧之名在灵前调侃、戏弄了一把。一篇洋洋洒洒玩世不恭的祭文和虚情假意的痛哭不仅使周瑜部将去了杀诸葛亮之心,而且令他们都自思“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每每看到这些近乎哗众取宠、歪曲史实、借贬损一方来抬高另一方的情节,我都忍不住抚卷长叹,深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堪为汉民族男人楷模的英雄抱打不平!
首先,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主要表现在在以下方面:一是劝孙策取江东,开创基业。其时,北方豪杰林立,荆州刘表势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之天险,可以创业。事实证明,取江东成就了孙策的事业。二是取江东后为孙策策划了取庐江,再取荆州,再取益州,从而与北方划江而治,再一统中国的建议。从后来发展局势看,这观点无疑是英明而有远见的!而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是符合这一走向。三是赤壁之战后,周瑜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而主张一举趁势殄灭刘备。当时,刘备借周瑜赤壁一战得以生存,之后,趁周瑜与曹仁在江陵对峙,趁机抢占了荆州江南长沙等四郡,对孙权称之为借。周瑜知道借地给刘备有如养虎,也自信此时对刘备一战,足可消灭刘备,而曹操也无暇南顾。可惜,这一主张遭到鲁肃及孙权的反对,他们担心与刘备开战,曹操会趁机南下。事实证明,周瑜的主张是正确的,曹操其时根本已无力南下。而孙权在称帝后也对此事有过反省,认为借地给刘备,是鲁肃的失误及短处。如当时照周瑜的主张实施,便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很有可能便是南北对峙。周瑜的政治才能第四个表现则是攻占江陵后,规划了取益州大业。攻占南郡首县江陵后,他对孙权建议领兵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向长安,一支从江陵而至襄阳,如此北方可图了。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谋而合的,但比《隆中对》切实可行。因为诸葛亮隆中对时,刘备正寄寓他人之下,兵不满二千,根本没有实现隆中对的任何能力与基础,纯是纸上谈兵、自我安慰而已。后来曹操南下,刘备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路南奔,一心要跑到广西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脑里哪里还有什么取荆州、定益州的“隆中对”?能活命就不错了!若不是周瑜赤壁一战,大破曹操,鲁肃坚持借荆州给刘备,刘备也得不了荆州。又若周瑜不在取益州前病逝,刘备又得不了益州。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只是个不成熟的泛泛而谈的对局势的见解,要付诸成形,根本就没有基础与能力。这种见解稍有识见的人都谈得出来。比如东吴战将甘宁就对孙权提出过取荆州、定益州的见解。相比之下,周瑜的取荆州、定益州主张却是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惜,最终因周瑜的早逝而未能付诸实施,反让刘备取了益州。对此只能以刘备耳大有福来调侃了。周瑜政治才能第五点表现,也是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点,就是赤壁之战前,他力排众议,力主抗击号称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关于这,人们多很熟悉,这里就不多言了。当然,周瑜还有极高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大到治理东吴,小到治理一个县,在本书里均有真实的反映。
其次,周瑜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也远非诸葛亮可望其项背。上面所说的政治才能,其实也是军事战略才华。政治与军事才能有时是不可分的。此外,他的军事才能还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一是长期担任东吴主要统帅,表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二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足以表现其军事才华。三是赤壁之战后的围攻江陵之战。曹操兵败赤壁后,留两员名将曹仁、徐晃领八千精兵镇守荆州重镇、南郡首县江陵。周瑜领二万兵围攻。攻坚战历来不好打,而况江陵城高沟深、粮食充足。但周瑜与之对峙近一年后,在伤亡很小的情况下,终将曹仁击退,占领江陵。由此可以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十多年后,关羽领数万大军围攻曹仁五千人镇守的襄阳,又利用大水之便围城,但攻打了好几个月仍未攻下。最后反被徐晃从外面打破。四是在东吴开拓疆土的一系列战争中,周瑜作为仅次于孙策和孙权的统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麾,帮助打下东吴的半壁江山。定江东、征庐江、征黄祖,他都是主要指挥者,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坚不摧,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东吴的半壁江山,有一大半是周瑜的征战之功。无怪乎孙权称帝后曾多次流泪对众公卿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这里就不能不说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是被表现得出神入化的!且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数败曹军,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激怒周瑜,诱其出兵抗曹。只身在周营,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指挥刘家军赤壁大战,指挥关羽等数面埋伏截击曹操,三气周瑜,巧夺荆州,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真是写得多彩多姿、出神入化。其实,这都是子虚乌的的事!真实的历史:赤壁之战前后,诸葛亮除了出使东吴恳求孙权出兵救刘备外,并无其它建树,也没有被授予职务,只是刘备的一个宾客而已。出使东吴也没有舌战群儒,更没有用“铜雀深宫锁二乔”来激怒周瑜,因为那时曹操的铜雀宫还未建成,建成后作的《铜雀赋》中的二桥也非寓指江南二乔。孙权出兵也与诸葛亮关系不大,而是雄烈过人的周瑜力主抗曹,以军事政治优势说服了孙权。而且,以当时诸葛亮微不足道的资历和地位,也没有机会去激怒在江东地位仅次于孙权的周瑜。赤壁大战全是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之功,与刘备、诸葛亮全无干系。诸葛亮也没有单独驻在周瑜营中与周瑜斗智,草船借箭、借东风。后来三气周瑜的事也是没有的事。刘备也未到东吴娶亲,而是东吴自将孙尚香送到公安。因为赤壁之战没有建树,诸葛亮只是在刘备占了江南四郡后才被封了个军师中郎将,这是介于偏将军与校尉之间的军衔,远在关羽、张飞、赵云之下,工作是“调节粮税,以充军资”,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长或税务局长。在周瑜生前,诸葛亮无法与周瑜相提并论,就是在周瑜死后,诸葛亮也没有表现出多少军事才能。刘备定益州及夺汉中也非诸葛亮所指挥。六出祈山是无功而返,有些小胜仗被艺术性地夸大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主要才能是“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得很明确:“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周瑜却正相反,长期统兵一方,担任东吴主要统帅或副帅,亲身参与指挥了几乎所有大的战役,军事政治才能不仅令对手折服,就是同样出类拔萃的江东领袖孙策、孙权等人也是十分敬服。孙权屡屡感叹周瑜是“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周瑜可渭光芒四射,与当时的诸葛亮相比,就象现在的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大明星比之于一个刚入影视圈只做些跑龙套活儿的小伙计。无论是资历、地位、才能、经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这才是历史的真实。但很显然,《三国演义》中,一切给弄反了,不仅神化了诸葛亮,而且要周瑜来陪衬诸葛亮,从而制造了一起大“冤案”:千百年来,人们所知的周瑜便是那个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总是比诸葛亮矮了一截的心胸狭窄的人,而诸葛亮便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文学力量的强大在此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三,周瑜是一个无论外表还是内在品质都十分完美出众的人物。他不仅仪表非凡,风流倜傥,雄烈过人,才气横溢,而且为人又非常谦逊豁达、坦诚忠义、正直高尚,有十分出众的性格魅力和人格魅力。史书上称他“长壮有姿貌”,“恩信著于庐江”,“雄烈过人”。他十多岁时,听说与他同年的孙策是少年英才,就亲自跋涉数百里,前往拜访,并与孙策结为兄弟,又邀孙策一家搬到自已家里来住,将自已家一半房腾出给孙策一家住。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英气过人”。他的口才也十分出众,尤其阐述重要观点时,总是侃侃而谈、意气风发、见解独到,气势生动,给人以雄姿英发的感觉。孙权评价周瑜之后的袭取荆州的东吴名将吕蒙时说“(吕蒙)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由此可以看出周瑜“言议英发”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真实的周瑜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与《三国演义》中的气量狭小,最后大叫三声“既生亮,何生瑜”然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周瑜正好是相反的两个人。史载,周瑜“性度恢廓”,又大公无私。东吴很多杰出的人才如张昭、鲁肃都是他竭力推荐出来的。每推荐一个人,他都说该人才学胜过他十倍。东吴老将程普因为资历老而位在他之下,一直不服他,经常当众侮辱他,但他从来“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最后感动了程普,程普对人感叹:与公瑾交往,如饮醇醪,不觉自醉。此外,周瑜还是一个风流倜傥、儒雅超群的优秀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谱曲,少年时就有“曲有误,周郎顾”一说,在当地十分有名气。称之为古代优秀音乐家毫不过分。
他又是个忠义之人、重情重义之人、痴情之人,对友情十分忠诚,对爱情十分专一。前后四百年的两汉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时代。传统的重义轻利、崇尚忠义的文化内涵在汉代发展到了极致,并深刻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所谓的汉代风骨。与他同时代的关羽也是拥有汉代风骨的典范之一,并因此受到后人推崇。当然,刚腹自用、自负武断的关羽无论从军事才能还是政治才能,或是在当时的名气地位,都是无法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周瑜作为一个官宦之家的公子,自小受儒家文化熏陶、读汉书、食汉谷,那种慷慨激昂、重义轻利、知恩必报、崇尚忠义的汉代风骨是融入在血液里了的。他与孙策是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从此结为知已。此后,他的一生就奉献给这位知已了。其间,有很多利益的诱惑都被他拒绝了,包括曹操对他的劝降。在孙策起兵之时,兵只二千,而周瑜手头却有三千兵。以周瑜文武兼备的才华和实力,他是可以独树一帜的,但他没有,而是将自已的兵全借给了孙策,又为孙策弄来粮食、战船,然后一同过江东,协助孙策打下江东。“义”与“利”间,他更看重义。这个义,也是友情。为此,孙权曾感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会久为人下的!其实,周瑜之为人下,不仅是因为器量大,更因为他与孙策的“友情”及“义气”,因为他是忠义之士,他要报孙策的知已之恩,所以他心甘情愿为孙氏兄弟打天下。此外,他对爱情也很执着专一。古代三妻四妾是很寻常的,更何况象周瑜这种相貌出众、才华出众、智勇双全、风流倜傥又权高位重的男人?但他终身只娶了小乔一个人。他和孙策到二十五岁时才结婚,在那时已是太晚婚了,原因就是他没有遇上意中之人。他不愿苟合。而一旦遇上小乔,就执着专一,终身不再娶妾。这是很浪漫也是很感人的。在古代,这样的故事并不多见。
总之,历史上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优秀的汲取着中国古代忠义之士精华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典型的集中着中国古代传统英雄之优点的人物,是一个完美的有着汉代风骨的中国汉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大英雄,自然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和他身上展示出的品格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方面对后人也是很有激励作用的。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样一位优秀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出于作者存心“扬刘(备)”的原因,竟将周瑜整治得不成样子,特别是“三气周瑜”到他死的那几章,为了烘托诸葛亮的完美、高大、智慧与刘备的“德”,把个周瑜写得如同一个拙劣的小丑:度量狭窄、性格暴躁、容不得孔明(不仅仅是因为各为其主而容不得孔明,还因为嫉妒孔明智谋在他之上)总想算计孔明,却总被孔明反算计。为了贬损周瑜,连刘备、孔明耍无赖的情节也要加以美化。且以《三国演义》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为例说明。这一回主要内容是:周瑜与曹仁浴血苦战,身中箭矢,终于以诈死计将曹仁赚出城外打跑,然后去占南郡空城,可赶到南郡城下却发现南郡城楼上已立了刘备的部将赵子龙。跟着,部下来报:因曹仁退兵,襄阳、荆州也被刘备夺去了。周瑜想到自已费了钱粮心血好不容易打下南郡,却被诸葛亮捡了便宜,大叫一声,晕倒在地。这就是一气周瑜。这一情节和“二气”、“三气”一样,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的襄阳城一直在曹操的控制之中,南郡也不是一个城,而是一个郡的名称,其治所在江陵,下管众多县。是无法让赵子龙等人“立在城楼上”等着周瑜来的。荆州也是一个州,而非一个城,治所当时在襄阳。虚构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而表现周瑜的量窄及智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一情节有些弄巧成拙!因为这一情节固然突出了诸葛亮的智,但也让人看到了刘备、诸葛亮的无赖:明明是两家抗曹,口口声声也是“联吴抗曹”,人家前方浴血奋战,他们却作壁上观,等人家打退了敌人,却在后面去摘人家桃子、抢占人家胜利果实!这无疑是很无赖的行为!也是典型的破坏团结!搁谁撞上都会气愤。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近乎无赖的军事行动,作者罗贯中都还洋洋得意地以捧诸葛亮的语气将此事写成“孔明一气周公瑾”,还将破坏团结的罪名扣在周瑜身上,说人家“量窄”!真是暗无天理!就连周瑜死后也被诸葛亮以吊丧之名在灵前调侃、戏弄了一把。一篇洋洋洒洒玩世不恭的祭文和虚情假意的痛哭不仅使周瑜部将去了杀诸葛亮之心,而且令他们都自思“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每每看到这些近乎哗众取宠、歪曲史实、借贬损一方来抬高另一方的情节,我都忍不住抚卷长叹,深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堪为汉民族男人楷模的英雄抱打不平!
展开全部
说到“神机妙算”,大家也许会联想到诸葛亮。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被世人所赞叹,被文人墨客所赞美。诸葛亮就好比是智慧的化身!可是,当我读了《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酸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后,我不禁百感交集,对诸葛亮也有了新的看法。
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料定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走,吩咐赵子龙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的一个森林里,与曹操对战。后来,曹操逃脱了。诸葛亮又派关云长在华容道守侯,而关云长念曹操对他有恩,加上曹操对他苦苦哀求,一念之下释放了曹操,带兵回营。到了大营里,关云长向刘玄德请罪。
我静静地读着,思考着……诸葛亮虽说是个用兵如神的天才,可他也有“马有失蹄,人有失足”的时候啊!
我想:诸葛亮既然既然会天算、地算,那为什么不算算身边的大将军关云长呢?似问:诸葛亮知道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跑,那为什么不派重兵防守呢?而要派柔弱寡断,重义气的关云长去防守呢?他明明知道曹操有恩于关云长,为什么还派关云长去,而不派张翼德去呢?如若派张翼德去防守,就可以杀他个片甲不留,活捉曹操。这样一来,结局就大不一样啦!也不用再打仗了,百姓也不会再遭殃了。那么,刘备也许会得到天下。这可见,诸葛亮也有出差错的时候,他并不是事事都料事如神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的神机妙算,主要是靠平时细心观察,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才成为天才的。书读多了,人也就聪明了,经验也就多了。
说起文官第一人,大家都会想起诸葛亮,诸葛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都是智慧的化身,说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我也不否认他的能力,才能,和智谋,难道他真的就是比较完美的吗?这里有我对他的一点点看法:诸葛亮与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庞士元为友,非常了解他们,而后来与诸葛亮同事刘备的只有庞统,我觉得这里有他的一点点私心,他怕庞统在取西川上有大功,而在准备攻骆城时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是主将帅身上凶多吉少,而庞统却认为诸葛亮怕自己得了头功,这里多少有一点诸葛亮的私心,他非常了解庞统的性格,所以这封书信多少有激将的嫌疑,而使庞统死在了落凤坡。本人觉得三国里的文官还是郭嘉郭奉孝是排在第一,可惜英年早逝,可悲可叹。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料定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走,吩咐赵子龙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的一个森林里,与曹操对战。后来,曹操逃脱了。诸葛亮又派关云长在华容道守侯,而关云长念曹操对他有恩,加上曹操对他苦苦哀求,一念之下释放了曹操,带兵回营。到了大营里,关云长向刘玄德请罪。
我静静地读着,思考着……诸葛亮虽说是个用兵如神的天才,可他也有“马有失蹄,人有失足”的时候啊!
我想:诸葛亮既然既然会天算、地算,那为什么不算算身边的大将军关云长呢?似问:诸葛亮知道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跑,那为什么不派重兵防守呢?而要派柔弱寡断,重义气的关云长去防守呢?他明明知道曹操有恩于关云长,为什么还派关云长去,而不派张翼德去呢?如若派张翼德去防守,就可以杀他个片甲不留,活捉曹操。这样一来,结局就大不一样啦!也不用再打仗了,百姓也不会再遭殃了。那么,刘备也许会得到天下。这可见,诸葛亮也有出差错的时候,他并不是事事都料事如神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的神机妙算,主要是靠平时细心观察,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才成为天才的。书读多了,人也就聪明了,经验也就多了。
说起文官第一人,大家都会想起诸葛亮,诸葛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都是智慧的化身,说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我也不否认他的能力,才能,和智谋,难道他真的就是比较完美的吗?这里有我对他的一点点看法:诸葛亮与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庞士元为友,非常了解他们,而后来与诸葛亮同事刘备的只有庞统,我觉得这里有他的一点点私心,他怕庞统在取西川上有大功,而在准备攻骆城时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是主将帅身上凶多吉少,而庞统却认为诸葛亮怕自己得了头功,这里多少有一点诸葛亮的私心,他非常了解庞统的性格,所以这封书信多少有激将的嫌疑,而使庞统死在了落凤坡。本人觉得三国里的文官还是郭嘉郭奉孝是排在第一,可惜英年早逝,可悲可叹。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赵云在性格上有这些特点:一是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这一性格使他广结英俊豪杰之人.二是志高胆雄,英勇顽强,有勇有谋.这种性格的人既骁勇善战,又有谋略胆识,是统帅三军之英才.三是虚怀有容,宽厚大度.这一性格表现为性情温和,慈忍善良,亲切和蔼,处事稳重,考虑周密,宽以待人,善解人意,因而博得个方面的支持和好感.
赵云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是冷静的、细心而又谦恭的。然而将演义读透的读者就会发现,赵云的性格是很没有大气的,而且太过胆小怕事,也太过逆来顺受了点。说白了就是凡事都考虑的太过周到,前怕狼后怕虎,而且很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的性格显然是成不了大气的。
如演义中,在刘备跃马过溪后的表现:“原来赵云正饮酒间,忽见人马动,急入内观
之,席上不见了玄德。云大惊,出投馆舍,听得人说:“蔡瑁引军望西赶去了。”云火急绰
枪上马,引着原带来三百军,奔出西门,正迎着蔡瑁,急问曰:“吾主何在?”瑁曰:“使
君逃席而去,不知何往。”赵云是谨细之人,不肯造次,即策马前行。遥望大溪,别无去
路,乃复回马,喝问蔡瑁曰:“汝请吾主赴宴,何故引着军马追来?”瑁曰:“九郡四十二
州县官僚俱在此,吾为上将,岂可不防护?”云曰:“汝逼吾主何去了?”瑁曰:“闻使君
匹马出西门,到此却又不见。”云惊疑不定,直来溪边看时,只见隔岸一带水迹。云暗忖
曰:“难道连马跳过了溪去?”令三百军四散观望,并不见踪迹。云再回马时,蔡瑁已入城
去了。云乃拿守门军士追问,皆说:“刘使君飞马出西门而去。”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
伏,遂急引军归新野。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赵云是很冷静细心的,但是他的冷静细心却让刘备险些送命,做为刘备的护卫来讲赵云这样的性格显然是不称职的,如“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伏”倘若刘备只是为蔡瑁所擒,赵云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引军而走,做为护卫来讲是不是太过不称职了?而且也未免太过懦弱了吧!如果他有张飞那样豪爽直来直去,冲蔡瑁吼一两声,那么打死蔡瑁他也不敢害刘备。
在截江夺阿斗时,原文有这么一段:“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云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军师知会?”夫人曰:“我母亲病在危笃,无暇报知。”云曰:“主母探病,何故带小主人去?”夫人曰:“阿斗是吾子,留在荆州,无人看觑。”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辄入船中,必有反意!”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夫人喝侍婢向前揪打,被赵云推倒,就怀中夺了阿斗,抱出船头上。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
尤其最后那句又恐碍于道理,什么道理,无非是因为孙夫人是他上级的夫人,赵云此时还如此细心听话,恪守规矩,是不是太过听话愚忠了一点?相比之下张飞做的就比赵云强多了,张飞先是一剑斩了周善,在孙夫人面前行凶跟玩儿似的。或许,会有云迷说张飞乃刘备结拜兄弟,与刘备关系比赵云亲近多了,我想说此话只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刘备是一直拿赵云以四弟看待的。三弟和四弟只分大小,难道还分亲疏?
再来看看最能反应赵云性格的最后一例。孔明聚众将于堂上,问曰:“今葭萌关紧急,必须阆中取翼德,方可退张合也。”法正曰:“今翼德兵屯瓦口,镇守阆中,亦是紧要之地,不可取回。帐中诸将内选一人去破张合。”孔明笑曰:“张合乃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除非翼德,无人可当。”
此时,我们都看到了,站出来的是谁,是老将黄忠,这时赵云也在旁,但是赵云为什么不站出来呢?众周所知,赵云一辈子地位都是很低的。当时赵云的地位更低,为什么赵云不去积极争取呢?在这里云迷们不要再说什么刘备和诸葛亮不给赵云机会了,是他们给了赵云机会,赵云不去把握呀。其因很简单,那就是赵云的性格问题了,云迷们称之为谦恭(当然,首先赵云心里没有把握能胜张合)而实际是赵云的性格在于与世无争,不喜好强出头,只喜欢遵从领导安排。然其有这种性格的人,必有一个共性,就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永远不想着升迁的,属于那种混日子的。这种人是没有半点魄力,这种人永远成不了大器;永远属于给人打工的;永远自己当不了老板。我们都知道,做老板首先要有魄力。赵云他是没有魄力的,这个从赵云在北伐时的两次败仗就可看出。或许会有人反驳说,我就是这种性格,我就小富即安,我就不想当老板,我这种性格不好吗?过得安稳呀!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么我就告诉你一句,你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说不想自己当老板,这种话,你还是去幼儿园骗小孩去吧。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永远不是好士兵。说白了,像赵云这种只会遵从领导安排,胸无大志,一辈子只想小富即安,从不主动去争取,没半分魄力的人,无疑于一具行尸走肉,这种人活着,还真不如死了。
赵云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是冷静的、细心而又谦恭的。然而将演义读透的读者就会发现,赵云的性格是很没有大气的,而且太过胆小怕事,也太过逆来顺受了点。说白了就是凡事都考虑的太过周到,前怕狼后怕虎,而且很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的性格显然是成不了大气的。
如演义中,在刘备跃马过溪后的表现:“原来赵云正饮酒间,忽见人马动,急入内观
之,席上不见了玄德。云大惊,出投馆舍,听得人说:“蔡瑁引军望西赶去了。”云火急绰
枪上马,引着原带来三百军,奔出西门,正迎着蔡瑁,急问曰:“吾主何在?”瑁曰:“使
君逃席而去,不知何往。”赵云是谨细之人,不肯造次,即策马前行。遥望大溪,别无去
路,乃复回马,喝问蔡瑁曰:“汝请吾主赴宴,何故引着军马追来?”瑁曰:“九郡四十二
州县官僚俱在此,吾为上将,岂可不防护?”云曰:“汝逼吾主何去了?”瑁曰:“闻使君
匹马出西门,到此却又不见。”云惊疑不定,直来溪边看时,只见隔岸一带水迹。云暗忖
曰:“难道连马跳过了溪去?”令三百军四散观望,并不见踪迹。云再回马时,蔡瑁已入城
去了。云乃拿守门军士追问,皆说:“刘使君飞马出西门而去。”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
伏,遂急引军归新野。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赵云是很冷静细心的,但是他的冷静细心却让刘备险些送命,做为刘备的护卫来讲赵云这样的性格显然是不称职的,如“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伏”倘若刘备只是为蔡瑁所擒,赵云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引军而走,做为护卫来讲是不是太过不称职了?而且也未免太过懦弱了吧!如果他有张飞那样豪爽直来直去,冲蔡瑁吼一两声,那么打死蔡瑁他也不敢害刘备。
在截江夺阿斗时,原文有这么一段:“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云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军师知会?”夫人曰:“我母亲病在危笃,无暇报知。”云曰:“主母探病,何故带小主人去?”夫人曰:“阿斗是吾子,留在荆州,无人看觑。”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辄入船中,必有反意!”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夫人喝侍婢向前揪打,被赵云推倒,就怀中夺了阿斗,抱出船头上。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
尤其最后那句又恐碍于道理,什么道理,无非是因为孙夫人是他上级的夫人,赵云此时还如此细心听话,恪守规矩,是不是太过听话愚忠了一点?相比之下张飞做的就比赵云强多了,张飞先是一剑斩了周善,在孙夫人面前行凶跟玩儿似的。或许,会有云迷说张飞乃刘备结拜兄弟,与刘备关系比赵云亲近多了,我想说此话只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刘备是一直拿赵云以四弟看待的。三弟和四弟只分大小,难道还分亲疏?
再来看看最能反应赵云性格的最后一例。孔明聚众将于堂上,问曰:“今葭萌关紧急,必须阆中取翼德,方可退张合也。”法正曰:“今翼德兵屯瓦口,镇守阆中,亦是紧要之地,不可取回。帐中诸将内选一人去破张合。”孔明笑曰:“张合乃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除非翼德,无人可当。”
此时,我们都看到了,站出来的是谁,是老将黄忠,这时赵云也在旁,但是赵云为什么不站出来呢?众周所知,赵云一辈子地位都是很低的。当时赵云的地位更低,为什么赵云不去积极争取呢?在这里云迷们不要再说什么刘备和诸葛亮不给赵云机会了,是他们给了赵云机会,赵云不去把握呀。其因很简单,那就是赵云的性格问题了,云迷们称之为谦恭(当然,首先赵云心里没有把握能胜张合)而实际是赵云的性格在于与世无争,不喜好强出头,只喜欢遵从领导安排。然其有这种性格的人,必有一个共性,就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永远不想着升迁的,属于那种混日子的。这种人是没有半点魄力,这种人永远成不了大器;永远属于给人打工的;永远自己当不了老板。我们都知道,做老板首先要有魄力。赵云他是没有魄力的,这个从赵云在北伐时的两次败仗就可看出。或许会有人反驳说,我就是这种性格,我就小富即安,我就不想当老板,我这种性格不好吗?过得安稳呀!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么我就告诉你一句,你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说不想自己当老板,这种话,你还是去幼儿园骗小孩去吧。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永远不是好士兵。说白了,像赵云这种只会遵从领导安排,胸无大志,一辈子只想小富即安,从不主动去争取,没半分魄力的人,无疑于一具行尸走肉,这种人活着,还真不如死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正史中的孔明,其一生最大贡献仅仅是促进孙刘联盟.演义太神化他了。
我很崇拜郭嘉。。三国第一流的心理学大师
郭嘉,三国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来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无遗策,成就了曹操的功业,也牵惹了曹操的感情。38岁去世,曹操心疼的直呼:哀哉奉孝!同在奉孝!惜哉奉孝!”赤壁兵败,还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此让曹操动情,郭嘉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郭嘉的本领在于洞彻人心,明于见事,堪称三国第一流的心理学大师。和当时许多谋士一样,郭嘉起先投奔的是财大气粗的袁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没有什么不对。可是,郭嘉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剥除袁绍的伪装,认清这个人的本质。他对袁绍有一个八字评语: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这八字后来衍变成了与曹操比较的“十胜十败”说,可谓刀刀见血,痛快淋漓,足见其识人之明。
对孙策的判断让国家大出其名。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焦灼难分,江东的孙策却落井下石,想渡过长江,偷袭许都。消息传来,众人无不变色,而郭嘉却能省情度理,神机妙算。在他看来,孙策新近才平定江东,为此杀了多少英雄豪杰啊!谁又没有几个亲近跟随,铁杆手下呢?而偏巧孙策又自恃武功,轻率无备,这样的人,虽有千军万马,却只需一个刺客就可以了结。结果,孙策尚未过江,就被许贡的门客刺死了。时机虽然过于凑巧,但孙策这样的人死于小人之手却是早晚的事情。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袁谭和袁尚的处理。官渡大败,袁绍一蹶不振,忧愤而死。曹操则长驱直入,连战告捷。于是诸将都想趁热打铁,一举荡平河北。当众人喧腾之时,偏偏郭嘉能见利顾害,力排众议,又一次展示了他作为心理学大师的过人之处。
在郭嘉看来,袁绍虽死,而子嗣甚重,其实仍大,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曹操集团一味强攻硬取,固然可以取胜,但代价未免太大。更何况强敌当前,原本因为争位而闹的不可开交的袁氏兄弟还会捐弃前嫌,联手抗曹。用自己的进攻去唤醒敌人的斗志,那当然不是智者所为。反之,如果曹操能够缓攻河北,以郭嘉对袁谭和袁尚的了解,此二人绝没有共济时艰的远见和度量,继位之争定会重新燃起,待到二人大打出手,争得你死我活之际,曹操再乘势而进,轻取河北,方为上策。
这就是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的著名论断。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缓攻河北,似乎证明了他理解了郭嘉的“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一充满心理学奥妙的决策。以后的事实证明,此时的曹操实际上是似懂非懂。郭嘉死后,曹操统一了北方,这下轮到曹操神气活现了。旌麾南指,逼降刘琮,打垮刘备。但是,曹操不应该连孙权一块收拾,悔不该丢弃拉一个打一个的传统策略。结果,正是他的急攻硬取促成了孙刘联盟,点燃了赤壁的大火。赤壁惨败后,曹操忠实贯彻了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的策略。对于三家必争的荆州重地,尽管他处于近水楼台的有利地位,却始终谨守襄樊,不主动争取。相反,还故意把江陵这块骨头仍出去,逗引孙,刘两家争夺。正是曹操的缓势加深了孙刘的决裂,撕裂了两家的联盟,也终于打破了三角的平衡。
谁曾想,狼烟铁血的背后还有一场心理大战!谁又曾想,已经死去多年的郭嘉仍旧影响着三国的战局,决定着天命的归属!
我很崇拜郭嘉。。三国第一流的心理学大师
郭嘉,三国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来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无遗策,成就了曹操的功业,也牵惹了曹操的感情。38岁去世,曹操心疼的直呼:哀哉奉孝!同在奉孝!惜哉奉孝!”赤壁兵败,还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此让曹操动情,郭嘉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郭嘉的本领在于洞彻人心,明于见事,堪称三国第一流的心理学大师。和当时许多谋士一样,郭嘉起先投奔的是财大气粗的袁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没有什么不对。可是,郭嘉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剥除袁绍的伪装,认清这个人的本质。他对袁绍有一个八字评语: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这八字后来衍变成了与曹操比较的“十胜十败”说,可谓刀刀见血,痛快淋漓,足见其识人之明。
对孙策的判断让国家大出其名。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焦灼难分,江东的孙策却落井下石,想渡过长江,偷袭许都。消息传来,众人无不变色,而郭嘉却能省情度理,神机妙算。在他看来,孙策新近才平定江东,为此杀了多少英雄豪杰啊!谁又没有几个亲近跟随,铁杆手下呢?而偏巧孙策又自恃武功,轻率无备,这样的人,虽有千军万马,却只需一个刺客就可以了结。结果,孙策尚未过江,就被许贡的门客刺死了。时机虽然过于凑巧,但孙策这样的人死于小人之手却是早晚的事情。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袁谭和袁尚的处理。官渡大败,袁绍一蹶不振,忧愤而死。曹操则长驱直入,连战告捷。于是诸将都想趁热打铁,一举荡平河北。当众人喧腾之时,偏偏郭嘉能见利顾害,力排众议,又一次展示了他作为心理学大师的过人之处。
在郭嘉看来,袁绍虽死,而子嗣甚重,其实仍大,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曹操集团一味强攻硬取,固然可以取胜,但代价未免太大。更何况强敌当前,原本因为争位而闹的不可开交的袁氏兄弟还会捐弃前嫌,联手抗曹。用自己的进攻去唤醒敌人的斗志,那当然不是智者所为。反之,如果曹操能够缓攻河北,以郭嘉对袁谭和袁尚的了解,此二人绝没有共济时艰的远见和度量,继位之争定会重新燃起,待到二人大打出手,争得你死我活之际,曹操再乘势而进,轻取河北,方为上策。
这就是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的著名论断。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缓攻河北,似乎证明了他理解了郭嘉的“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一充满心理学奥妙的决策。以后的事实证明,此时的曹操实际上是似懂非懂。郭嘉死后,曹操统一了北方,这下轮到曹操神气活现了。旌麾南指,逼降刘琮,打垮刘备。但是,曹操不应该连孙权一块收拾,悔不该丢弃拉一个打一个的传统策略。结果,正是他的急攻硬取促成了孙刘联盟,点燃了赤壁的大火。赤壁惨败后,曹操忠实贯彻了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的策略。对于三家必争的荆州重地,尽管他处于近水楼台的有利地位,却始终谨守襄樊,不主动争取。相反,还故意把江陵这块骨头仍出去,逗引孙,刘两家争夺。正是曹操的缓势加深了孙刘的决裂,撕裂了两家的联盟,也终于打破了三角的平衡。
谁曾想,狼烟铁血的背后还有一场心理大战!谁又曾想,已经死去多年的郭嘉仍旧影响着三国的战局,决定着天命的归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贾诩!~
贾诩,时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亭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反。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死时七十七岁,谥曰肃候(贾诩字“文和”,因其性格与作为,周泽雄评价其为“乱武”〕。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
张辽!~
张辽为三国时智勇双全的名将,其威名亦可谓家传户晓。论其勇,他能引寡微之众,击溃其数不下数倍的吴军,余威慑人,连江东小儿闻其名而不敢夜啼;又能逆登险道天山以讨匪贼、飞骑突阵以斩蹋顿,可谓奋勇无匹。论其智,他能冷静分析局势,既能控制祸乱於长社、细意观察并招降昌豨,又能鉴势作论以平息合肥诸守将对战局的疑虑,可谓智无不虑。也如《傅子》所载:「曹操将征柳城,辽谏曰:『夫许,天子之会也。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曹操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虽然曹操之见不差,但作为一个洞悉局势的将领来说,张辽之见方为万全。毕竟曹操之论是测刘表其人,而张辽之论则摒除所谓人事,纯以猜度形势之所可能变,可见文远其人是如何审慎、如何尽责、如何兼前顾后。以张辽之能,实可称为三国诸将之第一流也。
典韦!~
韦,可谓三国之真悍将,出场时既逐虎过涧,80斤双戟不比青龙刀轻几斤,而况双手各持40斤所耗之力比双手共持82斤大的多了。众军士夹持不定的大旗,典韦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谓之:“此古之恶来也!”夏侯敦荐典韦给曹操时说:“…………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所谓“手杀”,古时指赤手空拳,既典韦赤手空拳杀死数十人。空手打死数十人的概念比手持武器要强悍的多了!典韦更会飞戟杀人,战吕布时,保护曹操,取短戟十只在手,敌离身只有五步时,转身飞戟杀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后挺一双大铁戟冲杀进去,郝,曹,侯,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
典韦之勇记载不多,但寥寥几语既将一个悍将给表现出来了。称之为悍将,因为我感觉典韦实在虎将猛将之上。
三国之中有谁死的能比典韦!吕布无义之人,该死;赵云无疾而终,善果;关羽刚愎自用,迟早要死;张飞残暴成性,死得不冤;马超病死,可惜;诸葛亮鞠躬尽瘁,也只有诸葛亮的死能更典韦比比了。
评典韦的死,只有2个字“悲壮”。赵云当阳无损,因为曹操下令不准放箭。典韦可以说是死在箭下。特别是最后一句“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入者”死了都没敌军敢从他拒守的前门进去的,这比死诸葛吓死活司马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如果当时给典韦双戟和马的话,情况就大不同了。当阳糜夫人谓赵云:“不可,战将岂可无马?……”连一介女流都知道马的重要性,各位看官就应该都明白了。
我三国里深爱典韦,虽然其IQ有点……。但其不愧为三国第一悍将,真男人。三国看了数十遍,只深叹典韦。犹如曹操祭典韦时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虽然后人评价曹操乃做样子给将领们看,以次笼络人心。但是我觉得大部分还是真心的)
在此写一首诗以祭奠典韦将军:
人称温侯战三英,虚晃一枪终弃战。
世谓子龙救小主,步行怎把幼君扶。
拼将一死存奸雄,勇绝还赞古恶来。
贾诩,时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亭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反。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死时七十七岁,谥曰肃候(贾诩字“文和”,因其性格与作为,周泽雄评价其为“乱武”〕。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
张辽!~
张辽为三国时智勇双全的名将,其威名亦可谓家传户晓。论其勇,他能引寡微之众,击溃其数不下数倍的吴军,余威慑人,连江东小儿闻其名而不敢夜啼;又能逆登险道天山以讨匪贼、飞骑突阵以斩蹋顿,可谓奋勇无匹。论其智,他能冷静分析局势,既能控制祸乱於长社、细意观察并招降昌豨,又能鉴势作论以平息合肥诸守将对战局的疑虑,可谓智无不虑。也如《傅子》所载:「曹操将征柳城,辽谏曰:『夫许,天子之会也。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曹操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虽然曹操之见不差,但作为一个洞悉局势的将领来说,张辽之见方为万全。毕竟曹操之论是测刘表其人,而张辽之论则摒除所谓人事,纯以猜度形势之所可能变,可见文远其人是如何审慎、如何尽责、如何兼前顾后。以张辽之能,实可称为三国诸将之第一流也。
典韦!~
韦,可谓三国之真悍将,出场时既逐虎过涧,80斤双戟不比青龙刀轻几斤,而况双手各持40斤所耗之力比双手共持82斤大的多了。众军士夹持不定的大旗,典韦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谓之:“此古之恶来也!”夏侯敦荐典韦给曹操时说:“…………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所谓“手杀”,古时指赤手空拳,既典韦赤手空拳杀死数十人。空手打死数十人的概念比手持武器要强悍的多了!典韦更会飞戟杀人,战吕布时,保护曹操,取短戟十只在手,敌离身只有五步时,转身飞戟杀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后挺一双大铁戟冲杀进去,郝,曹,侯,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
典韦之勇记载不多,但寥寥几语既将一个悍将给表现出来了。称之为悍将,因为我感觉典韦实在虎将猛将之上。
三国之中有谁死的能比典韦!吕布无义之人,该死;赵云无疾而终,善果;关羽刚愎自用,迟早要死;张飞残暴成性,死得不冤;马超病死,可惜;诸葛亮鞠躬尽瘁,也只有诸葛亮的死能更典韦比比了。
评典韦的死,只有2个字“悲壮”。赵云当阳无损,因为曹操下令不准放箭。典韦可以说是死在箭下。特别是最后一句“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入者”死了都没敌军敢从他拒守的前门进去的,这比死诸葛吓死活司马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如果当时给典韦双戟和马的话,情况就大不同了。当阳糜夫人谓赵云:“不可,战将岂可无马?……”连一介女流都知道马的重要性,各位看官就应该都明白了。
我三国里深爱典韦,虽然其IQ有点……。但其不愧为三国第一悍将,真男人。三国看了数十遍,只深叹典韦。犹如曹操祭典韦时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虽然后人评价曹操乃做样子给将领们看,以次笼络人心。但是我觉得大部分还是真心的)
在此写一首诗以祭奠典韦将军:
人称温侯战三英,虚晃一枪终弃战。
世谓子龙救小主,步行怎把幼君扶。
拼将一死存奸雄,勇绝还赞古恶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