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说的是什么?

 我来答
易书科技
2019-03-26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我有一幅《随遇而安》字画,是书法家乐丁所题。每每凝视,思前想后,品味人生,感悟颇深。

记得那是1991年仲夏一日傍晚,几位同仁与乐丁先生小酌。酒酣耳热之际,同行求乐丁赐字。乐丁欣然说,你们出词,我写字。我沉吟片刻说,“随遇而安”吧。乐丁愕然相视后命笔。他哪里知道,当时,我正为能否破格晋升职称而心情不宁呢?适才,几杯浊酒入肚,心境平和许多,蓦然就“随遇而安”了。

“随遇而安”条幅便这般挂在家中。数月后,职称晋级如愿,望着条幅、倍感亲切。斗转星移,世事更迭,我越发领悟到“随遇而安”内涵。

凡到我家的亲朋好友,对此条幅皆为赞赏,偶有感知者,难免叹息人生。酒性大发时,我便炫耀不知是谁杜撰出来的“随遇而安”的典故来,卖弄一番。

说的是很久以前,有座寺院,住着一老一少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到院子里去。小和尚拿着花种走时被门槛拌了一下,花种洒了满地。就听老和尚说:“随遇”。小和尚刚拿起扫帚收花种,一阵风,又把花种刮的满院都是。老和尚又说道:“随缘”。小和尚赶忙收各处花种,不料,下雨了,把花种冲得无可收拾。老和尚微笑说:“随安”。一个月后的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各种鲜花。老和尚说:“随喜”。

其实随遇、随缘、随安、随喜就是人生的缩影。人生一世,很不容易。风风雨雨,沟沟坎坎,苦辣酸甜都可以遇到,因此,要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态。这种心态并非消极的,而是提示人们在不断进取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门庭冷落;无论是辉煌夺目,还是默默无闻,都要有个良好心态,笑对人生,继续拚搏。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潮涨潮落,一青一黄。人生有开幕的那天,也有闭幕之日,要坦荡荡的过好每一天,无愧一生。

“随遇而安”亦作“随寓而安”,平时,不少人爱用“随遇而安”一词来批评他人或自嘲,以致使其成了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同义词。如今,细细品味这四个字,觉得不但含义颇深,而且包含着两层意思。

“随遇”者,顺随境遇也,“安”者,一可理解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二可理解为心灵不为不如意之境遇所扰,无论于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前者之“安”,或许可以称之为“消极处世”,而后者之“安”,则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需要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庄子有言:“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庄子·大宗师》)。”真人者,道家心目中的圣人也,而若在任何处境中都能做到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饮食不求精美,呼吸均匀深沉,就要能够随遇而安。这种“安”,当然是心灵之安,而非安于现状之安了。这种心灵之安,不仅可以使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而且可以使人乐观处世,长葆青春。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阙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了。

“此心安处是吾乡”,直到今天,仍然被无数漂泊者当作自况、自慰之语。多少“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人,因能随遇而安,故而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均能安之若素。能安之若素,方可心无烦忧,一心做自己应做或爱做之事。

抗日战争期间,世居北平,生活优裕的梁实秋先生,为避兵燹,南迁重庆,在城郊租住陋室两间,这两间临时居所其陋如何,先生在《雅舍》一文中有所描述,不仅是“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而且夜晚鼠子猖獗,夏夜聚蚊成雷,但这并不妨碍梁公安然,怡然,潜心写他的文章,并将自己在这陋室中创作的作品,冠以《雅舍小品》之名。我客居北京六年,七迁其家,虽然后三年半租住了一套条件尚可的两居室,前两年半却住过七平方米的斗室、破陋不堪的农家院,且一度以鬼为邻(门前屋后皆有坟墓,附近数十米便是坟场),但每次迁入“新居”,睡时难免有梦,醒来却无忧烦,于张罗必备家用,整理生活杂物之后,便架起电脑,读书写作,或曰“开张营业”。而所写文章,或剑拔弩张,嬉笑怒骂,或幽默闲适,平和恬淡,有匕首投枪,亦有风花雪月,随想随写,不拘一格。为什么呢?只因心境不为环境所扰也。“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梁公在《雅舍》中之夫子自道,正合我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